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530章 女巫藏东宫:一场把皇帝气懵的“宫廷捉迷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0章 女巫藏东宫:一场把皇帝气懵的“宫廷捉迷藏”

元嘉三十年的刘宋皇宫,本该是按部就班的日常,却被一个叫严道育的女巫搅成了一锅粥。这严道育可不是普通的江湖骗子,她之前靠着“能通鬼神”的把戏,骗了不少达官贵人,后来不知犯了啥事儿,成了朝廷通缉的逃犯。宋文帝刘义隆拍着桌子下令:“挖地三尺也要把这妖妇找出来!”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女巫藏的地方,比他想象中近得多——就在太子刘劭的东宫里头,还扮成了尼姑,天天跟太子“谈经论道”。

要说这太子刘劭,也是个糊涂蛋。他早就知道严道育是逃犯,却觉得这女巫“有本事”,能帮自己消灾解难,居然敢把朝廷要犯藏在东宫,还让她换上尼姑的衣服掩人耳目。更离谱的是,他弟弟始兴王刘浚,跟严道育也走得极近,后来刘浚要去京口(今江苏镇江)办事,居然把严道育也带上了,一路上同吃同住,把她当成了“护身符”。等刘浚从京口回来,又大摇大摆地把严道育送回了东宫,全程没一个人敢拦——谁让这俩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王爷呢?

纸终究包不住火。有个知道内情的小官,怕这事败露后自己被牵连,偷偷给宋文帝递了个密报,把“严道育藏东宫、随刘浚去京口”的事儿全说了。宋文帝看完密报,当场就懵了,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精心培养的太子,居然敢窝藏朝廷通缉犯,还是个搞巫蛊的女巫!更让他心寒的是,小儿子刘浚也掺和其中,这俩儿子简直是把皇家颜面按在地上摩擦。

缓过神来的宋文帝,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就有了两个念头:废黜太子刘劭,赐死始兴王刘浚。可废太子、杀皇子不是小事,得有章法,还得找大臣商量。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侍中王僧绰,这小伙子脑子清楚,熟悉历史典故,宋文帝让他赶紧查一查汉魏以来“废太子”“杀诸王”的案例,好照着前人的规矩来办,免得落下“滥杀亲子”的骂名。

王僧绰办事效率挺高,没几天就把整理好的典故送到了宋文帝手上,还顺便提醒了一句:“陛下,这种事得快刀斩乱麻,拖得越久越容易出乱子。”可宋文帝偏偏是个“选择困难症”患者,他拿着典故,又找来了尚书仆射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想听听这俩人的意见。没想到这一听,反而把事儿给搅复杂了。

江湛是南平王刘铄的岳父,自然想让自己的女婿当太子,一个劲儿地在宋文帝面前夸刘铄“仁厚聪明,适合立为储君”;徐湛之则是随王刘诞的舅父,心里打着同样的小算盘,不停地说刘诞“有勇有谋,能担大任”。俩人各说各的理,吵得面红耳赤,把宋文帝听得头都大了。他本来就犹豫,被这俩人一搅和,更拿不定主意了,只能叹着气说:“再等等,容朕再想想。”

这一“等”,就等出了大问题。宋文帝怕走漏风声,每次跟徐湛之商量废太子的事,都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让徐湛之举着蜡烛,绕着宫殿的墙壁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偷听的人。可他千防万防,却忘了最不该忘的人——潘淑妃。潘淑妃是始兴王刘浚的生母,宋文帝对她宠爱有加,一时糊涂,居然把“要废太子、杀刘浚”的计划跟潘淑妃说了。

潘淑妃一听“要杀我儿子”,当场就慌了神,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连夜就派人把消息传给了刘浚。刘浚接到消息,吓得魂飞魄散,连鞋都没穿好,就骑着马往东宫跑,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太子刘劭。刘劭本来还在琢磨怎么跟父皇解释“藏女巫”的事,一听父皇要废了自己,还要杀弟弟,顿时就红了眼:“既然父皇不给我活路,那我就自己找活路!”

他立马召集了自己的心腹——东宫侍卫陈叔儿、张超之等人,关起门来谋划叛乱。这些人都是跟着刘劭混饭吃的,一看太子要反,要么是被胁迫,要么是想赌一把,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刘劭干。一场围绕“废太子”的危机,就因为宋文帝的犹豫和泄密,彻底变成了“太子弑父篡位”的导火索。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个女巫的藏身之地,说起来真是又荒唐又讽刺。

当时宫里还有人调侃:“严道育这女巫,本事没见多大,倒是把皇宫搅得鸡飞狗跳,太子要反,皇帝要废,这哪是巫蛊,简直是‘巫蛊版宫廷大戏’,比戏台子上的故事还热闹!”可没人知道,这场“热闹”的背后,即将迎来刘宋王朝最血腥的一场宫廷政变。

司马光说

巫蛊之祸,自古为乱国之源。宋文帝初察严道育之奸,已知太子、始兴王之过,本可速断,以正纲纪。然其惑于徐湛之、江湛之私,优柔寡断,又不慎泄谋于潘淑妃,致刘劭、刘浚先发。夫立储大事,当以国为本,不以私亲;除奸之举,当贵神速,不贵犹豫。文帝之失,在私而忘公,在缓而致祸,终酿弑父之惨,可为后世君者深戒也。

作者说

要是把这场“巫蛊危机”当成一场“公司危机公关”,会发现宋文帝犯了三个致命错误。第一个是“对人不对事”:他一开始想处理的是“藏女巫”的违纪问题,结果被“立谁当太子”的私人恩怨带偏,就像老板遇到员工犯错,不想着怎么纠错,反而纠结“该让谁顶替他的位置”,直接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麻烦。

第二个是“保密工作形同虚设”:明明知道是掉脑袋的大事,却把计划告诉潘淑妃——这就像公司要裁员,老板却把裁员名单告诉了被裁员工的亲戚,不泄密才怪。职场里的核心机密,最忌讳的就是“感情用事”,一旦把私人感情掺进工作里,很容易让关键信息变成“公开秘密”。

第三个更有意思:王僧绰早就提醒“要快”,可宋文帝偏不听。这像极了现在有些管理者,明明知道问题出在哪,也有解决方案,却总因为“怕得罪人”“想再等等”而拖延,最后让小危机演变成大灾难。其实不管是治国还是管公司,“犹豫”都是最大的敌人——该断不断,必受其乱,宋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章金句

藏个女巫事小,藏住犹豫事大;泄密一次事小,泄了先机事大——关键时刻,快刀斩乱麻比啥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