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167章 报复性轰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顺县城刚刚经历战火的洗礼,残垣断壁间弥漫着硝烟和血腥混合的气息。百姓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惶恐与茫然,偶尔有低低的啜泣声从倒塌的房屋角落传来。

副团长赵勇站在县城临时清理出的广场上,面前是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五百多支各式步枪、三十多挺歪把子轻机枪、两挺损坏的九二式重机枪零件、一门炮管扭曲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一箱箱码放整齐的弹药和用麻袋装着的粮食。这些,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利品,也是部队继续战斗的资本。

远处,烟尘扬起,一支队伍快速接近。领头的是旅部警卫连连长高建国,一个精悍的汉子,身后跟着精神抖擞的警卫连战士,以及和顺独立营营长王大山和他的队伍。双方迅速接洽。

“赵副团长,辛苦了!旅首长派我们来接收物资。”高建国敬了个礼,声音洪亮,看着广场上的物资,眼中难掩兴奋。

“高连长,王营长,你们也辛苦了。”赵勇回礼,脸上带着疲惫但欣慰的笑容,“东西都在这儿了,清单核对过,没问题。另外,这是团长嘱咐要兑换交给旅部的。”他递过去一份明细。

高建国接过清单,轻声念道:“奎宁五十万片…汽油四百桶…九四式甲电台五十台…m2hb重机枪二十四挺…各类弹药三十万发…各类炮弹一万发…”他越念声音越高,尤其是念到“汽油四百桶”时,眼睛猛地瞪大了。

“四百桶汽油?!”旁边的王大山也失声惊呼,“老天爷,这…这可是真是救命稻草啊!”

赵勇重重点头,语气凝重:“团长特别交代,这批汽油,务必以最快速度、绝对安全地运往桐峪航校!一颗子弹可以打死一个鬼子,但一架能起飞的飞机,能救下无数战友和百姓,能改变天空的颜色!”他深知宋兴华对建立八路军自己空中力量的执念,也清楚这批燃油对几乎断了油料来源的航校意味着什么——那是希望之火种。

高建国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清单,仿佛握着千斤重担:“请赵副团长和宋团长放心!旅首长已经下了死命令,警卫连全员护送,沿途所有关卡、地方部队全力协助,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四百桶汽油一滴不少地送到桐峪!就算豁出我们所有人的命,也绝不让鬼子碰一下!”

交接过程迅速而高效。战士们齐心协力,将兑换来的崭新武器弹药、珍贵的药品电台,特别是那四百桶沉甸甸的汽油,装上骡马大车。每一桶汽油被搬上车,都让人感觉心中的希望又增一分。

目送着运输队在一排排刺刀护卫下缓缓离去,赵勇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立刻集结了预1连和预2连。

“同志们!”他站在队伍前,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团长和大部队已经向太谷进发!我们的任务完成了,现在,要用最快的速度追上去!有没有信心?”

“有!”战士们齐声怒吼,尽管脸上带着连续作战和赶路的疲惫,但眼神坚定。

“出发!”

赵勇大手一挥,两个连队近五百名战士,如同离弦之箭,卷起漫天尘土,朝着太谷方向急行军而去。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赶上主力,新的战斗在召唤。

与此同时,山西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刚刚接到报告:和顺县城失守,守军一个中队外加伪军一个营几乎全军覆没,库存物资损失惨重。

“八嘎!废物!蠢货!”筱冢义男猛地将手中的电报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

和顺虽非军事要地,但短时间内被八路军攻陷,无疑是对他主导的“囚笼政策”的莫大讽刺,更是对皇军威严的严重挑衅。 一股暴戾之气涌上心头。他需要报复,需要让那些该死的土八路付出代价,需要震慑所有反抗力量。

“命令!”他冰冷的声音在指挥部回荡,“航空兵,立即出动!目标,武乡!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给我狠狠地炸!我要看到那里变成一片火海!要让支那人知道,反抗皇军的下场!”

“嗨依!”参谋军官躬身领命,迅速传达指令。

不久后,飞机的发动机声划破了武乡王家峪上空的宁静。

百姓和战士们愕然抬头,只见天际出现一群黑点,迅速变大,引擎的轰鸣声如同死神的咆哮。

“敌机!快隐蔽!”

惊呼声、哭喊声瞬间响起。人们慌乱地奔跑,寻找着简陋的防空洞、山沟、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 然而,灾难还是降临了。 一架架日军轰炸机俯冲而下,投下一串串黑色的航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大地剧烈颤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轰!

一颗炸弹落在村口的打谷场,巨大的冲击波将附近的房屋如同积木般掀翻、震碎。木屑、瓦砾、尘土漫天飞扬。

轰!又一颗炸弹命中了一处躲藏了数十名百姓的窑洞附近,窑洞瞬间坍塌,将哭喊和求救声无情地掩埋。

爆炸声、机枪扫射声、房屋燃烧的噼啪声、受伤者的痛苦呻吟、失去亲人者的绝望哭嚎……交织成一曲惨绝人寰的战争悲歌。 昔日宁静的村庄顷刻间化为炼狱。残肢断臂随处可见,鲜血染红了黄土。

一个母亲紧紧抱着已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孩子,目光呆滞,无声流泪。

一位老人被压在倒塌的房梁下,伸出的手无力地颤抖着。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各级机关人员冒着仍在零星扫射的敌机,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抢救伤员,扑灭大火。

“快!这里还有人!”

“卫生员!卫生员!这里需要止血!”

“担架!快抬担架过来!” 医护人员穿梭在废墟和伤员之间,额头上满是汗水和烟灰。

“磺胺!快用磺胺粉!伤口感染就麻烦了!”一个声音嘶哑的医生喊道,手下不停地进行清创包扎。

“多亏了宋团长缴获的那些磺胺,”一个年轻的小护士一边帮忙递药品,一边带着哭腔说,“不然这么多重伤员,光感染都…”

旁边年长些的医生沉重地点点头:“是啊,二十万片…关键时刻,这是救命的药啊!宋团长他…真是…”

他们的对话被又一声爆炸的余波打断。不仅仅是王家峪,周边的几个村子也遭到了日军轰炸机的疯狂扫射和轰炸,日军的暴行毫无人性可言,他们的目标似乎就是要尽可能地制造伤亡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