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 第311章 文化波动的校园投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1章 文化波动的校园投影

联邦议会结束后,林栀的意识从浩瀚星海抽离,回归江州大学那间充满颜料和阳光气味的旧画室。小月亮还在专注地涂画,秦屿依旧沉默地守在门边,仿佛她只是发了一会儿呆,而非刚刚参与了一场决定宇宙文明未来走向的最高层级会议。

腕间的星石温热尚未完全褪去,象征着联邦特别顾问的新权限通道正在悄然建立。那些关于“静默者”的沉重议题和庞大责任,被她暂时压下,深藏在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

她走到小月亮身边,看着女儿笔下流淌出的新的色彩组合。这一次,孩子画的似乎是校园的景象:歪歪扭扭的教学楼,几个火柴棍一样的小人,天空中是金灿灿的太阳和几朵白云。看起来只是一幅普通的儿童画。

但林栀的目光却微微凝住。

在那看似随意的、代表太阳的金色圆圈周围,小月亮用亮黄色的蜡笔,涂出了一些不规则的、向外扩散的细小波纹。这些波纹的走向和密度,与她刚才在联邦会议上看到的、描述“文明诗篇”文化共振波在太阳系周边星域的能量场分布图,有着某种惊人的、抽象意义上的神似!

这孩子…她的感知已经无意识地渗透到了如此精微的层面了吗?连宇宙级文化能量场的微弱涟漪,都能被她用孩子的笔触捕捉并表达出来?

林栀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意识到,小月亮的存在本身,或许就是连接“文明诗篇”宏大叙事与当下现实的一个活生生的桥梁。

就在这时,画室那台老旧悬挂电视的电源指示灯,忽然自己亮了起来。屏幕依旧是黑的,但一阵极其微弱、几乎听不见的嗡鸣声从电视机内部传出。

几乎是同时,林栀腕间的星石,以及她口袋里的老人机,都接收到了一条来自联邦文化部门的低频广播式信息(非紧急,类似宇宙新闻简报):

【文化波动简报:受‘文明诗篇’稳定化影响,跨文明文化共振现象持续增强。监测到低频文化能量场正以无害方式渗透至各成员文明基层社会,可能引发轻微、局部的文化表达异常或灵感迸发现象,属正常范畴,无需干预。重复,属正常范畴…】

林栀的目光从女儿的画作移开,看向那台老电视。

文化能量场渗透…基层社会表达异常…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

几分钟后,林栀牵着心满意足的小月亮,和秦屿一起离开了旧画室。将小月亮通过隐藏节点送回校外安全屋后,林栀并没有回宿舍或去她常待的长椅,而是对秦屿说:“随便走走。”

秦屿点头,跟上。

两人看似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漫步。午后阳光正好,学生们或行色匆匆,或悠闲小憩,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无异。

但渐渐地,林栀敏锐的感知开始捕捉到一些极其细微的、不寻常的“杂音”。

路过文学社活动室外时,听到里面几个学生正在激烈争论,声音激动:

“不对!我感觉这句‘星河流淌着沉默的歌谣’必须加进去!虽然不符合格律,但它就是突然出现在我脑子里!不加进去我难受!”

“可是这完全破坏了整首诗的结构啊!你平时最讲究格律的!”

“我不管!这次感觉不一样!就像…就像有谁在我耳边低语一样!”

路过美术系的开放式画室,看到一个平时只画写实静物的学生,正对着画布疯狂地涂抹着大片的、从未用过的靛蓝色和银白色,嘴里喃喃自语:“不对…不是这样…结构…结构应该是更立体的…光…光从哪里来…”

甚至在一个平时只播放流行音乐的奶茶店里,背景音乐也换成了一首旋律古怪、夹杂着空灵电子音和某种类似岩石摩擦声的实验音乐,几个店员皱着眉试图切歌,却发现点播系统似乎卡住了,那首古怪的音乐固执地循环播放着。

“什么鬼音乐啊…听着头皮发麻…”

“切不掉啊!中病毒了吗?”

这些现象都很微小,很分散,看起来就像是学生们一时兴起的创作冲动或偶尔的设备故障。

但林栀却能将它们与刚才接收到的简报联系起来。这些突然迸发的、超越个人惯常风格的创作冲动,那些古怪的、带着非人气息的灵感,很可能就是“文明诗篇”的文化波动渗透到基层后,在敏感个体身上引发的轻微“异常”。那些灵感,或许就来自某个遥远星系的艺术形式,或者宇宙意识场本身的某种韵律。

这本身确实无害,甚至可能催生出新的艺术风格。联邦的判断是准确的。

然而,林栀的脚步却在一处布告栏前停了下来。

布告栏里,除了往常的活动海报、寻物启事、考研广告之外,多了一些新的东西。

是几张手绘的宣传画。

画风明显不是专业美术生的作品,线条稚拙,用色却大胆而强烈。一张画着扭曲的、如同电路板又如同神经脉络的图案,背景是深邃的星空。另一张画着许多不同形状的眼睛,层层叠叠,共同注视着一个发光的球体。还有一张,直接用黑色和红色的马克笔,涂鸦了一个抽象的、令人不安的符号,看起来既像某种古老的文字,又像是一个警告标志。

这些画的下方,都写着同样的宣传语:

【你感到内心的躁动了吗?你听到来自远方的低语了吗?】

【加入我们——‘真理之眼’,探寻表象之下的真实!】

【每周三晚,废弃化工楼604,共享真知。】

“真理之眼?”林栀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她从未听说过校园里有这样一个社团。

秦屿也注意到了这些画,他的眉头微微蹙起:“新社团?风格很怪。”

“不是风格怪,”林栀的目光扫过那几张画,眼神微凝,“是‘杂音’被利用了。”

她能感觉到,这些涂鸦式的宣传画里,混杂了极其微弱的、不稳定的精神暗示痕迹。作画者本人可能只是受到了文化波动的灵感激发,无意识地画出了这些带有其他文明气息的图案,但随后,这些画被某个懂得粗浅精神影响技巧的人利用了,在上面叠加了微弱的诱导性信息,放大了观看者内心的躁动感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前往那个所谓的“共享真知”的地点。

文化波动的无害渗透,被有心人引导向了特定方向。

这不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的干预。

林栀想起小月亮说的“学校外面,热热的、笨笨的偷偷看妈妈的石头”,以及之前那个在教学楼外对她进行扫描的兜帽人。

还有那个在黑客圈子里向她“致敬”的“血红骷髅”…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似乎开始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校园里,似乎混进了一些对她、或者对“文明诗篇”波动感兴趣的不明势力。他们利用这波动作为掩护,正在暗中活动。

“周三晚,化工楼604…”林栀记下了这个时间和地点。

她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她需要更多信息。

接下来的半天,林栀看似依旧慵懒闲逛,实则她的感知如同无形的雷达,细致地扫描着校园的各个角落。她听到了更多关于“突然灵感迸发”的讨论,也注意到了几处类似布告栏上那种风格诡异、带有微弱精神暗示的涂鸦或贴纸。

这些活动的核心,似乎都隐隐指向那个“真理之眼”。

傍晚时分,她独自一人来到了学校机房。找了一台最角落的电脑,她并没有登录校园论坛(那里依旧因为限流而有些卡顿),而是直接通过命令行界面,接入了校园网的底层日志系统。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检索着最近几天所有与“真理之眼”、化工楼604相关的网络访问记录、聊天群组创建信息、以及监控摄像头的异常片段(尽管对方很可能使用了屏蔽手段)。

大量的数据流在她眼中闪过。

很快,她锁定几个可疑的匿名Ip地址,这些地址的活动时间与“真理之眼”宣传出现的时间高度吻合,并且都使用了某种并不高明、但足以避开常规校园网管制的跳板技术。

顺着这些Ip地址留下的细微痕迹,她开始反向追踪。

追踪过程比想象中稍复杂一些。对方显然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意识,设置了几层伪装和陷阱。但在林栀面前,这些技巧如同孩童的把戏。

最终,所有的虚拟踪迹,都指向了校园西北角——那片她刚刚离开不久的、拥有旧画室和废弃工厂的区域。

其中一个信号源的物理定位,甚至精确到了旧画室附近一栋早已废弃的、等待拆除的旧实验楼。

林栀靠在电脑椅上,屏幕的光映在她没什么表情的脸上。

文化波动的渗透,“真理之眼”的诡异宣传,粗劣的精神暗示,不明的窥探者,以及最终指向废弃区域的信号源…

这些线索碎片,逐渐在她脑海中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看来,除了来自深空的“静默者”的冰冷窥探,她的校园生活里,也混进了一些不那么安静、自以为是的“小虫子”。

这些虫子,似乎正试图利用宇宙级事件引发的细微变化,在暗处煽风点火,进行着某种目的不明的活动。

或许,是该去亲眼看看,这个“真理之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她清除了所有的操作记录,关闭了电脑。

起身离开机房时,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将那几张“真理之眼”的宣传画照得有些诡异。

林栀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慢悠悠地融入了夜色之中。

文明的诗篇在深空回响,而其微不足道的涟漪,却已在脚下的校园里,激起了小小的、浑浊的浪花。

她得去看看,这浪花底下,藏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