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721章 骄纵王爷翻车记:齐王杨暕如何弄丢储君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1章 骄纵王爷翻车记:齐王杨暕如何弄丢储君位

大业年间的隋宫,就像个热闹的戏台子,各路人物轮番登场,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齐王杨暕,这位隋炀帝杨广的二儿子,本该是前途无量的储君候选人,却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堪称隋朝版“乐极生悲”典范。

事情得从元德太子去世说起。元德太子是杨广的长子,本来是妥妥的皇位继承人,可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就病逝了。这下可好,作为二儿子的杨暕,按顺序就成了最有希望的继承人,一时间风头无两,恩宠日隆。杨广对他寄予厚望,给他的赏赐堆成了山,宫里的人也都围着他转,一口一个“齐王殿下”,把杨暕捧得晕头转向。

可这杨暕,骨子里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以前还有大哥压着,他多少还收敛点,现在没了竞争对手,尾巴直接翘到了天上,彻底放飞了自我。他开始变得骄纵跋扈,眼里谁都放不下,只知道吃喝玩乐,还专门亲近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把他们当成心腹。这些小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整天在杨暕耳边吹阴风、递谗言,撺掇他干了不少出格的事。

杨暕最大的爱好就是搜罗美女,只要听说哪里有漂亮姑娘,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他都要想方设法弄到手。他派手下的人四处打探,一旦找到目标,就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那些手下借着齐王的名义,更是胡作非为,抢男霸女,敲诈勒索,把地方上搞得鸡犬不宁。老百姓怨声载道,可碍于杨暕的身份,只能敢怒不敢言。

都说祸从口出,福祸相依,杨暕的第一个跟头,就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乐平公主是杨广的妹妹,深得杨广信任。她曾经看中了一位姓柳的姑娘,觉得这姑娘容貌出众、品行端正,就推荐给了杨广。杨广当时忙着处理朝政,没来得及表态,这事就暂时搁置了。可杨暕听说了柳姑娘的美貌,早就动了歪心思,趁着父皇没发话,竟然抢先一步,把柳姑娘纳成了自己的妾室。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杨广耳朵里,杨广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倒不是有多喜欢柳姑娘,而是觉得杨暕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简直是公然挑衅皇权。从那以后,杨广对杨暕的态度就变了,以前的宠爱渐渐少了,多了几分猜忌和不满。可杨暕一点都没察觉,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折腾还怎么折腾。

真正让杨广彻底爆发的,是一次打猎事件。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杨广心情大好,带着文武百官和杨暕等人去郊外打猎。杨广本来兴致勃勃,想着能满载而归,可没想到,忙活了一整天,连根兔子毛都没打着。而另一边的杨暕,却收获颇丰,马背上挂满了猎物,笑得合不拢嘴,还一个劲地在众人面前炫耀。

杨广看着杨暕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心里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他觉得肯定是杨暕的手下故意把猎物都赶到了杨暕那边,故意让自己难堪。于是,他当场就发了火,指着杨暕的鼻子骂了一顿,还下令彻查此事。这一查可不要紧,杨暕的一堆烂事全被翻了出来,简直是罄竹难书。

调查先是查到杨暕的手下借着他的名义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接着又查出了更劲爆的消息:杨暕竟然和自己妃子的姐姐私通,这简直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丑事。更离谱的是,杨暕还因为担心自己的储君之位不稳,偷偷搞起了厌胜之术,想通过巫术诅咒那些他认为会威胁到自己的人。

这些事传到杨广耳朵里,杨广气得浑身发抖,拍着桌子大骂:“畜生!真是个畜生!朕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他当即下令,把杨暕身边那些蛊惑他的小人全都砍了头,还剥夺了杨暕的不少权力,把他的王府卫队也削减了大半。从那以后,杨暕彻底失宠,再也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储君候选人了,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在惊恐不安中度过余生。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杨暕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感慨道:“杨暕恃宠而骄,放纵不羁,亲近小人,多行不义,失宠乃是必然。身为皇子,本应修身立德,为国分忧,可他却沉迷酒色,作恶多端,不仅毁了自己,也给朝廷带来了负面影响。可见,宠而不教,终将酿成大祸啊!”

作者说

杨暕的故事,活脱脱一部“富二代”的堕落史。他手握一手好牌,却因为自身的骄纵和愚蠢,把牌打得稀烂。其实,人生就像一场修行,无论起点多高,都要懂得收敛锋芒,坚守底线。杨暕的悲剧在于,他把父皇的宠爱当成了肆意妄为的资本,把身边的小人当成了心腹知己,最终在欲望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反观我们现在,有些人也像杨暕一样,一旦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最后栽了大跟头。真正的智者,懂得居安思危,懂得明辨是非,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在逆境中坚守初心,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本章金句

骄纵是堕落的温床,清醒是前行的灯塔;起点再高,若不修身,终会跌落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