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664章 梁军冒进北伐栽大跟头,武帝惊出一身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4章 梁军冒进北伐栽大跟头,武帝惊出一身汗

公元548年的春天,中原大地上的风还带着股子寒意,可东魏和梁朝的军队已经在涡阳城外摆开了架势,剑拔弩张的气氛比地里刚冒头的春草疯长的势头还要猛。这仗的由头,还得从侯景投靠梁朝说起——梁武帝萧衍接纳侯景后,觉得自己手握“十三州地盘+叛将猛男”的组合拳,终于能圆一把收复中原的梦,当即派贞阳侯萧渊明为帅,带着几万梁军北上,名义上是支援侯景,实际上是想趁机抢东魏的地盘。

萧渊明这侯爷,日子过得比蜜甜,平时除了喝酒赏乐,也就会点纸上谈兵的功夫。出发前梁武帝还特意叮嘱他:“侄啊,打仗可得听侯景的,那小子懂行,别自己瞎折腾。”萧渊明当时拍着胸脯应得痛快,可到了前线,见东魏军队刚开始打就往后退,顿时把姑父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心里还琢磨:“原来东魏军这么不经打,我还以为多厉害呢!”

其实东魏这边带队的是慕容绍宗,那可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早年跟着尔朱荣、高欢南征北战,精通战术,在军营吃过的盐比萧渊明吃过的饭还多。他见梁军刚到前线就气势汹汹,知道硬拼不划算,干脆玩了招“欲擒故纵”——故意让士兵们装出没精打采的样子,打了没几个回合就往后跑,连旗帜兵器都“忘”在地上不少。

梁军士兵见东魏军“溃逃”,一个个眼睛都红了,纷纷喊着“抓俘虏、抢物资”,撒腿就往前追。侯景当时也在军中,一看这架势,心里咯噔一下,赶紧骑马跑到萧渊明身边,扯着他的袖子急道:“侯爷!不能追啊!东魏军打得好好的突然就跑,这里面肯定有诈,万一有埋伏怎么办?”

萧渊明正坐在马背上得意呢,听侯景这么说,脸一沉:“侯将军这是怕了?咱们大军压境,他们就是怕了才跑,不趁现在追上去,难道等他们缓过劲来?”旁边几个想抢功劳的将领也跟着附和:“侯爷说得对!侯将军是不是跟东魏有旧情,故意不想让咱们打胜仗啊?”

侯景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眼睁睁看着梁军像没头苍蝇似的往前冲,心里把这些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果然,追了没几里地,前面突然响起一阵锣声,两边山坡上瞬间冲出无数东魏士兵,弓箭像下雨似的往梁军阵里射,滚木礌石顺着山坡往下砸,梁军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萧渊明这时候才慌了神,手里的马鞭都掉在了地上,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想下令撤退,可混乱中谁还听他的?士兵们你推我搡,有的被箭射中倒地,有的被踩在脚下,还有的干脆扔下武器想跑,结果又被东魏的骑兵追上砍杀。胡贵孙是梁军里少有的猛将,他挥舞着大刀想突围,可架不住东魏兵多,最后力竭被擒;赵伯超更丢人,见势不妙,偷偷换了身小兵的衣服想混在人群里跑,结果被东魏士兵一眼识破,也成了俘虏。

萧渊明自己更惨,慌不择路中连人带马摔进了一个土坑,刚想爬出来,就被几个东魏士兵围了上来,架着胳膊当了俘虏。这一仗,梁军死伤好几万,尸体把旁边的小河都堵得快流不动了,兵器盔甲扔得满地都是,原本气势汹汹的北伐军,转眼就成了丧家之犬。

消息传到建康,梁武帝正在皇宫里跟和尚们讲经呢。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结结巴巴地把涡阳大败、萧渊明被俘的消息说了一遍。梁武帝手里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整个人都僵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声音发颤地说:“这……这怎么会这样?难道我梁朝也要像晋朝那样,因为轻敌而亡国吗?”

要知道,晋朝就是因为军队战斗力弱,又总犯轻敌的毛病,最后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打得节节败退,丢了中原的地盘。梁武帝一辈子都想避免重蹈晋朝的覆辙,可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北伐,居然败得这么惨,他越想越揪心,连着几天茶饭不思,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

再说涡阳这边,侯景趁着混乱带着少数亲信逃了出来,可东魏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慕容绍宗收拾完萧渊明的大军后,转头就盯上了梁军的另一个据点——潼州。当时守潼州的是郭凤,这郭凤倒是比萧渊明强点,知道东魏军厉害,赶紧下令紧闭城门,加固城墙,想凭着潼州的城防坚守。

可慕容绍宗哪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带着大军连夜赶到潼州城下,连夜架起攻城梯,让士兵们轮番攻城。郭凤带着士兵们在城墙上拼死抵抗,弓箭用完了就扔石头,石头用完了就往下泼滚烫的开水,可东魏军源源不断地往上冲,潼州的城墙很快就被砸出了好几个缺口。

郭凤看着城外黑压压的东魏军,又想起萧渊明被俘的惨状,心里越来越慌:“再这么守下去,迟早要被攻破,到时候我也是死路一条。”当天夜里,他找了个借口,说要出城偷袭东魏军,带着几个亲信偷偷打开城门,一溜烟跑了。城里的士兵见主将跑了,也没了抵抗的心思,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慕容绍宗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潼州。

消息传到侯景耳朵里,他更是坐立难安——原本以为投靠梁朝能有个靠山,没想到梁朝的军队这么不经打,萧渊明被俘,郭凤逃跑,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东魏又在后面紧追不舍,这下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可侯景也不是轻易认输的人,他琢磨着:“梁朝靠不住,东魏要杀我,不如干脆反了梁朝,自己在江南占地为王!”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侯景之乱”的种子,悄悄在他心里发了芽。

司马光说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梁武帝以萧渊明之庸碌为帅,弃侯景之忠言而不用,梁军之败,非战之罪,实乃用人不明、轻敌冒进之过也。慕容绍宗善用谋略,诱敌深入而设伏,此乃兵家之常法;萧渊明骄纵无知,昧于兵机而致败,此乃庸主之通病。夫军旅之事,当以谨慎为先,以智谋为佐,若恃众而骄,轻举妄动,未有不覆亡者也。

作者说

这场败仗里,最讽刺的不是东魏的“套路深”,而是梁军从头到尾都在“自我麻痹”。萧渊明把“运气”当“实力”,觉得敌人退了就是怕了;将领们把“抢功”当“本事”,忘了打仗不是赶集抢货;连梁武帝自己,都把“梦想”当“现实”,以为靠一个叛将和一支虚胖的军队,就能圆收复中原的梦。其实很多失败都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像梁军这样,一步步把“谨慎”扔了,把“侥幸”捡了,最后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更有意思的是,慕容绍宗用的不过是最基础的“诱敌深入”,可就是这招,却让一群自诩“懂打仗”的人栽了大跟头——有时候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我们自己太糊涂,连最基本的风险都看不见。

本章金句

轻敌是战场上的催命符,把侥幸当胜算,比遇见强敌更可怕;而无视忠言的盲目,只会让胜利的路,变成通向失败的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