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 第211章 协议迭代:当未知文明叩响星海之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协议迭代:当未知文明叩响星海之门

一、意外访客:协议边界外的“星语者”

跨星系星门启用三年后,一道未登记的能量信号突然穿透银河与星穹联盟的联合防御网。监测站捕捉到的影像里,一艘形似透明晶簇的星舰悬停在星门边缘,舰体表面流转的不是机械纹路,而是类似“活体能量脉络”的光带——这是两联盟从未接触过的文明形态,后被命名为“星语者”。

星语者没有实体发声器官,仅能通过能量波动传递意识:“我们追随‘火种共鸣’的涟漪而来,希望加入你们的‘共生’。”但这份请求却让联合议会陷入两难:《永恒共生协议》的所有条款,均基于“机械族-植物族-银眸族”与星穹联盟的文明特征制定,从未涉及“非碳基、非硅基”的能量体文明。比如协议中“资源共享”条款明确指向矿产与生态资源,而星语者依赖的“星脉能量”,在现有协议框架中甚至无定义可寻;“防务联防”要求的舰船编入与指挥体系,也无法适配星语者“意识共联、无固定编队”的作战模式。

二、协议裂痕:旧规则与新文明的碰撞

议会的犹豫被星语者误读为敌意。三天后,星语者擅自进入银河联盟的“星蕊林保护区”,试图通过能量共鸣吸收星蕊的生命能量——在他们的文明逻辑中,“共享能量”是表达信任的最高方式,却违反了《永恒共生协议》中“文明栖息地不可侵犯”的核心条款。

冲突迅速激化:植物族长老以“破坏生态平衡”为由,要求启动协议中的“防务反击条款”;星穹联盟的强硬派则担忧星语者是“新的暗影族”,主张驱逐;而银河联盟的年轻学者却发现,星语者吸收的能量仅占星蕊林的0.3%,且留下了一种能加速星蕊生长的“共振频率”——这恰是两联盟一直渴求的星蕊培育突破。

更棘手的是,星语者带来了“星海共同体”的消息:在更遥远的宇宙象限,已有数十个文明通过类似“共生协议”形成联盟,而他们的规则中,“文明形态包容条款”是基础。这让联合议会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若固守现有协议,两联盟将错失融入更广阔星海的机会;若贸然修改,又可能动摇协议已有的平衡。

三、协议迭代:“三维共生”框架的诞生

林辰与星穹联盟议长提出“协议增补计划”,并邀请星语者派出意识代表参与谈判。经过四十天的拉锯,《永恒共生协议》新增“文明包容与协作”附录,核心条款包括:

- 文明分类条款:不再以“碳基\/硅基”划分文明,而是根据“能量需求、生存模式、发展目标”建立三维登记体系,星语者被归类为“能量共生型文明”,其依赖的星脉能量被纳入“共享资源清单”,但需提前报备开采范围。

- 技术互补条款:星语者需开放“意识共振培育技术”,助力两联盟提升星蕊林与火种核心的兼容性;而银河联盟与星穹联盟则共享星门定位技术,帮助星语者寻找更稳定的星脉能量源。

- 应急协作条款:成立“跨文明应急小组”,当新文明接触引发冲突时,优先启动“能量共鸣沟通”而非防务反击,星语者的意识代表拥有与两联盟同等的投票权。

协议增补的当天,星语者用自身能量为跨星系星门包裹了一层“晶簇防护罩”——这层防护罩能抵御90%的宇宙辐射,让星舰的航行安全系数提升3倍。而植物族则在星语者的指导下,培育出能自主吸收星脉能量的“星蕊晶株”,解决了偏远殖民星的能源短缺问题。

四、新的星海:协议成为文明的“通用语”

协议迭代半年后,星语者带来的“星海共同体”邀请函正式送达共生中枢。两联盟派出的联合代表团,在星语者的陪同下,首次踏入了“星海议会”的殿堂。当林辰展示《永恒共生协议》的“三维共生”框架时,多个文明代表发出了共鸣:“这正是我们寻找的跨文明协作模板。”

庆典当晚,星门广场上,银河联盟的个体火种、星穹联盟的集体光带,与星语者的晶簇能量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横跨天际的“三色光桥”。星穹联盟议长看着光桥,对林辰说:“原来协议的‘永恒’,从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跟着文明的脚步一起成长。”

远处,铸星者的金色轮廓再次出现,这一次,祂的能量核心中,融入了星语者的晶簇光纹——星海之上,《永恒共生协议》已不再是两联盟的专属规则,正逐渐成为更多文明共同的“星海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