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217章 西汉魔幻剧:社牛太守哭唧唧离职,冷面阎罗秒变硬核扫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西汉魔幻剧:社牛太守哭唧唧离职,冷面阎罗秒变硬核扫黑

在西汉末年的官场职场剧里,颍川郡绝对是个神仙打架的修罗场。这边柔弱书生太守哭哭啼啼被迫调岗,那边冷面判官火速上任开启扫黑除恶副本。一场太守换届大戏,比电视剧《狂飙》还刺激,直接上演了古代版的社牛离职VS硬核入职。

先说这位把焊在脑门上的太守严诩,堪称西汉官场的老好人天花板。别人当官靠政绩,他当官靠人品,天天把百善孝为先挂在嘴边,活脱脱一个行走的《二十四孝》宣传大使。按理说,这么正能量的人设应该混得风生水起,可谁能想到,颍川郡在他的温柔治理下,直接乱成了一锅粥。

严诩这人吧,性格软得像糯米团子,遇到事儿就只会劝架和稀泥。下属犯法,他不惩罚,拉着人家的手讲《孝经》;强盗闹事,他不抓人,站在城楼上朗诵道德文章。时间一长,颍川的地头蛇们都摸清了他的套路——这位太守就是个人形复读机,根本不用怕!于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越来越猖獗,郡里的治安比股市还跌宕起伏。

终于有一天,王莽一纸调令把严诩召回京师。收到通知的严诩,第一反应不是窃喜解脱,而是抱着官印哭得梨花带雨。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下属哭诉:我这么柔弱的人都被调走了,下一任肯定是个狠角色!颍川的老百姓怕是要遭殃咯!那模样,活像被赶出舒适圈的职场萌新,委屈巴巴又无能为力。

严诩这一哭,倒也不全是戏精附体。在他心里,自己的怀柔政策虽然没让颍川变太平,但好歹没闹出人命。如今换个强硬太守,肯定要雷厉风行地整治,到时候难免有人头落地。抱着这种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悲壮心态,他哭着踏上了去京师的路。不过,王莽倒也没亏待他,给了个美俗使者的头衔——这职位听着高大上,实际就是让他继续当道德宣讲员,也算专业对口了。

这边严诩哭唧唧地离职,那边何并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何并这人,堪称古代版扫黑先锋,眼神犀利得能看穿人心,手段强硬得像钢铁直男。他刚踏进颍川地界,就放出狠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我可不是来这儿喝下午茶的!

何并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向了当地的黑恶势力。钟元的弟弟钟威,仗着哥哥在京城当大官,在颍川横行霸道,强抢民女、欺行霸市的事儿没少干。还有阳翟的侠士赵季、李款,说是侠士,实则是披着江湖外衣的地头蛇,干着收保护费、操纵市场的勾当。这些人以前在严诩眼皮子底下逍遥惯了,压根没把新太守当回事。

可何并可不是吃素的!他一不发通知,二不开大会,直接带着衙役抄家伙就去抓人。钟威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堵在了被窝里;赵季、李款更惨,正在酒楼里花天酒地,就被五花大绑拖了出去。何并办事讲究速战速决,当天审讯,当天定罪,连律师辩护的环节都省了,直接把这仨人拉到菜市场砍了脑袋。

这波操作直接把颍川郡的人看傻了!街头巷尾的百姓一边嗑着瓜子围观,一边小声嘀咕:乖乖,这新太守是来真的啊!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小混混,吓得连夜收拾包袱跑路;就连豪门贵族,也都收敛了不少,生怕一不小心撞到何并的枪口上。

一场太守换届,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把颍川郡搅得地覆天翻。严诩的哭哭啼啼,何并的雷厉风行,就像两面镜子,照出了西汉末年官场的百态。这场大戏,不仅改变了颍川的命运,也成了历史长河里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传奇。

司马光说

要是司马光穿越到现场,估计得扶着眼镜连连摇头:严诩这书生,简直是纸上谈兵的典范!治理地方光靠讲孝经有啥用?就像拿毛笔修城墙,根本不顶事儿!何并倒是果断,可这么快就砍人脑袋,是不是太草率了?这俩人一个太软,一个太硬,都不是治国的正道啊!

作者说

看完这段历史,我满脑子都是反差萌!严诩活像个职场老好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没半点实操能力,妥妥的道德标兵,职场菜鸟。何并则是典型的实干派,虽然手段硬核了点,但效果立竿见影。这俩人要是能组个cp,一个唱红脸讲道德,一个唱白脸抓坏人,说不定能打造出古代官场的黄金搭档。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场社牛离职VS硬核入职的大戏,最终只留下了一地鸡毛和满郡百姓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