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134章 春雨润物细无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蒙蒙亮时,赵卫国被瓦檐上淅淅沥沥的声响惊醒。推开木窗,一股带着泥土腥甜的潮气扑面而来,院里的老杏树缀满水珠,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桠。

好雨!赵永贵拄着拐杖站在门廊下,伸手接住檐水,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这雨再晚来三天,苞米种就该吊干了。

王淑芬忙着用陶盆接屋顶漏雨,嘴里念叨:东厢房椽子得补补,这雨下得跟瓢泼似的。小卫东光脚跳进水洼,被姐姐赵卫红揪着耳朵拽回屋:作死啊!开春的雨水凉透骨!

赵卫国套上蓑衣往外走,黑豹抖着湿毛紧随其后。试验田的参苗在雨幕中舒枝展叶,鹅黄嫩茎已窜到三指高,卵形叶片上的银脉被雨水洗得发亮。他蹲下身扒开畦垄,腐殖土里白色菌丝如蛛网蔓延——正是人参最爱的共生菌。

卫国哥!雨雾里传来清脆呼唤。张小梅戴着斗笠跑进田埂,竹篮里装着刚挖的婆婆丁,俺娘让送点野菜,说下雨天蘸酱最下饭。碎花布衫下摆溅满泥点,新编的红头绳在灰蒙蒙的雨幕里格外扎眼。

赵卫国接过篮子,指尖触到姑娘冰凉的腕子:咋不穿厚实点?开春雨水最伤人。说着把蓑衣解下递过去。黑豹懂事地凑近给姑娘挡风,湿鼻子轻蹭她攥紧的拳头。

两人并肩蹲在参棚下避雨。赵卫国折根柳枝测量土壤湿度:参苗窜得比预期快,等出了三花叶就能追肥。张小梅好奇地点点嫩叶:孙大爷说人参娇贵,下雨天容易烂根。

所以要做高畦。赵卫国用树枝画示意图,你看这垄沟比别处深三寸,雨水再多也淹不着根。腐殖土里掺了河沙,透气着呢!姑娘专注的侧脸被雨光镀得柔和,发梢水滴落进他摊开的掌心。

雨势渐小时,屯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铁柱爷俩牵着黄牛往坡地赶,犁铧翻起的黑土冒着热气;王猛家院里支起油布棚,全家老小在棚下抢种土豆。不知谁家媳妇站在地头喊:二丫头!回家穿棉裤!张小梅慌慌张张起身,斗笠下的耳垂红得像山樱桃。

晌午雨歇,赵卫国套驴车往试验田运粪肥。发酵好的鹿粪混着草木灰,在湿润空气里散发暖烘烘的醇味。小卫东带着几个半大小子帮忙撒肥,脚丫子陷进软泥里拔不出,嬉闹声惊飞了田埂饮水的斑鸠。

哥!参苗底下长白毛了!赵卫红突然指着畦垄惊叫。赵卫国拨开叶片轻笑:这是蜜环菌,人参没它活不成。他捻起撮菌丝给妹妹看,等菌丝长成网络,参须就能靠着它吸养分。

孙大爷披着麻袋片踱进田里,烟袋锅敲敲桦木篱笆:小崽子心眼比蜂窝多!这遮阴棚架得,比林场技术员还讲究!老头蹲下抓把土闻了闻,粪肥发酵的火候到了,再添点柞木灰防地蛆。

日头西斜时,参苗叶脉凝起水珠。赵卫国把最后捆艾草扎在田边驱虫,转身看见张家院墙外晾出那匹碎花布。水汽浸润的布料在夕照里泛着桃粉,像雨后初绽的达子香。

黑豹忽然竖起耳朵。东山梁传来野猪群欢快的哼叫——它们正趁着泥土松软拱食草根。赵卫国握紧铁锹冷笑:让畜生再得意两天,等苞米苗蹿高,有它们哭的时候!

夜幕四合,蛙鸣从河套方向阵阵传来。赵家灶房飘出栗子馍的甜香,王淑芬把烤干的蓑衣收进厢房:这场雨下透,明儿个刺嫩芽该冒尖了。

油灯下,赵卫国在土造本子记下:四月十七,透雨。参苗普遍三叶一芯,蜜环菌殖发良好。墨迹未干,窗纸突然被什么轻叩三下。推开窗,檐下挂着串用红绳系着的山核桃,还沾着晶莹的雨珠。

远处张家院里,晾衣绳上的碎花布在夜风里轻扬,像一只欲飞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