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的第一个周五,傍晚。持续了数日的酷热终于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雷阵雨。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国贸三期高耸的玻璃幕墙上,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水流如瀑般倾泻而下,将窗外繁华的cbd景致晕染成一片模糊流动的光影。办公室内,灯火通明,与窗外风雨交加的昏暗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陈长生站在落地窗前,负手而立,静静地注视着这场夏日的狂暴。雨水在玻璃上扭曲了城市的轮廓,一如当下波诡云谲的局势。距离“破晓”行动启动已过去一周,各项指令正以最高效率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执行。林凡坐镇北京,协调全球资源;吴铭(影子)潜入东京,亲自督导与北海道大学的接触;硅谷的特别项目组也已初步搭建。一切都在紧锣密鼓而又悄无声息地推进。

内线电话响起,是秘书的声音:“陈先生,何世礼先生到了。”

“请何总进来。”陈长生转过身,脸上的沉静收敛,换上一贯的从容。

办公室门被推开,何世礼一身浅色亚麻休闲西装,笑容和煦地走了进来,与窗外风雨的肃杀形成反差。他手里把玩着一串沉香木手串,神态轻松。

“长生,你这地方,可是越来越有气象了。”何世礼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窗外雨幕上,“好大的雨,正好躲个清静。”

“何总说笑了,请坐。”陈长生引他到旁边的沙发区落座,秘书悄无声息地送上两杯清茶,随即退了出去。

茶香袅袅,暂时驱散了空气中的凝重。

“听说,”何世礼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看似随意地开口,“最近外面风浪不小啊。欧洲那边,好像有点不太平?”他语气平和,但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陈长生心中了然。何世礼的消息渠道四通八达,欧盟对“星海微纳”的调查,以及背后隐约浮现的“莱茵投资”的影子,必然已传入他的耳中。这次来访,绝非简单的喝茶聊天。

“树欲静而风不止。”陈长生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做点事情,总会触及一些原有的格局。有些摩擦,也在意料之中。”

何世礼点点头,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多了几分郑重:“长生,咱们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上面有些老同志,对你们‘长生资本’近来的表现,是有关注的。有欣赏你们这股闯劲、敢在国际上亮剑的,觉得是新生代该有的锐气;但也有担忧的,觉得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些,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毕竟……欧洲那些老牌势力,盘根错节,不好惹啊。”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陈长生的神色,继续道:“尤其是这次,直接牵扯到欧盟的监管层面,性质就有些敏感了。有领导让我带句话:‘把握分寸,守正出奇’。 意思是,锐意进取是好的,但要讲究策略,守住底线,出奇制胜。不要授人以柄,把自己置于被动。”

这番话,语气温和,但分量极重。这代表了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和提醒,既有肯定,也有告诫。在肯定“长生资本”作为新兴力量冲击旧格局的同时,也提醒要注意国际规则、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避免陷入不可控的恶性竞争。

陈长生神色不变,为何世礼续上茶,平静地回应:“感谢领导和何总的关心与提醒。‘守正出奇’这四个字,长生铭记于心。我们一直坚持在商言商,遵守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律,所有的布局和应对,都基于商业逻辑和长远发展。对于无端的打压,我们会积极、有理有据地应对,但绝不会主动挑衅或逾越底线。请何总和领导放心。”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尊重,也明确表达了坚持原则、不惧挑战的态度。

何世礼仔细看着陈长生,见他眼神清澈,态度沉稳,不见丝毫年少得志的轻狂,也无面临压力的慌乱,心中暗暗点头。他笑了笑,气氛缓和下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也是看好你的。这潭水是深,但搅动一下,未必是坏事。只是要记住,风浪越大,越要掌稳舵。”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京城的近况和未来的经济走势,何世礼便起身告辞,言说另有应酬。陈长生亲自将他送到电梯口。

送走何世礼,陈长生回到办公室,窗外雨势渐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细雨。城市的灯火在湿润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站在窗前,回味着刚才的对话。“守正出奇”,这是提醒,也是某种默许下的期许。意味着只要在规则内行事,必要的反击和博弈是被理解的。

这时,他放在沙发上的加密手机发出了特殊的震动频率。是“影子”吴铭的紧急通讯。

陈长生快步走过去拿起手机,接通。

“老板。”吴铭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传来,背景极其安静,“北海道大学那边,初步接触已完成。对方对商业合作持开放态度,但内部流程需要时间,且有另一家日资化学试剂公司也表示出兴趣,可能在抬价。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已同步启动,预计需要十天。”

“加快进度,必要时可以适当提高报价,但核心是确保独家授权和所有相关专利的完整转让。”陈长生指令清晰,“那家日资公司背景查清,如果是‘莱茵’的马甲,不惜代价也要拿下。”

“明白。正在查。硅谷项目组第一批核心人员已到位,开始对‘NL1’蛋白进行初步活性验证和改造可行性评估。”

“很好。保持最高级别保密。有进展随时报我。”

“是。”

结束与吴铭的通话,陈长生沉吟片刻,又拨通了林凡的电话。

“老板。”

“何总刚走。上面的意思明确了,‘守正出奇’。我们之前的应对策略符合这个基调。‘破晓’行动要加速,但务必确保所有环节合法合规,不留任何把柄。”

“明白!法律和合规团队已全面跟进。另外,香港那边,‘黑隼’近期异常安静,似乎在舔舐伤口,但我们监测到其部分资金在向大宗商品领域转移,意图不明。”

“继续监控。‘莱茵’在欧洲出手, ‘黑隼’不会闲着。警惕他们声东击西。”

放下电话,陈长生再次走到窗前。雨已停歇,夜空如洗,被雨水冲刷过的城市,霓虹格外璀璨夺目。

“黑隼”的威胁未除,舔舐伤口的同时,必然在酝酿新的阴谋。“莱茵”的专利壁垒已然筑起,更凶猛的反扑可能还在后头。高层关注的目光如同探照灯,既带来压力,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此刻的他,仿佛正处在风暴的中心——风眼。四周狂风暴雨,漩涡暗藏,而核心之处,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高度紧张的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力量的积蓄,是策略的博弈,是下一轮更猛烈风暴开始前的短暂间歇。

“把握分寸,守正出奇……”他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神锐利如刀。分寸如何把握?正如何守?奇如何出?这其中的火候与智慧,考验着执棋者的每一个判断。

他深吸一口雨后清冽的空气,目光扫过脚下这片承载了无数野心与梦想的土地。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别无选择,唯有前行。

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林凡,陈长生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穿透雨后的宁静,清晰地传达出最终的指令:

“林凡,传令下去:‘深蓝’预案,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单位,全面戒备,按计划推进。”

指令既出,风云再起。这京华之夜,这风眼时刻,不过是更大波澜的前奏。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