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397章 三国职场惊魂记:小文书的"作妖"翻车实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7章 三国职场惊魂记:小文书的"作妖"翻车实录

在东吴的职场生态里,曾出过这么一档子事:一个芝麻官靠着老板的信任,愣是把朝堂搅成了职场宫斗剧现场,最后把自己作进了监狱。这故事的主角叫吕壹,职位是中书郎,听起来像个搞文书工作的老实人,却差点成了东吴版。

话说孙权晚年时,大概是觉得朝堂太清净,想搞点内部审计整顿风气,就把校勘官府文书的活儿交给了吕壹。这职位说白了就是职场纪委,负责查查账本、审审流程。可吕壹拿到权力后,心态直接飘了——他发现这工作简直是权力自助餐:看谁不顺眼,就从文书里挑刺;想整谁,就往报告里加点艺术加工。没过多久,这位小文书就把审计权玩成了生杀大权,朝堂上下被他搞得人人自危,堪称东吴版职场霸凌天花板。

吕壹的之路是从诬陷江夏太守刁嘉开始的。这位刁太守大概是开会时吐槽了两句工作,被吕壹的听到了。吕壹立刻添油加醋写了份报告:刁嘉诽谤朝政,说领导决策有问题!孙权看完火气直冲天灵盖——毕竟哪个老板能忍下属背后说坏话?当即把刁嘉扔进了监狱。

接下来的剧情堪称职场生存实录:和刁嘉同坐的官员们一看吕壹势大,纷纷顺藤摸瓜作证:对,我们也听到了!他确实说过!眼看刁嘉就要被集体证言锤死,侍中是仪站了出来,梗着脖子说:我没听到!不能凭空诬陷人!吕壹急了,天天拉着是仪,威逼利诱,愣是审了好几天。可是仪也是个硬骨头,每天就一句话:我没听到就是没听到。最后孙权看着是仪被折腾得眼窝深陷还不改口,总算有点醒悟,放了刁嘉一马。这波操作让是仪成了东吴职场清流代言人,也让吕壹的诬告套路第一次出现了破绽。

但吕壹并没就此收手,反而把目标对准了更大的鱼——丞相顾雍。这位可是东吴的职场元老。吕壹大概是觉得扳倒高管才能证明实力,铆足了劲从顾雍的工作里找毛病,添油加醋写了份弹劾报告。孙权本来就对老臣有点猜忌,看完报告就把顾雍叫来,语气里满是质疑。

就在顾雍快被整懵时,黄门侍郎谢肱给吕壹递了句悄悄话兄弟,你动顾雍可得想清楚,他要是倒了,潘濬那老头能饶了你?潘濬是谁?那是东吴的铁血老干部,性格火爆,眼里容不得沙子。吕壹一琢磨,冷汗瞬间下来了——潘濬要是提着刀来找他理论,自己这小身板可扛不住。于是赶紧收手,顾雍这才躲过一劫。

说起来潘濬是真瞧不上吕壹的作妖行为,他早就憋着一股火,私下跟人说:下次朝会我直接上去把这小子办了,省得他祸害朝堂!这话传到吕壹耳朵里,吓得他每次上朝都找借口请假,今天说,明天说肚子疼,愣是把自己搞成了请假冠军。

这边老干部们气得跳脚,那边西陵督步骘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给孙权写了封职场举报信老板您看看吕壹把公司搞成啥样了?顾雍、陆逊、潘濬这些核心骨干天天被他盯着挑错,哪还有心思干活?再这么下去,公司要黄啊!可孙权当时正被吕壹的小报告洗脑,对这些意见左耳进右耳出。

吕壹的作死之路还在升级,这次他盯上了左将军朱据。朱据是孙权的女婿,相当于皇亲国戚级别的高管。吕壹诬陷朱据的部下贪污军饷,连带着把朱据说成了包庇犯。朱据又是个耿直人,不会玩职场甩锅那套,只能天天待在办公室待罪自证,急得头发都白了。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典军吏刘助是个较真的职场侦探,硬是把账本翻了个底朝天,查出钱是被小吏挪用了,跟朱据半毛钱关系没有。

这事儿一曝光,孙权总算彻底清醒了——合着自己天天信任的审计能手,原来是个职场诈骗犯!他当即拍桌子:查!给我好好查吕壹的老底!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吕壹这些年诬陷的大臣能从朝堂排到城门口,篡改的文书能堆成小山,收的好处费够他下辈子躺平了。

真相大白后,东吴朝堂瞬间成了大型吐槽现场:被冤枉过的大臣们纷纷递报告,把吕壹的劣迹全抖了出来;没被整过的也跟着凑热闹,毕竟谁没被这小子恶心过?有司审理后,直接给吕壹定了死罪,建议斩立决。可大伙觉得这处罚太轻,有人拍桌子喊:这小子坏得流脓,得用焚裂之刑(古代酷刑)才能解气!

孙权这会儿也犯了难:处死吧,显得自己之前识人不清;重罚吧,又怕落下名声。他转头问中书省的意见,那场面估计挺尴尬——就像老板问员工怎么处理那个被开除的刺头,大家心里想得咬牙切齿,嘴上还得装理性客观。

这场由小文书引发的职场风波,最后以吕壹的倒台告终,但留给东吴的职场创伤可没那么快愈合。毕竟信任这东西就像玻璃,碎了再粘起来,裂痕也永远都在。

司马光说

夫小人得志,必逞其私智以乱国政。吕壹以微末之职,恃主之信而作威福,诬陷忠良,动摇国本,其罪固当诛。然孙权晚年失察,使奸佞得势,亦有不察之过。治天下者,当亲君子而远小人,明辨是非而不惑于谗言,否则虽有一时之严,终致纲纪紊乱矣。

作者说

吕壹的翻车记,藏着古今职场都逃不开的人性法则。他的崛起根本不是因为能力,而是钻了权力监督盲区的空子——当审计权失去制衡,当举报成了排除异己的工具,再小的职位都能滋生出大腐败。更值得玩味的是朝堂众人的反应:有人硬刚(是仪),有人智取(谢肱),有人隐忍(顾雍),有人暴走(潘濬),像极了职场中面对霸凌的不同生存策略。而孙权的后知后觉则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上位者的信任滤镜,往往是小人最锋利的武器。这场风波最大的警示或许是:职场的健康生态,从来不是靠抓坏人,而是靠防小人的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举报有证据门槛,才能避免吕壹们有可乘之机。

本章金句: 权力是面放大镜,能照出人的本心,也能放大欲望的阴影,而不受约束的权力,终将成为自焚的火焰。

如果你回到三国时代,处于东吴朝堂之上,你会怎么选择?是像孙权一样初期信任吕壹,还是像步骘早早举报?若你是审理吕壹的官员,会建议重罚以儆效尤,还是主张依法处置?来评论区聊聊你的职场决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