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97我有超级阅读器爽翻天 > 第99章 技术爆炸与同行震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章 技术爆炸与同行震颤

苏黎世湖畔,百年古树掩映着一栋静谧的私人庄园,其地下却藏着一座流光溢彩的现代化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星辰集团开发者大会的技术报告与“伏羲”公开测试的性能数据飞速滚动,每一组数字都像重锤,敲在在场人的心上。

金素妍身着一身利落的黑色西装,往日的优雅被冷冽取代,她静立屏幕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身后,几位“指引者”组织的核心成员或坐或站——头发花白的首席技术顾问推了推金丝眼镜,曾任职大国情报部门的魁梧男子双臂抱胸,眼神皆锐利如刀,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处细节。

“数据分析结果已反复核验。”首席技术顾问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凝重,“星辰的AI‘伏羲’,其核心模型的复杂度、泛化能力,还有那种我们至今无法完全解析的‘直觉性优化’,已经彻底突破了当前理论框架的极限。这绝不是靠单纯的算法迭代能堆出来的高度。”

“我们之前把林晓看浅了。”魁梧男子冷哼一声,语气里满是懊恼,“原以为他只是个运气好的商人,顶多攥着一支不错的研发团队。但现在看来……他手里攥着的东西,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源头’。”

屏幕骤然切换,林晓的照片跃然其上。照片里的年轻人面容清俊,眼神却过分沉稳,在屏幕冷光的映照下,竟透着几分深不可测。

金素妍凝视着那张脸,脑海中闪过数次交锋的画面——林晓总能在看似被动的局面里从容破局,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所有伪装。她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我们之前的判断或许错了。他可能不只是‘捡到’某个‘碎片’的幸运儿……他或许已经摸到了‘使用’它的门路。”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水,指挥中心瞬间陷入死寂。若林晓真能“使用”甚至“发展”那种力量,他的威胁等级,必须立刻上调到最高。

地球另一端,星辰集团“伏羲”核心实验室里,却是截然不同的热烈氛围。白色灯光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泛着莹蓝光芒,刘洋和陆明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正围着林晓汇报“伏羲”的最新迭代成果。

“林总,自从‘星枢’……就是上次深度优化之后,”陆明刻意放缓语速,斟酌着措辞——他虽不知道“星枢”的真实面目,却能清晰感受到,“伏羲”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它的学习效率和逻辑推理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做跨领域关联时,甚至能提出些让我们这些老研究员都眼前一亮的假设。”

“更绝的是功耗和稳定性!”刘洋立刻接过话头,指着屏幕上的能效曲线,“按您给的架构思路调整后,同等算力下能耗直接降了18%,而且系统运行稳得可怕,到现在没出过一次逻辑谬误。这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林晓微微颔首,眼底没有意外。“星枢”作为更高文明的智能体,其知识库与逻辑引擎和“伏羲”——这个在现实硬件土壤里成长的AI融合,产生的从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指数级的进化。

“基于这些突破,‘伏羲’在三个关键领域都拿出了新东西。”刘洋指尖轻点,屏幕瞬间切换出三份报告。

- 材料科学:模拟出新型负极材料掺杂方案,能让“轩辕”项目的电池能量密度提15%,循环寿命还能再延长。

- 自动驾驶:新的感知融合算法,把极端corner case的处理成功率拉了近40个百分点。

- 芯片设计:给下一代“蓬莱p2”提了二十多处微架构优化建议,算下来能效比还能再涨25%。

这三项突破,单拎一项都足以让行业震动,如今却在“伏羲”的主导下同时落地——这份技术实力,足以让所有知情的竞争对手感到窒息。

就在林晓指尖划过屏幕、思索下一步规划时,脑海中的“星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提示音,带着罕见的预警意味。

【警告:检测到异常数据访问行为。来源为三个伪装成学术机构的Ip,行为特征与此前渗透GpU集群的攻击源高度匹配,目标直指“伏羲”模型架构与“蓬莱”芯片设计的核心文档。】

【同步监测到:全球范围内,与“昆仑”苏醒前相似的异常能量波动,过去72小时内增幅达270%。坐标集中在百慕大三角、南极洲冰盖下,以及……富士山周边。能量性质分析:混乱度升高,带有明显的“探索”与“标记”意图。】

现实层面的技术窃取,超自然层面的异动,两条预警如同两条毒蛇,几乎同时缠上心头。

林晓眼神骤然一沉。“星枢,能反向锁死攻击源的物理位置吗?”

【正在溯源……遭遇国家级反追踪屏障,暂时无法精准定位。】

“立刻加强防御,顺便植入误导性数据。”林晓语速极快,语气却异常冷静,“既然他们想要‘核心数据’,就给他们一份‘精心包装’的。”

“那能量波动呢?‘琥珀’屏障撑不撑得住?”

【“琥珀”整体稳定,但局部被高频探测削弱,尤其是富士山区域——那里的能量波动正在尝试对接互联网基础协议里的某个“后门”。】

互联网基础协议的后门?林晓瞬间想到金素妍和“指引者”组织。这群人果然没打算善罢甘休,还在暗处寻找突破口。

恰在此时,实验室的加密通讯突然响起,顾漫书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急促:“林晓,针对星辰的网络攻击突然升级,来源特别杂,像是有多方势力在搅局。另外……富士山刚才有次轻微地磁扰动,没被公众发现,但我们的专家说,那绝对不是自然现象!”

内外两道阴影,一明一暗,已然悄然合拢。

林晓走到实验室的观测窗前,窗外是北京的万家灯火,璀璨夜色铺展到天际。但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城市的霓虹,越过山川湖海,直抵那些隐藏在黑暗里的身影——“指引者”的贪婪,“琥珀”之外的窥探,正借着技术爆炸的光,变得愈发嚣张。

“星枢。”

【在,管理者。】

“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推演结果:“指引者”拿到误导数据后,技术威胁会暂时降低,但全球异常能量波动预计六个月内达到临界点,“琥珀”屏障的局部弱化风险会持续增加。】

六个月。林晓在心底默念,指尖不自觉地攥紧——这比他最初预估的三年,整整少了两年半。

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按部就班。“星火”手机必须尽快量产,抢下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轩辕”项目要提速,智能汽车是下一个关键的数据与能量节点;“蓬莱”芯片得加快迭代,算力是所有计划的基石。

压力像潮水般涌来,林晓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技术的绝对领先,是他应对挑战的底气;刘洋、陆明、顾漫书这些身边人,还有日渐壮大的“现实锚点”,是他直面风浪的后盾。

“启动所有项目的‘加速协议’。”林晓转过身,目光扫过实验室里的众人,也对脑海中的“星枢”下达指令,“我们要在风暴真正来临之前,让‘方舟’,变得无人能撼。”

一场围绕技术、生存权的无声战争,早已硝烟弥漫。而林晓清楚,他藏在手中的牌,远比任何对手想象的,都要多,都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