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新梦红城 > 第11章 敦煌遗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1)**

**莫高窟的风沙能刮走人的记忆。**

林绛站在第257窟前,指尖触碰斑驳的壁画。导游的解说词从耳边滑过:这幅《鹿王本生图》创作于北魏,以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历经千年仍不褪色……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壁画边缘的褐色并非氧化,而是干涸的血迹。那些看似随意的笔触,在阳光下显露出细密的金丝纹路,与父亲实验室里那支的显微结构一模一样。

背包里的《红楼梦》突然发烫。她假装系鞋带蹲下,发现书页间夹着的绛珠草叶正变得透明,叶脉组成一串经纬坐标:**北纬40°02,东经94°48**。

那是一片不对游客开放的禁区。

---

**(2)**

夜间的戈壁滩像一块冰冷的铁板。

林绛躲过巡逻的手电光,沿着坍塌的南北朝洞窟攀爬。岩缝里嵌着细碎的骨片,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色。当她摸到第三块刻有钥匙纹样的砖石时,整面壁画突然向内翻转——

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密室里摆着十二具陶瓮,每具瓮口都封着人皮,上面刺满与林绛锁骨图腾相同的符文。

你来得比预计晚三天。

瓮群中央坐着个戴青铜面具的人,声音像砂纸摩擦。他脚边摊开着本1944年的考察日记,泛黄的照片上,年轻的贾世玉站在一群外国人中间,手中捧着从壁画剥落的金箔。

林绛的翡翠手链突然绷断,珠子滚落一地。其中一颗裂开,露出微型投影仪——画面里母亲被绑在手术台上,而执刀人戴着同样的青铜面具。

---

**(3)**

陶瓮里的东西还在蠕动。

面具人用匕首划开第七具瓮的封皮,暗红色浆液涌出,裹挟着半融化的胶片。林绛看清了胶片上的画面:1904年,十二位画家在敦煌举行秘密仪式,将各自的血混入金箔制成的颜料中。

海棠社最初不是为艺术而生。面具人敲击瓮壁,回声如同闷鼓,是为了封印这些……

他忽然掀开最大陶瓮的盖子。里面浸泡着一株巨大的绛珠草,根系缠绕着人类颅骨。植物表面浮现出父亲的面容,嘴唇开合说着什么,吐出的却是金色孢子。

林绛后颈的伤疤突然灼痛。她踉跄后退时撞翻陶瓮,腐液浸湿了裤脚——那些液体正在她皮肤上蚀刻出与壁画相同的纹路。

面具人摘下了青铜面具。

月光照亮贾世玉枯朽的脸,他的左眼已经晶体化,右眼却年轻得可怕:欢迎回家,第七把钥匙。

---

**(4)**

破晓前的沙漠升起海市蜃楼。

林绛在逃亡中跌入干涸的河床,背包里的《红楼梦》被风翻到第九十八回。她撕下那页纸按在流血的小腿上,墨迹遇血变成金红色,显露出一幅地图:

莫高窟北区那些未开放的洞窟,在地图上连成北斗七星形状。第七星的位置,标着一把滴血的钥匙。

远处传来驼铃声。穿黑袍的牧人牵着白骆驼走近,骆驼背上绑着个檀木匣子。牧人沉默地指了指匣子上的铜锁——锁眼形状与林绛的钥匙残片完全吻合。

匣中只有一卷魏晋时期的《贤愚经》,经文空白处写满密密麻麻的现代字迹:

**血墨不是颜料,是封印的载体。每个林家人出生时,都会分走一部分的力量……**

林绛突然明白母亲为何要烧毁日记。那些灰烬里藏着的,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传承。

---

**(5)**

正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林绛站在机场安检口,黑袍牧人给的骨笛在x光机下显露出异常结构——中空的管壁里填满了金色孢子。安检员刚要询问,她的翡翠手链突然发出蜂鸣:

抗体剩余量:61%

电子屏上的航班信息闪烁变幻,最终定格在红色警告:

**【上海方向沙尘暴预警 所有航班取消】**

她转身时,航站楼玻璃映出两个影子:一个是她自己,另一个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针管。针管里的液体,和父亲实验室里那支一模一样。

手机震动。未知号码发来敦煌壁画的特写:

**《鹿王本生图》里溺水的商主,长着和林绛相同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