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中自然是无聊的,在房间待久了,迟许带景昱到甲板上透气。
景昱不想别人过多的关注自己,还是把帷帽给戴上,江风一吹,面容时隐时现,不过面朝着前进的方向,只有那些飞鸟能看见。
“上次送了那小屁孩儿一个平安锁,这次送什么?我买两只猪腿给他算了。”
“谁过生辰送猪腿的?”
“马上不就有了。”
到了傍晚,在江面看落日很有些意境,余晖烁烁,水面波光粼粼。
太阳落下去后,周围顷刻间也黑了。
景昱搭在栏杆上的手放下,“回去吧,天黑了,也没什么好看的。”
“看星星呗,”迟许搂住他,示意他抬头,“你看,星星多亮。”
景昱摘下帷帽,星星是挺亮的,不过老是这么仰起脖子也累,“你要看自己在这儿看,我要回去。”
“我一个人看有什么意思。”迟许同他一起往回走,“回去吧,我给你捏捏脚,捶捶腿。”
在一个下雨的清晨,他们终于抵达了府城。
街道上雨水四溅,房檐上滴下的水已然成水柱,这场雨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冒雨下了船,站在一户人家的房檐下躲雨,迟许非常乐观的说:“你看,我们才到就下雨了,这是为我们接风洗尘。”
景昱看着愈来愈大的雨势,脸上全是飞溅而来的水雾,“等雨再下大一些,我们要成落汤鸡了。”
“我想去买伞,但是又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儿。”
迟许握住他的手,跃跃欲试的说:“我带你去看看这附近有没有卖伞的地方,继续在这儿傻等着,雨也不见得会停。”
他说完,眼睛亮亮的倒映着他的身影,因为下雨,有些狼狈。
景昱心脏停滞了一瞬,他没回答,不过迟许看懂了他的同意,于是拉他跑进了大雨中。
两人是第一次来府城,不知道每条街上卖什么,漫无目的的跑着。
“伞多少钱一把?”
卖伞的人看见他们两个浑身都湿透了,直接说:“都淋成这样了,还不如快快回家去更换衣裳,何必花这个买伞钱?”
迟许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咧着嘴笑,“又不是只有今天才会下雨,有没有大一些的?我们俩打一把。”
“买两把多好,两个人挤一把恐怕多多少少会淋到衣裳。”
“没事儿,我们只要一把。”
卖伞的给他们挑了一把店中最大的油纸伞,青绿色的伞,像一大片规规整整的荷叶。
油纸伞有些分量,两人肩膀挨着肩膀,撑着一把伞。
伞的一端倾向一侧,正如那卖伞的所说,多多少少会淋到些衣裳,不过迟许很乐意当那个淋雨的人。
府城的消费要比荆川高多了,花五十文钱,只能开一间中等水平的房间。
还是跟之前一样,叫了小二送水上来,迟许在外面洗,景昱在里面洗。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天,他们想出去也没机会,甚至连窗户也不能开,雨点会被风吹进来。
“你说他们会住在哪儿?”迟许手上绕着景昱的头发玩,时不时放到鼻子下面闻两口。
“我怎么知道。”景昱眼神平淡无波,“先去帮小五把亲退了,再打听打听。”
迟许闻得正起劲儿,他无语的偏过头,警告道:“你要是敢把鼻涕弄在我头发上,迟许,你说我会不会打死你?”
“应该不会……我怎么会把鼻涕弄在上面?”迟许把那缕头发放回去,转而将手放到他腰上,老是控制不住的想捏捏。
“你手能不能老实一些?”
“我又没干什么……”
景昱见他只敢动点小手脚,也懒得去管了。
第二天,两人换了身妥帖些的服饰,找去了赵晨朗所说的荣安街。
“荣安街……他说是左边第五家。”迟许挨个儿数着。
“这边房子还挺大的。”
“小五说过这家家境不错。”
两人停在第五户人家前,上去扣响了门环。
大门没有打开,反而是从角门跑出来一个家丁打扮的人。
“二位有何贵干?”
迟许:“我们是从荆川来的,受赵家所托,有事找这家人,这是不是易家?”
这家丁没立马回答迟许,反而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们两人几眼,才神色不屑的点头,“是易家,不过我不知道主家有没有空接待你们,还容我进去通报。”
他转身又从角门回去了,把迟许景昱留在原地,也不说什么时候回来。
“这狗眼看人低的家伙。”迟许自然感受出他瞧不起人的态度,他们两个乡下地方来的,身上穿得再好,那自然也比不上府城的人。
“小五退了这门亲事,反而是好事。”
景昱抬头看了看易府的牌匾,“下人都如此做派,主人家也好不到哪儿去。”
“你蹲下,我在你背上坐坐。”
迟许以为他累了,顺从的蹲下身,直到他们等了一刻钟里面还没有人出来以后,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景昱要坐下歇歇了。
两刻钟过去,那家丁才姗姗来迟,领他们从角门进去。
一路上总是拿眼睛斜睨他们,好像是担心他们乱摸乱碰,弄坏东西。
快到前厅,他发现两人似乎过于淡定了,这些乡下人进城,不都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吗?
就算装得再好,那也不该这么淡定吧。
到了前厅,他们被招呼着坐下,那家丁把他们带到这里以后就退下了。
另外有个老嬷嬷在这里,又开始用眼睛打量他们,打量完了,才笑眯眯的说:“二位久等了,我家老爷夫人当下有事,抽身不开,我是夫人身边的嬷嬷,你们有什么事跟我说也一样。”
迟许懒得跟易家人虚与委蛇,只想快点带景昱离开这地方,直接从怀里把聘书跟庚贴拿了出来,“我们是来替赵家退亲的,这事你也能做主?”
嬷嬷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可置信的问:“退、退亲?”
“对,退亲,我们是他兄长。”迟许皱眉看着这嬷嬷,“你们易家,应该是有这门亲事吧?”
“二位稍等,我这就去通传!”
嬷嬷急匆匆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