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521章 西域平定记:北魏“组合拳”揍不服小弟,胡人乖乖认大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1章 西域平定记:北魏“组合拳”揍不服小弟,胡人乖乖认大哥

话说南北朝那会儿,北魏跟开了挂似的,在北方地盘上一路扩张,东边收拾了高句丽,南边压着南朝宋打,眼瞅着周边小弟都挺听话,唯独西域那块儿有点“刺头”——尤其是焉耆国,仗着离北魏都城远,时不时搞点小动作,今天抢个商队,明天扣个使者,活脱脱一副“山高皇帝远,我就横着走”的嚣张样。

北魏皇帝一看这情况,哪能忍?当即拍板:“必须收拾!让西域那帮小子知道,谁才是北方大哥!”于是点了个叫万度归的将军,封他为成周公,让他带着兵马去教训焉耆。这万度归可不是软柿子,打仗跟玩“通关游戏”似的,一路往西冲,连个中场休息都不带,没几天就杀到了焉耆城下。

焉耆王鸠尸卑那(这名儿念着都绕口)本来还嘴硬,说要跟北魏“血战到底”,结果真见着万度归的军队——盔甲亮得晃眼,刀枪密得像树林,士兵喊杀声震得城墙都颤,立马就怂了。他也顾不上什么国王尊严了,趁着夜色带着几个亲信,跟兔子似的往龟兹国跑,边跑还边嘀咕:“惹不起惹不起,先找龟兹大哥躲躲再说!”

万度归没费多大劲就拿下了焉耆,正准备乘胜追击,北魏皇帝又发来新命令:让唐和跟前部王车伊洛,带着各自的兵马过来会师,一起把西域彻底捋顺。这唐和是个狠角色,不仅打仗厉害,嘴皮子也溜,特别会“劝降”;车伊洛则是前部国的国王,在西域胡人里有点威望,俩人跟万度归凑一起,堪称北魏的“西域平定天团”。

三人一碰头,立马分工:万度归负责“硬刚”,唐和负责“软劝”,车伊洛负责“拉关系”。唐和先带着人去劝降柳驴等六座城池,他也不喊打喊杀,就站在城下跟守城的胡人喊话:“兄弟们,北魏大哥待人仗义,跟着咱有肉吃有酒喝,要是硬扛,城破了可没好果子吃!”胡人本来就怕北魏的军事实力,再一听唐和这话,纷纷开门投降,连兵器都主动交了,生怕慢了一步被当成“刺头”收拾。

劝降了六座城,唐和又跟万度归、车伊洛汇合,一起攻打波居罗城。这波居罗城的守将倒是挺硬气,还想跟北魏军队比划比划,结果刚一开城门,就被万度归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守将本人也成了俘虏。至此,焉耆周边的“小喽啰”基本都被收拾干净,接下来就该对付躲在龟兹的焉耆王了。

万度归决定亲自率军西征龟兹,临走前把镇守焉耆的任务交给了唐和。他拍着唐和的肩膀说:“兄弟,后方就靠你了,别让我回来的时候,焉耆又乱成一锅粥!”唐和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有我在,谁也别想搞事!”

还真别说,万度归刚走没几天,就有人跳出来作死了——柳驴城的戍主乙直伽(这名儿也够绕的),觉得北魏大军不在,有机可乘,偷偷跟几个胡人部落串通,想把柳驴城抢回来,自己当“土皇帝”。结果他刚召集了几百号人,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唐和的眼线给盯上了。

唐和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主,当晚就带着人摸到了乙直伽的住处。乙直伽正跟手下喝酒吹牛,说要“把北魏人赶出去”,结果门“哐当”一声被踹开,唐和带着人冲进来,一把就把他按在了地上。乙直伽还想挣扎,唐和冷笑着说:“你以为万将军走了,你就能翻天?真是茅坑里点灯——找死!”当场就把乙直伽给斩了,还把他的头挂在城楼上示众。

其他胡人部落一看这架势,吓得腿都软了——连乙直伽这么“横”的都被收拾了,自己要是再敢瞎蹦跶,下场肯定更惨。于是纷纷带着礼物去拜见唐和,又是磕头又是送礼,嘴里喊着“愿意归附北魏,以后听大哥的话”。就这样,焉耆不仅没乱,还把周边部落都给稳住了。

另一边,万度归带着大军杀到龟兹,龟兹王本来还想护着焉耆王鸠尸卑那,结果一跟北魏军队交手,才知道自己有多弱——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连王宫都被围了。龟兹王没办法,只能把鸠尸卑那交了出来,还主动表示愿意归附北魏。万度归把鸠尸卑那押回北魏,又在西域安排了官员驻守,这下西域彻底老实了,商队又能安全通行,各国使者也纷纷来北魏朝贡,一派“大哥罩着小弟,小弟跟着大哥混”的和谐景象。

说起来,北魏这次平定西域,还真不是靠“蛮干”——万度归的“硬实力”打底,唐和的“恩威并施”收服人心,车伊洛的“本地关系”搭桥,三个人凑一起,就像一套“组合拳”,既有威慑力,又有人情味,才让西域心甘情愿归附。要是光靠打仗硬打,就算打赢了,胡人心里也不服,早晚还得闹事;要是光靠劝降,没军队撑腰,人家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这事儿放到现在也一样,比如团队管理,光靠凶巴巴地压着下属,下属心里肯定有怨气;光靠说好话,没规矩没惩罚,下属也不会认真干活。只有“恩威并施”,既有奖励又有约束,才能把团队带好。还有跟人打交道,要是光靠强硬,容易把关系搞僵;光靠妥协,又容易被人欺负,得像北魏平定西域那样,有“硬实力”做后盾,再用“软手段”拉近距离,才能把事办成。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载北魏平定西域之事,非仅记一役之胜,更在明“征伐与安抚并行,方为长治久安之策”。万度归勇冠三军,破焉耆、逼龟兹,此乃“武”之威;唐和劝降六城、斩杀叛将,抚定胡人,此乃“文”之德。二者相佐,方使西域诸国归附,商旅通、边患息。自古经营远方者,若仅恃兵戈之强,而无安抚之策,则虽能一时征服,终难长久;若仅务安抚之仁,而无兵戈之备,则易为外敌所欺。北魏此举,实乃“文武并用”之典范。

作者说

北魏平定西域这事儿,最有意思的不是“打赢了”,而是“怎么赢的”——它没把西域当成“被征服的敌人”,而是当成“要拉入伙的小弟”。你看,唐和劝降时不抢不烧,反而承诺“跟着有好处”;杀了乙直伽后,也没牵连其他部落,反而给愿意归附的部落好处。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操作,比单纯的“赶尽杀绝”高明多了。

放到现在,这就像做市场拓展:你想让一个新客户跟你合作,不能光说“我家产品最牛,你必须买”,也不能光靠降价讨好,得让客户知道“跟我合作,你能赚到钱,我也能发展,咱们是双赢”。北魏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让西域明白“归附不是吃亏,而是找了个靠谱的靠山”——有北魏罩着,不用怕其他部落欺负,还能跟中原做买卖,这才是西域真心归附的关键。要是北魏像某些征服者那样,打赢了就抢东西、杀人,西域就算表面投降,早晚也得造反。所以说,真正的“赢”,不是把对手打服,而是让对手觉得“跟你一伙更划算”。

本章金句:真正的征服从不是靠刀枪吓住人,而是靠“你好我也好”的双赢,让人心甘情愿跟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