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星璇歌者的知识交响,如同在星辉守望同盟这潭已然活跃的湖水中,又注入了一股充满生机的外来活水。它不仅激荡起技术的浪花,更在同盟的战略层面、乃至每一个成员的世界观中,掀起了深远的波澜。

首先受到直接冲击的,是同盟的星图。

在“星海议庭”中央,那幅原本以“摇篮星域”(即原归墟之海及周边玄渊、赤炎、星骸传统活动区域)为核心的立体星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来自星璇歌者共享的、虽然残缺但范围极其广袤的远古星图碎片,被小心翼翼地拼接上去。无数从未被记载的星辰、星云、引力异常点、乃至标注着古老文明遗迹符号的区域,如同迷雾散开后显露的新大陆,呈现在决策者们眼前。

这片被星璇歌者称为 “初生之域” 的广阔星空,其规模远超同盟之前的认知。而“摇篮星域”,不过是这片无垠疆域中一个偏远的、曾险些被“古噬之痕”彻底吞噬的角落。

“我们……原来一直生活在如此广阔的星空边缘……”一位负责导航测绘的玄渊长老抚摸着星图上那些陌生的星座连线,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根据星璇歌者提供的星图及历史碎片分析,”负责信息整合的赤炎学者汇报,“‘初生之域’在远古盟约时代,曾是一个相对繁荣的星海文明交流区。除了已知的‘守望者’、‘星璇歌者’,至少还存在过七到八个主要文明签名,以及更多的小型文明或殖民据点。但似乎在某个时间节点,发生了一场波及整个星域的巨变,盟约网络断裂,大量文明失落或退回了孤立状态。”

他指向星图上几个被特殊标记、散发着微弱警告信号的区域:“这些地方,被标注为‘静默区’或‘失落之境’,星璇歌者亦警告需极度谨慎,其中可能残留着远古的危险或……彻底沉寂的文明坟场。”

机遇与危险,同时在这张崭新的星图上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星璇歌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星图,还有关于星海社会潜在规则的信息。他们提及了在“初生之域”某些可能存在活跃文明的区域,流传着一些不成文的惯例——比如对新生秩序文明的普遍善意与观察期,对知识探索者的基本尊重,以及……对某些特定危险(如高侵略性文明、失控的人工智能、宇宙级天灾)的联合预警机制。

这些信息,让星辉守望同盟的领导者们意识到,他们即将踏入的,并非一片完全无序的黑暗森林,而是一个有着潜在规则、历史脉络和潜在盟友的复杂星海社会。这极大地影响了同盟未来的外交策略与探索方针。

影响同样深入到了同盟的每一个角落。

在“守望前哨”的公共信息网络中,关于星璇歌者文明、关于远古盟约、关于“初生之域”广阔星图的科普信息,引发了民众持续的热议与憧憬。酒馆中,船员们讨论的不再仅仅是家乡的风物和过去的战事,更多是关于未知星域的奇闻异事和探索的梦想。学院里,年轻一代的学子们,目光早已超越了摇篮星域的边界,投向了那些标记着未知与传奇的遥远星光。

一种微妙而积极的变化在同盟内部滋生:一种属于“星海公民”的认同感,开始与原有的玄渊、赤炎、星骸身份认同融合、升华。他们不仅是来自某个世界的幸存者,更是这片名为“初生之域”的广阔星空下,新兴的守护者与探索者。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适应这种变化。同盟内部,一些较为保守的势力,对与陌生文明过深的接触仍抱有疑虑,担心会引狼入室,或导致自身文明特性的湮灭。但在主流开放融合的思潮,以及来自星核“归墟之心”(墨渊意志)那无声却明确的赞许倾向下,这些声音并未形成主流阻力,反而促使议会制定了更加审慎和周全的对外接触章程。

在这一片新思潮的激荡中,由石猛统帅的秩序守护军,开始了新一轮的编制调整与装备升级。新设计的“探索级”战舰,更加注重续航、隐匿与多功能性,而非极致的火力。隶属于“星海探索殿”的深空探测舰队规模扩大,他们的任务清单上,增添了寻找远古盟约遗迹、测绘“静默区”、以及尝试与星图上其他可能存在友好文明区域建立联系等全新内容。

白芷的生命科学院与文明引导院,则联合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异星生态与文明接触研究所” ,开始系统性地研究非人类形态的生命可能性、跨物种沟通的理论基础,并制定各种文明接触情景下的应急预案。

星辉守望同盟,这台由战争催生出的文明机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一个专注于生存与复仇的军事化联合体,向着一个真正的、面向星海的、多元开放的星际文明共同体演变。

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与星璇歌者那次命运般的接触,追溯到墨渊点燃的那簇不仅照亮黑暗、更吸引了远方星火的文明之光。

曦光之旋·辉在一次通讯中,其旋律带着欣赏的意味,对白芷说道:“能如此迅速而有序地消化新知,调整自身,贵同盟的潜力与韧性,令吾等赞叹。看来,‘守望者’的传承,找到了真正合适的继承者。”

星图的涟漪,正在扩散。星辉守望同盟的航船,已然调整风帆,准备驶向那片更加广阔、也更加波澜壮阔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