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 第285章 第一试炼·文明存续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第一试炼·文明存续力

维度联邦总部战略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主屏幕上,守护者留下的七十二小时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无声地跳动着每一个流逝的秒数。【71:23:11】...【71:23:10】...

空气凝固如铅。没有预警,没有说明,只有冰冷的数字和“文明存续力”这个抽象而沉重的标签。各维度代表的全息影像沉默地围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的焦虑。

“文明存续力...到底指什么?”阿尔法维度的代表终于打破沉默,声音干涩。

“字面意思,”首席科学家调出历史数据,“宇宙尺度的高淘汰率事件:恒星爆发、伽马射线暴、维度塌缩、热寂加速...任何单一事件都足以抹去绝大多数文明。”

“它要制造一场这样的灾难?”贝塔代表声音发颤。

“更可能是模拟,”林栀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倒计时上,“但感知和效果会完全真实。它要观察的不是我们能否幸存,而是...如何幸存。”

她的声音平静,却让所有人脊背发凉。真实的模拟意味着,即使知道是假,恐惧和痛苦也会百分百真实。

“立刻启动全联邦紧急预案!”星尘下令,“所有维度,最高警戒!能源、医疗、交通、通讯优先保障!疏散非必要人口至加固掩体!”

命令通过尚且稳定的维度网络急速传达。无数星系如同精密仪器般运转起来,城市亮起应急灯光,舰队改变航向,监测站全力扫描任何异常前兆。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倒计时在一分一秒流逝,宇宙依旧平静得令人不安。没有能量爆发,没有空间震荡,甚至连守护者特有的规则波动都消失了。

“它在等什么?”秦屿皱眉,看向林栀。

林栀闭着眼,指尖轻触星石:“在等我们...放松警惕。”

仿佛印证她的话,在倒计时进入最后十小时时,异常终于出现——却不是预想中的狂暴灾难。

伽马维度边缘,一颗垂死的红巨星突然恢复了青春,以违背所有天体物理模型的速度重返主序星阶段,亮度骤增百万倍。

“恒星复活事件!”监测员惊呼,“但能量释放模式...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类型!”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颗恒星的光芒中蕴含着一种奇异的频率,所到之处,不是毁灭,而是...“活化”。机械运转效率莫名提升,植物生长加速,甚至一些低等生命出现了进化飞跃。

“这不是灾难,”有科学家困惑,“这是...馈赠?”

喜悦的情绪尚未蔓延,真正的灾难悄然降临。

那些被“活化”的光芒扫过的区域,能量等级开始以指数形式失控增长。引擎过载熔毁,电路自燃,生物体因代谢过快而崩溃。仿佛整个宇宙的熵增定律被短暂逆转,又以一种更狂暴的方式反弹。

“是熵震荡!”首席科学家脸色惨白,“守护者在模拟热寂逆转的局部效应!它在测试我们对负熵环境的承受极限!”

灾难迅速扩散。能源网络瘫痪,城市陷入黑暗,通讯中断。被“活化”的区域变成死亡陷阱,幸存者疯狂逃向未被影响的“低熵区”。

联邦应急预案迅速启动,但效果有限。灾难模式超出所有预想,传统应对措施如同用沙袋阻挡海啸。

“启动‘方舟协议’!”星尘咬牙下令,“放弃无法拯救的区域,集中资源保护核心文明火种!”

命令残酷却必要。无数边缘殖民地和前哨站被主动隔离,有限的救援力量投向人口密集的核心世界。

混乱中,林栀却站在总指挥台前,一动不动。她的意识通过星石,全力感知着灾难的“纹理”。

“不对...”她突然睁开眼,“不是简单的熵震荡。看这里——”

她将星石感知到的数据流投射到主屏幕。复杂的能量图谱中,隐藏着极其细微的周期性波动。

“它在呼吸,”林栀轻声道,“灾难的强度在以固定频率脉动。高强度持续117秒,接着是23秒的‘喘息期’。守护者给了我们恢复的时间窗口。”

这个发现改变了一切。

“所有单位注意!”命令迅速更新,“利用117秒灾难峰值期进行防护和躲避,在接下来的23秒喘息期内全力抢修和转移!”

节奏被找到,绝望的混乱开始转向有序的应对。战士们利用喘息期加固掩体,工程师快速修复关键设施,医疗队突击抢救伤员。

然而,守护者似乎注意到了这种适应。灾难模式开始变化:“呼吸”节奏变得不规则,峰值期和喘息期随机交替,甚至出现虚假的“安全信号”陷阱。

“它在提高难度,”星尘面色凝重,“测试我们的动态适应能力和模式识别力。”

关键时刻,电竞社的成员们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李铭浩带领精英玩家接入预测系统,利用他们多年游戏培养出的模式识别和预判本能,成功预测了超过70%的节奏变化。

“就像对付boSS的机制技能,”李铭浩在通讯中解释,“看似随机,其实有隐藏的起手式和逻辑链。我们需要找到那个‘技能循环’。”

基于玩家的洞察,联邦开发出动态应对算法,灾难造成的损失开始显着下降。

但守护者的试炼远未结束。

当文明逐渐适应熵震荡后,第二波灾难悄然叠加:维度塌缩。

不是物理上的毁灭,而是感知上的剥离。受影响区域的人类突然失去对三维空间的完整感知,如同被困在二维平面,无法理解深度和体积。导航系统失效,建筑结构无法识别,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变得陌生而可怕。

“认知灾难...”心理学家惊恐地报告,“大规模空间感知剥夺症!继续下去会导致集体精神崩溃!”

应对策略再次调整。基于音律文明的共振技术,联邦开发出“维度锚定频率”,通过特定声波和光脉冲帮助受影响者重建空间感。艺术团队紧急制作三维结构简化图谱,通过最原始的视觉提示辅助认知。

林栀通过星石,协调着新生星核的能量,在灾难间隙尽可能稳定关键区域的物理规则,为应对争取宝贵时间。

就在局势逐渐稳定时,最致命的第三波灾难降临: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部。

一种无形的“绝望频率”随着灾难波扩散,直接作用于所有智慧生物的潜意识。不是制造恐惧,而是抽取希望——让人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灭亡是唯一归宿。

自杀率飙升,救援行动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主动走向灾难区的“求死潮”。

“它在测试我们的心理韧性极限...”秦屿看着飙升的负面数据,声音沙哑。

所有技术手段对此无效。这是灵魂层面的考验。

转折点来自小月亮。当绝望频率达到顶峰时,她通过联邦紧急广播系统,轻轻地、一遍遍地唱起那首“星星歌”。没有歌词,只有纯净如泉水的旋律,却仿佛带着阳光的温度和星空的坚韧。

奇迹般地,歌声所到之处,绝望频率的影响被大幅削弱。不是驱散,而是...中和。就像黑暗无法吞噬光,只能被照亮。

其他维度受到启发,纷纷启动自己的“文化抗体”:阿尔法维度的史诗吟唱,贝塔维度的群体冥想,伽马维度的深海共鸣...文明最深层的精神财富成为对抗虚无的盾牌。

林栀站在指挥中心,感受着通过星石传来的、来自亿万个体的情绪波动——从绝望到挣扎,从挣扎到希望。她深吸一口气,将自身的坚定意志融入星石,通过新生星核放大,如同一盏灯塔照亮风暴中的海洋。

“它不是在测试我们能承受多少痛苦,”她突然明白了,“而是在测试我们...能凝聚多少希望。”

当最后的倒计时归零时,所有灾难效应如同退潮般消散。宇宙恢复平静,只留下满目疮痍和精疲力竭的文明。

联邦迅速投入善后,清点损失,救治伤员。伤亡数字触目惊心,但文明的火种未曾熄灭。

守护者的评估如期而至:

【文明存续力试炼完成。】

【技术适应性:b。动态响应合格,模式识别良好,技术冗余度不足。】

【社会协同:A-。资源调配高效,牺牲决策果断,文明整体性表现突出。】

【心理韧性:b+。初期受创严重,后期恢复力惊人,文化资源利用有效。】

【综合评分:b+。】

【注解:过于依赖技术解决方案,对精神层面威胁准备不足。建议加强群体心理建设和文化韧性储备。】

【下一试炼准备时间:120:00:00】

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只有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沉思。

“b+...”星尘喃喃道,“我们...通过了?”

“第一次测验而已,”林栀轻声说,目光扫过那些注解,“它指出了我们的弱点。下一次,会更难。”

她转身望向舷窗外,星空依旧浩瀚,却仿佛隐藏着无数双审视的眼睛。

“但它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她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我们拥有它认为值得测试的价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证明这个价值...远超它的想象。”

第一试炼结束,伤痕累累的文明在废墟中站起身,仰望星空,准备迎接下一个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