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新梦红城 > 第194章 惊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灰岩镇举义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北境激荡起层层涟漪。

红城议事厅内,楚云帆面前摊开着三份截然不同的信函。

一份来自北境侯府,措辞严厉,斥其为“叛逆”,限期交出首恶;

一份来自邻近的黑水城,语气暧昧,试探着合作的可能;

还有一份,则是一封没有署名的血书,来自百里外一个饱受压迫的村庄。

水面之下,暗流开始汹涌。

---

灰岩镇那把火,烧得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都要旺。

消息不是走漏的,是炸开的。它乘着那些往来于村镇之间的行商、逃难的流民、乃至北境特有的那种灰羽信鸽的翅膀,以一种近乎野蛮的速度,撕裂了北境表面沉寂的冻土。短短数日,“灰岩镇三百贫民夜斩五十官军”的传闻,已经衍生出十几个版本,在茶肆、在田间、在每一个被沉重赋税和劳役压得喘不过气的角落里,被压低声音、却又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口吻,反复传诵。

红城,议事厅。

相较于几日前定策时的凝重,此刻厅内的气氛更为复杂。一种压抑着的振奋在空气中流动,却又被更大的不确定性所笼罩。

楚云帆面前的长桌上,摊开着三份信函。兽皮地图被暂时卷起搁置一旁,这三张薄薄的纸片,此刻却重若千钧,代表着北境各方势力对这“第一把火”最直接的反应。

第一份,用的是最上等的雪浪笺,纸质挺括,边缘印着繁复的银色暗纹,那是北境侯府的徽记。上面的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措辞更是冰冷而严厉:

“……尔等盘踞红城,不服王化,今更煽动边民,袭杀朝廷命官,实属罪大恶极,形同叛逆!限尔等十日之内,自缚首恶楚云帆、赵干等一干人犯,送至侯府听候发落,并即刻退出灰岩镇,交还所掠军械物资。逾期不至,大军一到,必叫尔等灰飞烟灭,红城鸡犬不留!”

落款是北境侯的大印,鲜红刺目。

赵干抱着臂,站在桌旁,冷笑一声,脸上的刀疤都随着肌肉牵动而显得愈发狰狞:“限期十日?好大的口气!他林天雄(北境侯名讳)的主力还在北边跟那几个老牌诸侯扯皮,抽调兵力来打我们?吓唬三岁孩子呢!”

楚云帆没有理会赵干的愤懑,他的目光落在第二份信函上。这封信用的则是普通的青麻纸,字迹工整,甚至带着几分刻意的圆滑:

“红城楚统领台鉴:惊闻西南变故,不胜唏嘘。灰岩镇守备王逵,素行不端,激变良民,亦有其取祸之道。然以下犯上,终非正道。黑水城与红城毗邻,商贸往来频繁,实不愿见兵戈扰攘,生灵涂炭。贵我双方,或可寻一妥善之法,化解干戈?若蒙不弃,可遣使一晤,共商北境安定之策。”

信来自黑水城守将,冯坤。

“冯坤这条老狐狸,”苏宛不知何时已站在楚云帆身侧,声音清淡,“他卡着商道,之前没少刁难我们。现在见我们真敢动手,还成了事,立刻就来示好试探了。怕是既想看看我们的虚实,又担心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他那个富得流油的黑水营。”

楚云帆指尖在冯坤的信上轻轻点了点:“他想谈,是好事。至少说明,我们这把火,烧得有些人开始睡不着觉了。回复他,可以谈,时间地点,由我们定。”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第三份“信”上。那甚至不能称之为信,只是一块从粗布衣襟上撕下的布条,颜色灰暗,上面用已然发黑的血迹,歪歪扭扭地写满了字。字迹稚拙,甚至有很多错别字,但那笔画间透出的绝望与期盼,却比前两份正式文书更加灼人眼球。

“红城的大人……救救我们……石坎村……三百二十七口……快活不下去了……税吏刚走……抢走了最后一点粮种……王老爷说交不出租子,就要拿我家幺妹抵债……她才十二岁……我们听说灰岩镇的事了……我们……我们也想活……”

没有落款,只有一个个用血按下的指印,模糊而密集,触目惊心。

厅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那血书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人的心上。

赵干脸上的戾气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抑。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苏宛轻轻拿起那块血布,指尖感受到布料粗糙的纹理和那已然干涸的、代表着无数人悲怆的凝结物,她的眼神愈发幽深。

楚云帆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北境侯的威胁,黑水城的试探,固然重要,但这封来自最底层的、用血写就的求救信,才是真正衡量他们道路对错的砝码。

“看到了吗?”他重新睁开眼,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这就是燎原之势。火种已经撒下,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烧的问题,是这北境的千柴枯草,自己已经快要烧起来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方灰蒙蒙的天际。

“北境侯的檄文,是明枪,我们必须接下。冯坤的试探,是暗箭,需要小心提防。但这血书……”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赵干和苏宛,“代表的是人心,是潮流,是我们不能,也绝不会背弃的根本。”

“赵干,”他命令道,“立刻从库存中,挤出一部分粮食和药材,让苏宛的人想办法,以最快速度送到石坎村,不必声张。告诉他们,活下去,等待时机。”

“苏宛,”他继续道,“加大对北境侯联军动向的侦查,尤其是其南部边境兵力的调动情况。同时,筛选所有类似石坎村这样的求援信息,评估其反抗基础和我们的支援可能。灰岩镇的模式,可以复制,但必须谨慎,要选择最容易成功、影响最大的地方。”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一条条指令发出,将纷乱的局势逐一梳理应对。

“我们要让这惊澜,变成席卷北境的巨浪。”

厅外,天色依旧阴沉,但风中带来的,已不仅仅是寒意,更有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水面之下,积蓄了太久的力量,正在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裂缝,准备喷薄而出。燎原之火既起,便再非轻易可以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