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最后一缕连接着古老土地的须根被小心翼翼地剔离,那棵完整的四品叶野山参,终于彻底脱离了孕育它不知多少年的黑土,静静地呈现在赵卫国眼前。

借着最后一点天光,赵卫国屏住呼吸,双手稳稳地托着垫着柔软苔藓的木板,将这份大山的馈赠请了出来。入手沉甸甸的,带着泥土的湿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的生命力。他仔细端详着怀中的宝贝,心脏再次不争气地狂跳起来。

这参的品相,远比他之前隔着泥土估摸的还要好!主根粗壮如成年男子的拇指,形态极佳,真真儿像个胖乎乎、张开双臂的娃娃,这就是老把头们说的“灵体”,是山参里的上上之品!皮色是老黄皮,油润光亮,布满了紧密盘旋的“铁线纹”,一圈套一圈,仿佛记录着无数个春夏秋冬的风霜雨雪。芦头(根茎)细长紧凑,雁脖芦(芦头弯曲如雁颈)形态明显,上面密布着艼(不定根),如同老寿星的胡须。最难得的是那些参须,细密绵长,如同老者的银髯,柔韧而不易折断,刚才那般精细的挖掘,竟真的保全了十之八九,只有几根最外围、比头发丝还细的须尖难免断裂,但这已堪称完美!

“好参!真是好参!”赵卫国心里狂喜,嘴里忍不住低声赞叹。这棵参的价值,绝对远超他之前的任何收获!别说盖房子的尾款,就算把院墙、仓房都弄得妥妥帖帖,估计还能剩下不少!

狂喜之后,是更加谨慎的处置。孙大爷再三叮嘱过,这抬出来的参,就如同请回家的贵客,半点怠慢不得。他不敢用手直接长时间触碰参体,尤其是那白嫩的断面和脆嫩的须根,生怕手上的汗气和温度影响了药性,或者不小心碰断了宝贝须子。

他轻轻地将人参放在铺着厚厚一层新鲜苔藓的木板上,然后从背包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在溪水边洗净并控干水分的青苔(一种保湿性好的苔藓)和剥好的、内里光滑的白桦树皮。他先用湿润的青苔将人参的芦头、主根和主要的艼须轻轻地、松散地包裹起来,动作轻柔得像是在给婴儿盖被子,既起到保湿作用,又能缓冲磕碰。接着,再用大小合适的桦树皮在外面裹上一层,桦树皮韧性好,能定型、防磕碰,还带着一股天然的清香。最后,用柔软的椴树皮纤维搓成的细绳,松松地捆扎好,避免散开。

整个包裹过程,他做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黑豹一直安静地守在旁边,大眼睛随着赵卫国的手动作转动,似乎也明白这个小包裹的非同小可,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包裹妥当,赵卫国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比跟野猪搏斗了一场还累,是那种精神高度集中后的疲惫。但他心里却如同揣着一团火,热烘烘,亮堂堂的。他小心翼翼地将这苔藓树皮包裹的“参宝”捧起来,感觉比同等大小的金子还沉——这是希望,是底气,是未来美好生活的保障!

他没有立刻放进背篓,而是先解下腰间那个原本装水壶的、相对干净结实的布袋,将“参宝”小心地放入袋中,扎紧口,然后才将其安置在背篓的最底层,周围又用柔软的干草和几件旧衣服仔细填塞、固定好,确保它在返程的颠簸中能得到最好的缓冲和保护。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彻底黑透了。林子里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偶尔从枝叶缝隙里漏下的几缕惨淡星光。夜枭的叫声、不知名昆虫的鸣叫,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野兽低嚎,让这片黑暗的森林显得更加深邃可怖。

但此刻的赵卫国,心里却异常踏实和明亮。他重新背起行囊,拎起猎枪和索拨棍,看了一眼守护在侧的黑豹,低声道:“老伙计,咱们回家了!”

黑豹似乎听懂了,喉咙里发出低低的、愉悦的呜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腿,然后主动走到前面,开始用它那超凡的夜视和嗅觉能力,在漆黑的林间辨认着来时的方向,引导着赵卫国踏上归途。

回去的路,因为有了怀里那份沉甸甸的收获,而变得格外不同。虽然依旧黑暗,依旧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危险,但赵卫国的脚步却轻快了许多,甚至忍不住低声哼起了不成调的山歌。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这参是找机会送到县里还是省城去卖?能卖多少钱?盖完新房还剩多少?是不是可以给张小梅扯块更好的呢子料做件大衣?这丫头,跟着自己担惊受怕的……

想到张小梅,他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怀里的人参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喜悦,隔着布袋和衣物,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温润气息。

黑豹在前面带路,走得稳而快。它似乎也归心似箭,不时停下来等等主人,确认他跟上。有黑豹这个忠诚可靠的伙伴在黑暗中引路,赵卫国心里无比踏实。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黑暗崎岖,只要怀里揣着希望,身边跟着忠臣,家,就在不远的前方。

当远处山坳里,靠山屯零星微弱的煤油灯光终于出现在视野里时,赵卫国停下脚步,回望了一眼身后那吞噬了光明的、墨一般的连绵山影,心中充满了征服者的豪情与对大山慷慨馈赠的感激。

他轻轻拍了拍怀里的布袋,低声自语:“走吧,宝贝,咱回家了。往后,咱老赵家的好日子,就从你开始了!”

夜色中,一人一狗,带着大山最珍贵的秘密,踏着星光,坚定地走向那片温暖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