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 第115章 登陆暗影与“回声谷”的壁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登陆暗影与“回声谷”的壁垒

高速隐形突击艇如同一柄淬毒的漆黑匕首,悄无声息地切开冰冷的海水,向着北美西海岸一处荒芜的、布满嶙峋礁石的隐蔽海湾驶去。林栀紧握着操控杆,感受着艇身传来的细微震动,目光锐利地扫过夜视仪呈现出的、单调的灰绿色世界。她的心跳与引擎的低频嗡鸣保持着诡异的同步,肩部的伤口在药物作用下暂时麻木,但精神却绷紧到了极致。

“深渊仓库”号的冰冷高效,“账簿”的警告,舵爷的赠酒,扳手的药剂……一切都在身后。此刻,她是真正的孤狼,依靠着伪造的身份和有限的装备,扑向龙潭虎穴。

登陆点选择在一处因地质塌陷而形成的、人迹罕至的小型海蚀洞。突击艇精准地滑入洞穴阴影,艇底轻轻触碰到粗糙的砂石。林栀关闭引擎,瞬间,万籁俱寂,只有海浪在洞外拍打的沉闷回响,以及滴水从岩壁落下的单调声响。

她没有立刻行动,而是静静等待了十分钟,全力感知着四周。夜视仪扫过洞穴每一个角落,战术平板的被动传感器扫描着空气中的电磁波动。确认没有埋伏或监控设备后,她才动作轻捷地打开舱盖,携带着防水装备包,涉过及膝的冰冷海水,踏上了坚实的土地。

寒冷潮湿的空气裹挟着腐殖质和盐腥味涌入肺中。她迅速脱下湿透的潜水服,露出里面那套灰黑色的自适应环境作战服。作战服迅速吸收体表水分,并开始极其微弱地调整自身表面的纹理和色温,试图融入周围昏暗的岩石背景。

装备包被打开,里面是“艾拉·罗斯”的全套行头:几件略显陈旧但干净合身的工装外套和长裤、一个装有个人物品和伪造证件的双肩背包、一台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一些符合她“技术宅”人设的小工具。

快速更换衣物,将战术平板、电磁手枪、特殊药剂和微型炸弹等关键物品巧妙地隐藏在背包的夹层和衣物特制的暗袋中,林栀深吸一口气,走出了海蚀洞。

外面是一片稀疏的沿海灌木林。远处,高速公路的车辆流光如同一条无声的银色河流。更远方,群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起伏,其中一片区域的天空隐隐透着不正常的、人造光源的晕染——那里就是“回声谷”的大致方向。

根据计划,她需要先前往距离登陆点最近的一个小镇,利用那里的公共交通系统前往“回声谷”外围的卫星城。

徒步穿越灌木林的过程寂静而紧张。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让她肌肉紧绷。战术平板持续扫描着周围环境,规避着可能存在的移动信号监测车或无人机巡逻路线。

一小时后,她抵达了小镇边缘。此时已是凌晨,小镇寂静无声。她找到一家24小时自助洗衣店,走了进去。在卫生间里,她最后检查了一遍自己的伪装:镜子里映出一张略显苍白、眼神带着些许疲惫和不耐烦、符合“艾拉·罗斯”人设的年轻技术员的脸。她刻意让头发有些凌乱,衣服的褶皱也显得自然。

她用公共终端再次确认了前往卫星城的早班巴士时间,然后在洗衣店的塑料椅子上假寐了片刻,如同无数奔波劳碌的普通打工族。

清晨,第一班巴士准时抵达。林栀混在几个早起的工人和学生中间,低着头刷了伪造的交通卡,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巴士缓缓驶出小镇,融入清晨的车流。

越是靠近“回声谷”区域,气氛越是明显不同。路上的车辆中,带有各种科技公司标识的通勤班车比例显着增加。路边的监控摄像头更加密集,型号也更先进。偶尔能看到高空有小型无人机掠过,执行着巡逻或测绘任务。一种无形的、科技高压的氛围逐渐笼罩下来。

卫星城完全是为“回声谷”基地服务的产物。整洁、高效、充满未来感,但也带着一种冰冷的秩序。到处都是穿着各色工服的技术人员,行色匆匆,表情大多严肃而专注。建筑风格极简现代,巨大的玻璃幕墙上滚动着招聘广告和项目进展新闻。

林栀按照记忆中的信息,找到了那家为她提供“工作机会”的外包公司——‘数据流清洗有限公司’。公司位于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里面挤满了类似的小型技术承包商。

面试预约在下午。她利用上午时间,在卫星城的公共图书馆里,用“艾拉·罗斯”的账号登录网络,进一步巩固这个身份的网络痕迹,浏览了一些技术论坛,甚至故意在一个小众社区发了一个略带抱怨和炫耀技术的帖子,完全符合人设。

下午两点,面试准时开始。面试地点并非在公司内部,而是在位于“回声谷”最外围的第一安检大厅。这本身就是一个下马威:所有应聘者都必须先通过基地的初步安检,才能获得踏入公司实际办公区域的资格。

安检大厅宏伟而冰冷,充满了某种非人化的高效感。人流被精确地分流到数十个通道。林栀排队等候,观察着四周。高清摄像头无处不在,隐藏的传感器扫描着每个人的体温、心率、甚至步态。安保人员穿着笔挺的制服,眼神锐利,动作机械,与其说是保安,不如说是人形检测终端。

轮到她时,流程繁琐到令人窒息:

?

身份核验: 不仅仅是扫描证件,还包括实时面部识别、指纹、虹膜扫描,并与数据库中的“艾拉·罗斯”信息进行毫秒级比对。

?

背景审查: 系统当场检索她的网络痕迹、信用记录、教育背景、甚至社交媒体关系网,寻找任何不一致。

?

心理测评: 一套冗长的、看似标准的心理测试题,但林栀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夹杂着一些极其刁钻的、可能用于探测潜意识应激反应和忠诚度倾向的题目。

?

生物扫描: 通过一道类似机场安检门的设备,但显然高级得多,能探测出极其细微的金属、化学物质乃至异常的电磁波动。林栀全力收敛心神,压制住体内“钥匙”可能产生的任何微弱能量涟漪,并将隐藏的装备屏蔽效果开到最大。

?

技术笔试: 在指定的终端上完成一套数据清洗和漏洞排查的限时测试,难度不低,正好契合她“有前科但有能力”的人设。

整个过程,她都完美地扮演着“艾拉·罗斯”——一个有点小聪明、对系统略有不满但为了生计不得不低头、技术扎实但缺乏野心的普通数据民工。她适当地表现出紧张和不耐烦,心率和其他生理指标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长达一小时的审查后,冰冷的电子音响起:“艾拉·罗斯,身份验证通过。安全等级:临时黄级。准入区域:泽塔外围数据处理中心。请领取您的临时通行证。”

一张薄薄的、印有她照片和复杂编码的硅基通行卡从闸机口吐出。触摸它,能感到一丝微弱的能量流动。

她接过卡片,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更深的凝重。这仅仅是第一道关卡。她知道,从她踏入“回声谷”范围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置身于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监控牢笼之中。每一秒,都必须如履薄冰。

通过闸机,一辆无声的电动摆渡车将她送往指定的办公区域。窗外,是庞大如同未来城市的基地内部景象:高耸的研发大楼、如同巨兽匍匐的数据中心、连接各处的透明管道交通舱、以及穿着不同颜色权限制服、行色匆匆的人员。

一切井然有序,冰冷高效,透露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控制的科技力量。

摆渡车在一个规模稍小、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辅助数据中心前停下。这里就是“泽塔中心”,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地点,也是她寻找霍华德踪迹的起点。

林栀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淡淡臭氧味的空气,握紧了手中的通行卡,迈步走进了这座科技巨兽的腹腔。

真正的狩猎,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