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 > 第163章 紫苏酱!也好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锦书的账本上,“芷兰紫苏酱”的销量节节攀升,很快就要追上贺大娘豆瓣酱的势头了。

墨竹吆喝得更起劲,冬梅在后院小厨房里熬酱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天傍晚,收摊后的芷兰堂弥漫着浓郁的酱香。

冬梅揉着酸痛的手腕从厨房出来,小脸被灶火熏得红扑扑的,额角挂着细密的汗珠。

“冬梅姐,辛苦啦!”墨竹递过一杯凉茶,“今天又卖空了!”

锦书看着库存记录,眉头微蹙:“冬梅,咱们现在的酱,一天最多能做多少碟的量?”

冬梅喝了口水,喘了口气,小声说:“切香菇、摘洗紫苏、熬制、晾凉、分装……一天最多做三十小碟……”

她指了指墙角堆着的香菇和紫苏叶,“原料……倒是有。”

墨竹咋舌:“才三十碟?今天卖了二十八碟!都快不够卖了!冬梅姐,你一个人太累了!”

锦书开始算起来:“三十碟,卖九十文。扣除成本,净利约五十文。利润尚可,但产量却卡住了。”

她看向冬梅,“关键在熬制耗时费工,全靠你一人手工来做,效率太低。”

冬梅疲惫地点点头:“熬一锅要不停搅,防糊底,一锅只够十碟左右。”

林芷放下手中的药材,走到冬梅身边,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腕:“冬梅辛苦了,此非长久之计。”

墨竹眼珠一转,拍手道:“咱们买个石磨吧!把香菇、紫苏还有炒香的黄豆花生什么的,一股脑磨碎了再熬,是不是省力点?”

冬梅眼睛一亮:“熬酱时间能缩短,酱体可能还更细腻。”

锦书:“石磨?咱们后院可没地方了。”

墨竹被问住了,挠挠头:“……好像是不行哦。”

冬梅眼里的光又暗了下去。

次日午后,胡大哥来买酱,照例又要了两碟紫苏酱。

“墨竹姑娘,今天酱够不?别又没了!”胡大哥一边付钱一边问。

墨竹叹气:“胡大哥,你来得是时候,最后一碟了!冬梅姐在后院累得够呛,一天就这点量!”

胡大哥惊讶:“这么好的酱,咋不多做点?冬梅姑娘一个人忙不过来?”

“是啊!全靠一双手切啊搅啊,太慢了!”墨竹大倒苦水。

胡大哥搓着下巴,看着后院方向:“搅得慢……费力气……”

他忽然一拍大腿,“哎!你们等着!”说完,茶也不喝了,揣起酱碟,风风火火地跑了。

不到半个时辰,胡大哥又回来了,肩上扛着个造型有点奇怪的东西。

“墨竹姑娘!冬梅姑娘!快来看!”胡大哥把东西往地上一放,得意地用袖子擦汗。

众人围过去一看,是个木制的架子,中间嵌着一个厚实的陶盆,盆里固定着一根带木柄的、头部呈十字交叉状的结实木棍。

“这是啥?”墨竹好奇地戳了戳那木棍。

胡大哥嘿嘿一笑:“我自个儿瞎琢磨的!以前在码头扛包,看人家大厨房搅大锅粥就用类似的东西!”

“冬梅姑娘,你试试,把熬酱的料放这陶盆里,握着这木柄使劲转圈搅!是不是比拿勺子搅省力?还搅得匀乎!”

冬梅半信半疑,立刻去厨房盛了小半锅温热的酱料倒入陶盆。

她握住木柄,试着转动——木棍的十字头在酱料里划开,搅动起来果然比用勺子一圈圈费力刮锅底省力得多!

而且因为木棍长,力气能使上,酱料被带动得更均匀。

“真的……更省力!”冬梅惊喜地抬头,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搅得又快又匀!”

墨竹也试了试:“嘿!好玩!跟摇风车似的!胡大哥,你行啊!”

锦书仔细看着这简易的搅拌器:“胡大哥,好巧思!”

胡大哥被夸得不好意思:“嘿嘿,码头混久了,瞎琢磨点笨办法!想着冬梅姑娘熬酱辛苦,试试看能不能帮上忙!”

林芷微笑颔首:“胡大哥有心了。此物虽简,却能解燃眉之急。”

“真的……轻松好多!”冬梅边搅边说,声音都轻快了些,“手不酸了。”

酱料的香气随着均匀的搅动,弥散得更快更浓。

墨竹凑在旁边看:“冬梅姐,转速还能快点不?熬得是不是也快些?”

冬梅试着加快了速度,酱汁在陶盆里翻滚得更均匀,受热更充分:“嗯!感觉……能缩短小半个时辰!”

锦书拿着小本在旁边计时和观察:“效率提升约三成。同样时间内,能多熬一锅酱料。冬梅你的体力消耗也大幅降低。”

林芷看着冬梅明显轻松下来的动作,温声道:“甚好。”

有了助力,冬梅熬酱的效率大大提高,每日能稳定供应四十到五十小碟紫苏酱。

锦书迅速调整了销售策略,每日限量五十碟,售完即止,反而引得客人更早来排队。

胡大哥成了茶棚的功臣,每次来买酱,墨竹都给他多添半勺:“胡大哥,您可是咱们酱料的大救星!”

胡大哥嘿嘿笑着:“举手之劳,举手之劳!能帮上冬梅姑娘和林大夫的忙,我心里也舒坦!”

这天上午,茶棚来了个面生的客人。

他穿着细棉布长衫,不像本地人,身边还跟着个背着褡裢的小伙计。

“掌柜的,来碗清茶。”客人落座,目光却先扫向放着酱碟的台子,“听说你们芷兰茶棚有独一份的紫苏酱?”

墨竹麻利地端上茶:“客官好眼力!芷兰紫苏酱,咱们镇独一份!可惜您来晚一步,今儿的酱刚卖完!”

她指了指旁边贺大娘的豆瓣酱,“咱们还有贺家秘制豆瓣酱,香辣够味,三文一碟,要不尝尝?”

那客人摆摆手,只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眼睛却还盯着空了的紫苏酱碟位置:“卖完了?可惜。”

“这酱……真有传言那么特别?”

墨竹一听有人夸自家酱,立刻来了精神:“那可不!用咱们后院新鲜紫苏和山货香菇熬的!鲜香里带着股清气,吃着不油腻,还养人呢!客官您是外地来的?听口音不像咱们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