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三点多,离开牛家窑村后,后勤保障营营长刘川站在一辆卡车的踏板上,举起望远镜回望了一下绵延的车队。这支满载着战利品的队伍,如同一条钢铁长龙,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缓缓移动。他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不仅关乎这批宝贵物资的安全,更关系到旅长宋兴华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传令兵!”刘川跳下车,对身边的小战士吩咐道,“按照预定方案,车队分三路行动!”

“是!”传令兵迅速跑开,将命令传达下去。

很快,庞大的车队有序地分成了三部分。最大的一部分,由刘川亲自率领,携带主要的印刷设备、耗材以及那20辆堪称“战略瑰宝”的ScR-277电台车,继续朝着129师师部所在地王家峪前进。另一支较小的车队,由一个排的警卫战士护送,装载着300桶珍贵的航空汽油,转向前往深藏在山坳里的桐峪航校——那里是八路军空中力量的摇篮,这些燃油将是未来雏鹰展翅的血液。第三支车队,同样由一个排护卫,运送150桶普通汽油,前往小柳乡的装甲兵培训点,为旅长正在筹建的装甲营储备动力之源。

独立2团警卫连的主力依旧紧紧跟随刘川,他们的任务是确保师部路线万无一失。连长张大山(虚构名)是个精悍的汉子,此刻他摸了摸腰间挎着的文件包,里面装着证明108联队和117联队被歼灭的关键材料——两位联队长的身份印章、证件、指挥刀等。他暗暗发誓,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把这些证明和物资安全送到。

经过数小时的谨慎行军,刘川率领的车队终于安全抵达王家峪。得到消息的师长和政委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是小跑着迎出了村口。他们远远就看到那20辆造型独特、天线林立的电台车,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师长!政委!”刘川快步上前,敬礼汇报,“后勤保障营营长刘川,奉命押运物资抵达!请首长查验!”

师长回礼后,迫不及待地指着那些电台车:“刘川同志,这些就是宋兴华说的那个……能通上千公里的电台车?”

“是的,师长!”刘川挺起胸膛,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光彩,“旅长交代,这是美制ScR-277型电台车,每辆车都是一个完整的移动通讯中心。根据说明书,在最理想条件下,它们的通讯距离能达到1500到2000公里!而且,旅长特别提到,这种电台似乎能兼容我们缴获的日军九四式甲电台的部分频率,具体怎么操作,需要专家来研究。每台车都配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

“1500到2000公里?!”政委倒吸一口凉气,围着电台车转了两圈,伸手抚摸那冰冷的金属外壳,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老伙计,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和远在华中、华东的兄弟部队,甚至和延安总部进行实时联络!再也不用靠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消息,一封信走个把月了!这……这简直是改变我们八路军通讯格局的战略武器啊!”

师长重重一拍大腿,脸上因兴奋而泛红:“宋兴华这小子,真是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天大的惊喜!歼灭两个联队已经是泼天的大功,这20辆电台车,其战略价值甚至超过消灭一个日军旅团!难怪他再三强调要总部和师部集中通讯人才!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相比之下,旁边几卡车同样珍贵的印刷设备和耗材,此刻在两位首长眼中,确实显得有些“普通”了。

这时,警卫连连长张大山上前一步,郑重地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递给政委:“报告政委,这是此次太谷战役中,击毙日军第108联队联队长铃木康雄大佐和第117联队联队长武田信男大佐的身份证明文件、印章及部分私人物品。遗憾的是,未能缴获其联队旗。”

政委小心翼翼地接过文件袋,和师长一起当场查验。里面日军的军官证、家族徽章、私人印章、指挥刀上的铭文拓片等一应俱全,真实性毋庸置疑。

“好!好啊!”师长连连点头,“证据确凿,看谁还敢说我们八路军游而不击!马上,立刻给总部发报,不,我亲自去拟电文!一是汇报这批超远程电台车的情况,二是上报太谷大捷,歼灭日军两个完整联队的战果!”

消息传到八路军总部,同样引起了一场地震。总部首长们先是震惊于电台车的超远距离,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并尽快掌握使用技术;接着又为歼灭两个日军联队的辉煌战绩欢呼雀跃。总部回电速度极快:“已派三位通讯专家即刻动身前往你部,预计傍晚抵达,务必做好接洽与安保工作。太谷大捷意义重大,应予以大力宣传,以正视听,粉碎顽固派污蔑,振奋全国军民抗战信心!”

收到总部回电,师长和政委兴奋之余,开始商议宣传的具体事宜。

“老总们要求大力宣传,这个任务很重要。”政委沉吟道,“程欣记者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宋兴华,肯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照片、访谈应该都不缺。我看,这篇报道由她来执笔最合适不过。”

师长表示赞同:“对,程记者专业能力强,又是亲历者,由她来写,真实性和感染力都够。就这么定了,给宋兴华发报,说明情况,让程欣同志负责这次重大捷报的报道工作。”

太谷县城内,临时旅部。宋兴华收到了师部的电报,他笑了笑,将电报纸递给了正在整理采访笔记的程欣。

“程记者,看来你的大作要轰动全国了。师部和总部决定,这次太谷大捷的报道任务,由你全权负责。”

程欣接过电报,仔细阅读后,明亮的眼眸中瞬间迸发出惊喜和责任感交织的光芒。“真的?谢谢组织信任!宋旅长,我一定全力以赴,写好这篇报道!”她立刻拿起相机,“我得再去补拍一些缴获武器堆积如山的场景,还有士兵们士气高昂的照片!”

拍完照回来,程欣坐在宋兴华对面,摊开笔记本,认真地问:“宋旅长,关于这篇报道,您觉得应该从哪些角度切入更好?仅仅是汇报战果,似乎还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