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149章 一场莫须有诅咒引发的血案:汉武帝皇后及太子被迫自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一场莫须有诅咒引发的血案:汉武帝皇后及太子被迫自杀

在西汉娱乐圈,最轰动的大瓜莫过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这场由一个莫须有的诅咒引发的家族惨剧,剧情跌宕起伏,反转不断,比现在的宫斗剧还刺激。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看看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如何亲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又如何在晚年上演大型追悔莫及现场的。

一、迷信老皇帝与野心家的爱恨情仇

话说汉武帝到了晚年,开始迷信养生玄学。天天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这个时候,一个叫江充的家伙出现了,堪称西汉版的宫廷阴阳师。

江充这人,典型的职场pUA大师,靠着装神弄鬼的本事上位。眼看汉武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开始盘算:等现任太子刘据登基,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不行,得想个办法把太子拉下马!正巧汉武帝最近总做噩梦,江充觉得机会来了,连夜写了个ppt,主题就叫《论宫中巫蛊对陛下健康的危害》。

汉武帝一看,好家伙,这分析得头头是道,马上批准江充成立专案组,彻查巫蛊案。这下江充可算逮着机会了,带着手下在宫里挖地三尺,所到之处鸡飞狗跳。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心里都在吐槽:这哪是查案,分明是拆迁队!

二、冤假错案引发的皇室大乱斗

江充的终极目标是太子刘据,很快就把重点放到了太子宫。一番操作下来,果然了诅咒用的桐木人偶——至于是不是提前埋好的,懂得都懂。

太子刘据这下慌了,找老师石德商量对策。石德一拍大腿:陛下现在被江充忽悠瘸了,咱们解释不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太子一咬牙,伪造诏书调动军队,把江充抓起来咔嚓了。

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老头直接血压飙升:好你个逆子,居然敢造反!马上派丞相刘屈氂带兵平叛。长安城瞬间变成战场,父子俩的军队在城里打得昏天黑地。太子毕竟势单力薄,最后兵败逃亡,在一个小县城被追兵逼得自尽。

这边太子下线,那边皇后卫子夫也不好过。作为太子生母,她因为支持儿子调兵,被汉武帝收回皇后印绶。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卫皇后,最终选择以自尽的方式,为这场闹剧画上了悲伤的句号。

三、老皇帝的追悔莫及与亡羊补牢

等汉武帝冷静下来,派人一查,好家伙,自己居然被江充那个大忽悠给骗了!儿子根本没有谋反,全是奸臣挑拨离间!老皇帝这下肠子都悔青了,当即下令把江充全家抄斩,参与构陷的人一个都没放过。

为了表达对太子的愧疚,汉武帝专门修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没事就跑去对着空气道歉。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的热搜道歉。

痛定思痛的汉武帝,开始反思自己的执政生涯。他废除了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策,推行休养生息,还把小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安排霍光等大臣辅佐。这一系列操作,总算是给西汉王朝续了一波命,为后来的昭宣中兴打下了基础。

四、这场闹剧带来的蝴蝶效应

巫蛊之祸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西汉王朝炸得七零八落。皇室内部死伤惨重,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原本蒸蒸日上的帝国出现了信任危机。

不过,这场悲剧也让汉武帝及时刹车,避免了重蹈秦朝穷兵黩武的覆辙。从这个角度看,这场闹剧反而成了西汉政策转向的转折点,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司马光说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巫蛊之祸,岂不哀哉!他认为,汉武帝晚年的昏聩和江充等人的奸佞,共同酿成了这场惨剧。不过司马光也肯定了汉武帝晚年的自省,称其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作者说

看完汉武帝家的这场大戏,不禁让人感叹:权力真是最好的剧本杀道具。一个迷信的老皇帝,一个野心勃勃的奸臣,再加上一个被逼无奈的太子,凑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悲剧。但话说回来,能在晚年及时醒悟,调整治国策略,汉武帝这份知错能改的魄力,倒也值得点赞。毕竟,在封建帝王里,能做到这点的人,还真不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类似的故事在不同时代反复上演。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些故事里吸取教训,别让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双眼。毕竟,比起当千古一帝,做个明辨是非的正常人,好像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