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438章 晋朝最悲壮内耗:被自己人阴了,英雄周处的最后一顿战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8章 晋朝最悲壮内耗:被自己人阴了,英雄周处的最后一顿战饭

元康七年的风,带着关中特有的沙砾味儿,刮得人睁不开眼。周处勒住马缰,望着远处黑压压的敌军阵营,肚子不争气地咕噜了一声——从昨天后半夜到现在,他和弟兄们粒米未进,嗓子眼干得能冒烟。

将军,要不咱先啃口干粮?身边的亲兵小声建议,手里攥着块硬得能硌掉牙的麦饼,听说齐万年那厮昨晚炖了羊肉,隔着三里地都能闻见香味儿......

话没说完,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骑快马扬着烟尘冲过来,马上的小校扯着嗓子喊:梁王有令!周将军速速率部冲锋,贻误战机者军法从事!

周处皱了皱眉。他认得这小校,是梁王司马肜身边的红人,平时除了递茶送水就是帮着梁王遛马,这会儿倒摆起了大将军的谱。回复梁王,周处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将士们尚未进食,待休整片刻......

将军这是要抗命?小校翻身下马,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梁王说了,敌军刚打了胜仗,正是松懈的时候,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再说了,等打赢了,别说羊肉,就是西域的葡萄酿也管够啊。

周处没接话,只是转头看向身后的士兵。一个个面黄肌瘦,甲胄上还留着上次作战的刀痕,有个年轻兵蛋子正偷偷往嘴里塞雪块,想润润嗓子。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这些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还要被人当枪使。

将军,梁王的营帐里飘着肉香呢。有老兵低声嘀咕,刚才看见他的厨子从车上往下卸酒坛,怕不是准备庆功了?

周处深吸一口气,把那句狗娘养的咽了回去。他知道司马肜那点心思——当年自己弹劾过他贪赃枉法,这梁子早就结下了。如今把他推到前线,明摆着是想借刀杀人。

传我命令,周处拔出腰间的剑,剑身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列阵!

士兵们互相看了看,还是咬着牙挺起了长枪。没人说话,但周处能听见他们肚子里此起彼伏的抗议声,比战鼓还响。

冲锋的号角吹响时,周处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他听见身后弟兄们的呐喊,也听见敌军阵营里传来的嘲笑声。齐万年的人大概从没见过饿肚子的军队还敢冲锋,刚开始还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箭雨已经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飞来。

举盾!周处大吼一声,挥舞着剑拨打着箭矢。他的胳膊很快就酸了,不是累的,是饿的——空腹时连挥剑都觉得费劲。

从日头刚冒头打到日头偏西,周处杀得眼睛都红了。他的铠甲上插着三支箭,万幸都没伤到要害;手里的剑砍得卷了刃,像块废铁。脚下的土地被血浸透,踩上去黏糊糊的,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的。

将军!箭没了!一个浑身是伤的弓箭手哭喊着,把空了的箭囊扔在地上,弦也断了!

周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只剩下不到百十个弟兄,个个带伤,拄着枪喘气。而远处的山坡上,梁王的援军旗帜明明晃晃地插着,就是不见动静。他甚至能看见旗帜下有人影晃动,像是在看热闹。

将军,撤吧!亲兵拉着他的马缰,声音都在抖,再打下去就全完了!

周处摇了摇头。他知道撤不了——司马肜早就断了他们的退路。这老小子算准了他不会临阵脱逃,才敢这么放心地作壁上观。

齐万年的人围了上来,把他们困在中间。周处笑了笑,抹了把脸上的血,突然觉得肚子好像不饿了,就是有点累。他想起年轻时在乡里除三害的日子,那时多痛快啊,杀虎斩蛟,老百姓敲锣打鼓地欢迎。哪像现在,拼死拼活,还得被自己人算计。

弟兄们,周处把卷刃的剑举起来,咱周处这辈子,没对不起谁。今天就在这儿,陪弟兄们最后一程!

最后的厮杀声里,周处好像听见了开饭的号角。他恍惚看见亲兵端着一大碗热汤面跑过来,汤里飘着葱花,还卧着个荷包蛋......

司马光说:周处战死,非力不能敌,实乃小人构陷。其明知梁王欲置之死地,仍以国事为重,慨然赴死,此真丈夫也!自古忠良多磨难,信哉斯言。

作者说:周处的悲剧,藏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密码——当规则变成杀人的刀,好人该怎么活?他可以选择抗命,却丢了武将的底线;可以选择妥协,又逃不过算计。这就像现代职场里,你明知道某个任务是坑,接还是不接?其实周处的故事最该警醒我们的,不是提防小人,而是要建立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机制。毕竟,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时代,从来都不值得怀念。从周处的悲壮结局,不难想象西晋王朝的命运。

本章金句:饿肚子的军队打不赢胜仗,寒了心的英雄守不住江山。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周处,你会怎么选择?你会和梁王据理力争吗?欢迎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