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兴华正式宣布了整编命令:以原冈田旅101团为骨干,组建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第二旅,旅长由石川启介担任。下辖101团(团长齐藤大辉,原101团连长,日本同盟军第一批成员)、104团(团长木村左之助,原101团连长,日本同盟军第一批成员;木村拓真卸任104团长,依旧担任冈田旅参谋长)、106团(高仓龙一,原101团步兵连连长,日本同盟军第一批成员),以及旅部直属后勤保障营、工兵营、警卫连、重迫击炮连。全旅编制约5200人,采用与冈田旅相同的丙种团编制。

原冈田旅番号保持不变,下辖105团(团长小林一男)、102团、103团,以及旅部直属部队。

从同盟军士兵中挑选出一百多名坦克兵组建“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第一装甲突击营”,由副旅长佐藤明彦兼任营长。该营下辖4个装甲连(共20辆九五式轻战车)、1个炮兵连、1个后勤保障连及营部,装备轻型坦克、卡车、迫击炮和步兵炮,旨在打造一支快速突击力量。

整编命令宣布时,营地内灯火通明。新老同盟军士兵列队整齐。那些刚刚加入的新兵,穿着刚刚配发的八路军军服,神情复杂,有忐忑,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获得“新生”的释然和找到“归属”的激动。听着石川启介、中村拓真等人的讲话,他们渐渐挺起了胸膛。当得知自己将成为装甲兵时,那七百名被选入装甲突击营的士兵更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表情。佐藤明彦站在队列前,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阐述着装甲突击营的使命和荣誉,激发着这些前日军士兵的战斗热情。

12月9日清晨,宋兴华通过电台,向各部发出了战役第三阶段的指令:

“各部注意,战役第三阶段,目标——娘子关,现在开始!”

“宋兴华率装甲营、第一炮群及护卫部队,摩托化开进,目标娘子关!”

“王信庭政委率边纵28团、新一团,前往榆次!”

“熊德诚参谋长率同盟军第二旅(101团、106团以及旅部直属部队)、同盟军冈田旅105团、同盟军第一装甲突击营、第二炮群及护卫部队,前往寿阳!”

“决死三纵9团,返回阳泉煤矿,待命!”

“平定独立营留守平定!昔阳独立营留守昔阳!等待根据地建设领导小组接收县城!”

命令简洁明了,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起来。

上午十点,宋兴华登上一辆指挥车,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独立旅装甲侦察营的坦克,第一炮群的牵引汽车,护卫部队的卡车,扬起漫天尘土,向着东方的娘子关方向,全速前进!平定和昔阳独立营的战士们,站在城头,用崇敬的目光送着这支强大的队伍远去,心中暗暗发誓要守好家园。同时,王政委带着丁伟的28团和李云龙的新一团,直扑榆次。熊参谋长则与105团、彭金拓的第二炮群一起,开赴寿阳。这两支力量,如同两只坚实的拳头,一左一右,砸向了太原的门户。

下午一点刚过,一阵低沉而持续的引擎轰鸣声打破了娘子关外的寂静。一支庞大的钢铁洪流,沿着被前驱部队粗略修复的道路,卷起漫天尘土,出现在了地平线上。为首的是二十辆涂装着八路军徽记的九五式轻型坦克,它们组成的装甲侦察营如同锋利的箭镞。紧随其后的,是数量更多的卡车,牵引着或被重型卡车运载着的火炮——那是晋中独立旅赖以成名的第一炮群,包括一个营的122毫米m-30榴弹炮、一个营的120毫米重迫击炮以及旅属榴弹炮营和重迫击炮营的主力。车队中央,一辆经过改装的指挥车上,旅长宋兴华正举着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前方那座号称“天下第九关”的险要隘口。

他身形挺拔,穿着与其他八路军军官无异的灰色棉军服,但眉宇间凝聚的沉稳与自信,以及那双仿佛能洞穿虚实的眼睛,却透露出远超常人的气质。唯有他自己知道,脑海中那面只有他能看见的全景地图上,半径一百二十公里内的敌我态势正清晰呈现。娘子关及其周边的一切,日军的兵力分布、碉堡位置、甚至那个隐藏在东侧山脊下的地下指挥部,都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览无余。

“报告旅长!独立旅第二团、同盟军第一百零四团,已在预定防御阵地完成部署,请指示!”一名通讯兵跳下摩托车,快步跑来敬礼报告。

宋兴华微微点头,目光并未离开望远镜。关隘巍峨,城墙依山势而建,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险峻。关墙之上,依稀可见日军晃动的身影和架设的火力点。关外,两侧山脊上八个突出地面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如同恶狼的獠牙,封锁着所有通往关口的道路。环形战壕、铁丝网、雷区……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根据情报和全景地图确认,此刻关内聚集了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两个大队、一个连的伪军以及铁道第二联队的一个中队,总计约两千四百人。火车站后山还布置了一个四一式山炮阵地,威胁不小。

“看来片山省太郎学乖了,把大部分兵力都缩回了龟壳里。”宋兴华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这几日,平定、昔阳等县城接连被攻克的消息,显然让这位日军少将成了惊弓之鸟。

“命令:第一炮群,立即在前方三号区域展开,构筑炮兵阵地!榴弹炮营优先部署,目标——敌军外围永久性防御工事!”宋兴华放下望远镜,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

命令迅速下达。庞大的车队停止前进,训练有素的炮兵们跳下卡车,如同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测量班迅速定位,计算射击诸元;工兵班挥舞着工兵锹,为沉重的炮轮构筑驻锄坑;弹药手们则从卡车上卸下一箱箱黄澄澄的炮弹。整个过程中,宋兴华的身影穿梭在各个炮位之间。

他并不需要亲自动手,【火炮精通】的被动技能让他对眼前这些战争之神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极致。他偶尔会停下脚步,伸手比划一下,或者对某个炮长低声交代几句。

“三连二炮,仰角再增加两个密位,左侧风速修正零点五。”

“一连基准炮,注意药温,装药号不变,标尺***。”

“目标,东侧山脊,编号b-4碉堡,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一米二,建议使用延期引信,确保穿透后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