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凡人的神话 (终卷 上篇)
新方舟如同一抹融入夜色的阴影,在破碎的星云与扭曲的战争废墟带间谨慎穿行。每一次短距离的跃迁都经过精密计算,利用引力井和电磁暴的掩护,完美避开了交战各方的探测网络,更重要的是,避开了“园丁”监控系统那无孔不入的、规则层面的扫描。
舰桥(已与NRIS节点控制中枢融合)内,氛围凝重而专注。主屏幕上,代表着星火同盟防线和未知文明进攻箭头的态势图不断细微调整,战况显然处于激烈的拉锯状态。那几个被方舟做过“手脚”的引力透镜焦点区域,被特别标注出来,静静地悬浮在星图背景中,等待着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回应。
时间在沉默的航行中流逝。一天,两天……
就在林星辰几乎要认为他们的尝试石沉大海时,逻辑节点7号发出了提示:
【检测到目标区域(标记为ALphA-7的引力透镜区)出现异常信息活动。星火同盟所属的‘洞察者级’深空探测阵列,其指向性扫描模式发生改变,扫描精度与数据过滤算法出现非计划内优化,优化模式与我方嵌入的‘理论提示’契合度达89.3%。】
“他们发现了!”林星辰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几乎同时,战术情报官报告:“星火同盟第三舰队刚刚利用ALphA-7区域优化后的探测数据,成功预判了一次敌方针对其侧翼‘磐石’空间站的突袭行动!敌方小型突击舰队被提前拦截,损失惨重!”
成功了!他们的“无声援助”不仅被接收,而且立刻产生了实战效果!
一股微弱的振奋感在意志熔炉中荡漾开来。这不是胜利,却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信号——他们与故乡的联系,以这种隐秘的方式,重新建立了!
“不要放松警惕。”林昊的声音依旧沉稳,规则之瞳扫过整个星图,“我们的介入虽然隐蔽,但并非毫无痕迹。逻辑节点,严密监控‘园丁’系统对该区域数据流的任何异常关注。”
【持续监控中……未发现‘园丁’系统对该次局部战术胜利产生特殊标记或提升监控等级。判定:此次事件仍处于‘自然演化冲突’范畴内。】
暂时安全。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走在钢丝上的行为,不能频繁使用。
随着新方舟继续深入,他们捕捉到的战场细节也越来越多。那些与星火同盟交战的未知文明,其科技树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扭曲感。它们的战舰造型狰狞,仿佛由生物甲壳与冰冷机械粗暴融合,能量武器中掺杂着令人心智紊乱的次声波攻击,其战术风格更是充满了不计损失的疯狂与高效并存的矛盾感。
“分析敌方战舰残骸的能量签名和材料结构。”苏晴雪下令。
很快,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令人心惊。
【敌方科技特征:确认包含至少三种以上已知低阶文明的、已被判定为‘失联’或‘技术断层’文明的标志性技术烙印,但这些技术被以一种……强制性的、违反其原始设计逻辑的方式拼接、强化。】逻辑节点的报告带着一丝冰冷的困惑,【类似……技术缝合。】
“技术缝合?”林星辰皱起眉头。
“更像是……被某种外力,强行将不同文明的技术精华掠夺、拆解,然后像拼积木一样,组装成了现在这副战争机器的模样。”一位资深工程师补充道,语气中充满了厌恶,“这完全违背了技术自然演化的规律!”
林昊的规则之瞳微微眯起。他尝试感知那些敌方舰队散发出的、无形的规则涟漪。与星火同盟那种源于自身文明底蕴、带着生命活力的规则波动不同,这些未知敌人散发出的规则气息,充满了人造的僵硬与被支配的奴性。仿佛它们的一切,包括其存在的规则基础,都被某个更高的意志强行“规定”了。
“它们不是自然的造物。”林昊得出结论,声音低沉,“它们是……被塑造的工具。有一个幕后黑手,在收集、拼接、并驱使着这些文明残骸,向星火同盟发起进攻。”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背脊发凉。是什么样的存在,会以这种方式进行“战争”?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征服和掠夺?还是有着更深层、更可怕的目标?
“能追踪到这些‘缝合技术’和‘被支配规则’的源头吗?”苏晴雪问道。
【尝试进行规则溯源……遭遇高强度干扰。干扰源并非来自敌方舰队本身,而是弥漫在整个交战空域的一种……背景性的规则污染。】逻辑节点的分析遇到了阻碍,【该污染扭曲了常规的因果追溯路径。】
谜团更深了。眼前这场战争,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诡异。
就在这时,负责远程探测的传感器部门传来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检测到一艘星火同盟制式小型侦察舰信号!它似乎脱离了主战场,正在向我方大致方向进行无规律跃迁!信号微弱,舰体受损严重,像是在……逃亡?”
一艘孤舰?逃亡?
“捕捉其详细轨迹和信号特征。”林昊立刻下令,“这可能是我们了解真相的……一个机会。”
新方舟悄然调整航向,如同暗夜中的猎手,向着那艘孤独逃亡的侦察舰,悄无声息地靠拢过去。
无声的援助已送出,而揭示战争背后真相的钥匙,或许就藏在这艘意外出现的、来自故乡的孤舟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