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建国张了张嘴,想要劝阻儿子,不要顶风硬干。

只不过,当他看到沈烨那副沉稳淡定的模样,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默默的拿起铁锹,继续帮忙和泥。

站在一旁的林薇,看着沈烨在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波后,立刻就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指挥干活,那种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近乎霸道的自信,让她的心绪复杂无比。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这个男人和她认知里的农村青年完全不同。

他似乎。。。从来就只会把压力一个人默默扛下,而从不显露给家人。

在沈烨的坚持下,施工继续。

盘炕、糊墙、清扫屋子。。。

剩下的活计,在一种略显沉默,却异常高效的气氛中快速完成。

当最后一抹泥灰被刮平,一间虽然简陋但结实宽敞的新土坯房终于彻底落成。

现在只等晾干,就能入住。

忙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黄昏。

沈烨招呼石头吃过晚饭,便将其打发走了。

并在临走的时候,叮嘱对方,让他最近几天少和自家走动,先避避风头,掩人耳目。

家里人都累坏了,也是心有余悸,吃完饭便早早歇下了。

可沈烨却没有睡。

他坐在新房的门槛上,借着月光,眼神幽深。

今天的举报,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

低调隐忍并不能换来安宁,只会让那些红眼病和敌人觉得你好欺负,变本加厉。

指望他们良心发现?简直就是个笑话。

“既然你们不让我好过,那我也不能让他们太自在了。。。”

沈烨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起身回到屋里,翻出上次去供销社买的信纸和钢笔,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开始伏案书写。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很快,第一封信便写好了。

这封信是写给前世记忆中,省里的一位大领导的。

内容直指周伟民的父亲——周秉国,那位正在谋求更进一步的市区三把手。

信中的内容并未夸大,而是依据沈烨前世的记忆和零星听闻,精准地点出了周秉国可能存在的工作、作风问题、其子周伟民生活奢侈、以及其家族可能存在的某些经济往来疑点。

语气客观平缓,就仿佛一个知道内情,正常反应情况的匿名群。

第二封信,是写给县公社革委会的。

举报对象是他的爷爷沈老栓。

信中揭露沈老栓作为老一辈农民,思想顽固,封建家长作风严重,纵容三子沈建军一家欺压长子沈建国一家,破坏家庭和睦,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象。

同时隐约提及沈老栓可能私下接受过三儿子家的“孝敬”,存在作风问题。

对于这封信,沈烨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也不可能把沈老栓如何,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对方也找点麻烦,消耗消耗他们的精力,让他们不至于成天盯着自己一家罢了。

第三封信,同样是写给公社的。

举报对象是他的三叔沈建军和三婶刘红霞。

信中详细描述了沈建军夫妇如何好吃懒做、挑拨离间、散布谣言、企图侵占兄长家财产,并且暗示刘红霞可能手脚不干净。

将村子里之前发生的盗窃事件,以及生产队丢过的零星东西,全都扣在了夫妻两个头上。

沈烨在信中说的有板有眼,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却不妨碍他往自己三叔三婶身上泼脏水。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将其一家定性为村里的不安定分子,是小河沟村的害群之马,隐藏在人民群众里的坏人。

每一封信,他都变换了笔迹和口吻,有的模仿愤慨的村民,有的模仿了解内情的旁观者。

他特意避免使用任何可能联想到自己的具体信息,只提供指向性的线索,让接收单位自己去“调查”。

写完三封信,夜已深沉。

沈烨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之后,发现没有问题后,便直接揣进了怀里,而后推门去到了破庙。

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石头,突然被沈烨摇醒,而后就被塞了纸笔和几封信。

“你将这上面的字全都给我重新抄写一遍,这两天找个时间,帮我偷偷寄出去。”

石头张了张嘴,很想说一句:自己不识字。

想想想便也明白,烨哥之所以这样做,那肯定是有他的理由。

且他也隐约猜到,沈烨这般,应该是不想被人察觉什么。

于是便点点头,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沈烨在一旁看了一会,发现石头虽然抄写困难,但一笔一画却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几个新的信封,以及邮票交给了对方。

第二天,石头便按照沈烨鹅交代,借口说去公社看看情况,打听一下消息,而后便去了黑石镇邮局以及和更远的一个公社的邮局,将三封信分别投递了出去。

得知石头已经按照自己的要求,将信全部分开寄出之后,沈烨感觉胸中的一口郁气舒缓了不少。

他知道,这些举报信未必能真正扳倒谁,但癞蛤蟆爬脚面,它不咬人光膈应人。

自己虽然不能拿他们如何,但让他们焦头烂额一阵子,再也无暇整天盯着自己家搞事,还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周秉国那边,正处于关键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心惊肉跳,若是能够凭借这封举报信,暂时斩断他的晋升之路,那自己就赚大了。

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发展的时间了,若能因此延缓他们的报复速度,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第二天,他依旧像个没事人一般,该上工上工(虽然常溜号),该进山进山。

只是他注意到,三叔一家似乎安静了不少,爷爷那边也没再出什么幺蛾子,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山雨欲来的压抑感似乎暂时缓解了。

但沈烨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

他要利用这段宝贵的喘息时间,加紧对溶洞资源的谨慎开发,和对石头的训练。

同时,他也开始耐心等待,等待市里周局长那边可能传来的消息,以及。。。下一次风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