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州大学电竞社的训练室内,李铭浩烦躁地摘下神经接口头盔,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训练因设备异常中断了。屏幕上残留的异常能量波动图谱,像极了饥饿的口腔开合。

“社长,所有设备自检都正常,”技术员无奈报告,“但神经反馈延迟率比昨天又高了0.3%。就像...系统在偷偷‘品尝’我们的脑波信号。”

李铭浩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被窗外的一幕吸引——林栀正缓步穿过校园广场,她手腕上那块已经失去光泽的星石,此刻正散发着微弱却异常规律的脉冲光芒,与电竞社设备的异常波动频率完全一致。

“等等...”李铭浩突然灵光一闪,“把所有异常波动数据与星石的能量特征做对比分析!”

结果令人震惊:相似度高达91.7%。更精确的分析显示,星石的脉冲不是在模仿设备异常,而是在回应——就像灯塔回应迷雾中的船只。

“它在尝试沟通,”李铭浩激动地接通林栀的通讯,“林学姐,你的星石可能是在回应某种呼唤!”

与此同时,秦家宅邸的地下实验室内,林栀正凝视着分析结果,眉头紧锁。秦屿站在她身旁,面色凝重。

“星石确实在主动脉冲,但不是向着某个方向,”秦屿指着能量流向图,“而是...向着所有方向均匀扩散。就像在广播。”

林栀轻轻触摸手腕上微温的星石:“它变得活跃是在三天前,正好是校园异常现象开始的时间点。”她调出联邦的吞噬者监测数据,“但奇怪的是,吞噬者的主体没有任何异常活动。”

小月亮抱着兔子玩偶悄悄走进实验室,小声说:“因为是小牙齿在找妈妈呀,不是大块头自己。”

林栀和秦屿同时转身:“小牙齿?”

月亮点点头,用小手比划着:“大块头有很多小牙齿,它们有时候会偷偷跑出来玩。现在有几个小牙齿迷路了,在找回家的路。”

这个孩子气的比喻让两人心中一震。林栀立即调出高精度监测数据,重新分析能量特征。果然,他们发现校园内的异常波动并非来自吞噬者主体,而是来自数个极其微弱的、几乎被忽略的能量特征。

“分体...”林栀深吸一口气,“吞噬者能够分离出微小的部分自我,像探针一样活动。主体在休眠,但这些‘小牙齿’在自主活动。”

更令人惊讶的是,星石的脉冲模式正在与这些“分体”建立某种形式的共鸣。不是强烈的控制或吸引,而是柔和的引导,就像母亲轻声呼唤贪玩的孩子回家。

“星石在尝试引导它们回家,”秦屿难以置信,“但为什么是现在?星石已经休眠这么久了...”

林栀沉思片刻,突然明白了:“不是星石在引导,是星石中的残留意识——我母亲苏晚晴的意识碎片。她曾经是星瞳组织的核心研究员,最了解这种能量结构。”

这个发现改变了一切。他们面对的不是失控的入侵,而是一群迷失的“孩子”在寻找归途。而星石,或者说其中的苏晚晴意识残留,正在本能地尝试帮助它们。

“我们需要加强这种引导,”林栀做出决定,“但必须极其谨慎。过于强烈的引导可能惊醒主体,过于微弱则无法起作用。”

他们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共鸣增强”方案:利用校园内现有的电竞设备网络,轻微放大星石的引导脉冲,但不改变其本质特征。

方案实施的第一天,效果立竿见影。校园内的异常现象减少了73%,同时监测到那些“分体”开始有序地向特定区域移动——不是随机游荡,而是有明确方向的迁移。

“它们在响应引导!”李铭浩兴奋地报告,“就像迷路的小狗听到了主人的口哨声!”

但第二天,意外发生了。一股强烈的能量风暴突然席卷联邦边境,扰乱了精密的引导场。几个“分体”失去了方向,开始表现出焦虑和混乱的行为模式。

最严重的事故发生在第三教学楼。一个迷失的“分体”陷入恐慌状态,开始无意识地“吞噬”周围设备的能量。警报响彻校园,学生们被紧急疏散。

林栀和秦屿迅速赶到现场。他们看到那个“分体”已经显形——不是一个恐怖的怪物,而是一团颤抖的、模糊的光晕,像只受惊的小动物般蜷缩在角落,周围设备不断爆出火花。

“它在害怕,”林栀轻声说,阻止了安全部队的攻击行动,“强行收容只会造成更大伤害。”

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独自走进受影响区域,手腕上的星石发出柔和的脉冲。

“没事了,”她轻声说,既是对分体,也是对星石中的母亲意识,“带它回家。”

星石的脉冲变得更加温暖,像极了母亲哼唱的摇篮曲。那个颤抖的光晕逐渐平静下来,慢慢飘向林栀,最后融入星石之中,消失不见。

现场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欢呼声。但林栀的脸色却变得苍白——在分体融入的瞬间,她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情绪冲击:不仅仅是那个分体的恐惧,还有星石中母亲意识的悲伤与...愧疚。

随后的分析证实了她的感受。每个分体都携带着吞噬者的部分记忆和情感,当它们回归时,这些记忆和情感也会被星石吸收。

“就像拼图,”秦屿看着数据流说,“每个分体带回一块记忆碎片。当足够多的碎片组合...”

林栀接话:“我们就能理解吞噬者的真正本质,以及它与星瞳组织的渊源。”

这个前景既诱人又危险。理解吞噬者可能带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但也可能唤醒星石中苏晚晴意识的更多部分——没有人知道那会带来什么后果。

更棘手的是,分体的回归正在产生连锁反应。随着更多分体被引导回归,星石的活性持续增强,开始自发地发出更强烈的脉冲,吸引更远的分体。

“就像滚雪球,”星尘在紧急会议上警告,“继续下去可能会形成不可控的共鸣风暴,甚至可能提前唤醒吞噬者主体。”

联邦理事会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立即停止引导,隔离星石;另一派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了解机会,应该谨慎继续。

林栀做出了第三个选择:不停止引导,但增加“缓冲层”。她设计了一套系统,让分体在接触星石前先通过小月亮进行“情绪过滤”。

这个方案基于一个惊人发现:小月亮能够天然地理解和安抚分体的情绪,就像幼儿园老师安抚哭闹的孩子。

“月亮知道它们不是坏的,”小女孩解释,“它们只是迷路了,很害怕。月亮给它们唱唱歌,它们就开心了。”

于是,一个奇特的“引导链”形成了:星石发出初始脉冲,电竞设备网络进行精确放大,分体被引导至特定区域,小月亮进行情绪安抚,最后分体安全融入星石。

这个过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每融入一个分体,小月亮就会短暂地“共享”到一些记忆片段,然后以她孩子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绘画、歌唱或简单的描述。

这些片段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吞噬者不是自然存在,而是星瞳组织早期实验的产物。一个试图创造“完美能量生命”的实验失控,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最关键的碎片来自一个特别强烈的分体。当它融入后,小月亮画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画: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性(明显是苏晚晴)悲伤地看着一个发光的存在被锁在容器中,外面是贪婪注视着的星瞳组织高层。

“妈妈在哭,”小月亮指着画解释,“因为她知道小星星很痛苦,但那些人不让妈妈放它走。”

这个发现让林栀浑身冰冷。她终于理解了母亲日记中那些隐晦的段落,理解了那种深切的愧疚和无奈。

随着更多分体回归,星石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它不再仅仅是脉冲,有时会发出柔和的光芒,甚至短暂地投影出模糊的影像——一个实验室,一个封闭的容器,一个悲伤的女性的侧脸。

“苏晚晴的意识在苏醒,”联邦科学家警告,“但我们不确定是完全苏醒,还是只是记忆碎片的回放。”

在引导计划的第二周,最大的危机爆发了。一个特别强大的分体在回归过程中突然失控,不仅拒绝被引导,反而开始主动“吞噬”其他分体。

更可怕的是,它显示出明确的智能和目的性——它直接朝着小月亮的位置冲去,仿佛意识到她是引导链的关键。

安全系统全面警报。秦屿立即带小月亮撤离,但那个分体突破了所有屏障,紧追不舍。

危急关头,林栀做出了一个本能反应:她放开所有精神防御,让星石的能量完全释放。不是引导,不是控制,而是最纯粹的...呼唤。

那个分体突然停止追击,转向林栀方向。它没有攻击,而是缓慢地接近,仿佛在辨认什么。

然后,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分体没有融入星石,而是轻轻环绕着林栀,发出一种近乎...依恋的频率波动。同时,星石投射出一个清晰的影像——年轻的苏晚晴微笑着伸出手,触摸着容器中发光的存在。

“它不是敌人,”林栀突然明白,泪水滑落,“它是...孩子。母亲曾经试图保护的孩子。”

那个分体最终平静地融入了星石。随着它的融入,星石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表面的裂纹开始愈合,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芒,甚至微微浮起,悬在林栀的手腕上方。

联邦的监测设备记录到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星石不再是简单的能量源或存储器,而成为了某种形式的...生命桥梁。连接着人类与吞噬者,过去与现在,母亲与女儿。

当晚,林栀做了一个清晰的梦。梦中,母亲苏晚晴站在她面前,微笑着说:“谢谢你完成了我的工作。现在,该由你决定如何书写下一个章节了。”

醒来时,林栀手腕上的星石温暖如母亲的掌心。她知道,某些界限已经被永远打破,某些责任已经被永远继承。

而窗外,黎明正在到来,带着新的希望,和新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