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的狱友他非要捧我当女帝 > 第227章 番外一:帝师难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编者按:以下内容整理自武威太上皇萧绝私人手札,用词简练,情感内敛,请读者自行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意与……无奈。)*

启明元年,三月初七,晴。

开蒙第一日。习武,基础拳法。珩儿记忆尚可,力道不足,下盘虚浮。指出三处错漏,未哭,调整尚快。比预想,略好些。

沈清辞扒门缝,聒噪。让她闭嘴。

三月十五,阴。

文课,讲“势”。以水喻之,可载舟,可覆舟。珩儿问:“若水结冰,或遇巨礁,势当如何?” 问题尚可。答:“破冰,或绕行。势不可逆,然可控。” 似懂非懂。

沈清辞送来点心,言“补充能量”。珩儿偷藏袖中。……随他。

四月初二,小雨。

考校朝堂模拟案。甲贪财有能,乙清固执,丙圆滑无主见。问如何用。珩儿答:用甲办事,监其账;用乙监察,限其权;用丙协调,避核心。理由:“水至清无鱼,乙易被利用。”

思路清晰,超出预期。评:及格。然,知其然,未知所以然。明日加讲“制衡”与“风险”。

沈清辞闻之,大喜,言“我儿类我”。……嗯。

五月二十,晴。

今日习射。臂力弱,准头尚可。告之:“箭出无悔,位愈高,愈需慎。” 珩儿点头,无话。练习至日落,臂肿。未言苦。

癸一报,陈氏等暗中议论太子年幼,恐难当大任。……名单记下。

七月初十,闷热。

珩儿问及边境摩擦,如何应对。示之以沙盘,推演数种可能。其于粮草补给线一点,提出疑义,确为我方布置薄弱处。指正得宜。

欣慰。然,此子举一反三过快,预设之局,常被其轻易看破。授课,需更费心思。比练兵,难。

沈清辞于侧殿纳凉,吃着冰碗,笑言:“萧老师,也有今日?此乃报应。” 晚间,需与她“理论”。

十月十五,秋风凉。

携珩儿旁观小规模朝会。事后问其观感。言:“王御史与李侍郎似有私怨,争论时偏离主题。陈尚书看似调和,实则煽风。” 观察尚可。

点出其未察之处:户部侍郎始终保持沉默,异常。珩儿蹙眉思索良久。

赠八字:“静水深流,暗藏汹涌。”

腊月初一,大雪。

考校心性。命暗卫扮作刺客,夜袭东宫(分寸已控)。珩儿初惊,旋即镇定,呼守卫,并试图以桌椅阻门,争取时间。应对合格。

问:“怕否?” 答:“怕。但更怕失措,贻误生机。” 尚可。

沈清辞得知,怒,言我过于严苛。解释:储君之位,非儿戏。她闷气半日,晚膳时,仍将我碗中不爱之青菜夹走。

启明二年,二月初二。

珩儿就江南水患治理方案,提出不同见解。引据经典,兼有实地勘察数据(其母所授之法),逻辑清晰,难以驳斥。

最终,采用其部分建议。

批注手札:青出于蓝。……授课,需再加难度。

五月十五。

就“如何处置与前朝有旧、却无实据之世家”问策。珩儿答:“可先用,置于无关紧要之位,观其行。若安分,则渐弃不用;若异动,则顺势清除。不必急于一时,留人话柄。”

手段渐熟。心性……尚需观察是否过于凉薄。补充教导:“雷霆手段,需怀仁心。非为敌人,为免伤及无辜,亦是稳固根基。”

其母若在,定又要言我教坏孩子。

启明三年,元月初一。

年宴。众臣贺岁,多有奉承太子之言。珩儿应对得体,不骄不躁。回宫后,独坐良久。

问之。答:“听阿谀之词,如饮鸩酒。须时刻自省,勿被蒙蔽。”

……甚慰。

八月,秋。

北境送来急报,小股流匪作乱。令珩儿全权处理。其调兵遣将,部署周密,兼用分化招抚之策,半月平乱,伤亡甚微。

捷报传回,沈清辞抚掌笑:“虎父无犬子!”

嗯。像她。

启明五年,春。

珩儿年满十五,监国。首日,处置工部虚报款项、老翰林刊印诗文等事,条理分明,手段得当。

观察数日,渐入佳境。

可放手矣。

沈清辞言:“退休金已备好,第一站去温泉?”

准。

后记:

教导太子,比掌控暗影、征战四方更耗心神。其天赋卓绝,举一反三,常需殚精竭虑,方不致被问倒。欣慰其成材,亦头疼其过于聪慧。

然,见其从蹒跚幼童,长成可担江山之储君,心中之感,难以言表。

此间艰辛,不足为外人道。唯沈清辞时而调侃,时而宽慰。

幸甚。

(手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