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园币”的流通,如同给“守望者”这具庞大的躯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市集空前活跃,交易效率倍增,居民们逐渐习惯了这种便捷的交换方式,脸上开始出现拥有“财产”的踏实感。然而,这初生的经济脉络尚显脆弱,任何一点风浪都可能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风波,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清晨,悄然而至。

最初只是市集角落里的几句低声抱怨和争执。

“你这钱……手感不对吧?颜色也好像浅了点。”

“胡说什么!这可是我刚从仓库领的工钱!”

“等等,我这枚拾元币的边缘齿纹怎么模模糊糊的……”

疑虑如同水面的油污,迅速扩散开来。很快,更多类似的报告涌向了内政总署和陈雪的监察司。有居民在用“家园币”兑换基础粮食时被拒收,有商贩收到了明显重量不足、色泽有异的钱币,甚至出现了两枚几乎一模一样的钱币,但细微处总有差别的情况。

假币!

这个词汇如同瘟疫,迅速在居民中传播开来,引发了恐慌。人们开始下意识地拒绝接受大面额的家园币,交易退回到小面额甚至是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市集刚刚建立的秩序濒临崩溃,居民们紧紧捂住自己的钱袋,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每一枚货币和每一个交易对象。一种无形的裂痕——信任危机,开始在“守望者”内部蔓延。

得到报告的陈默,没有立刻动用雷霆手段进行大规模搜查和镇压。他深知,货币的信用一旦崩塌,重建将无比艰难。他需要做的,不仅是揪出伪造者,更是要彻底根除隐患,重塑信心。

他首先找到了陈浩。

技术研发中心内,陈浩面前的工作台上摊放着数十枚真假混杂的家园币。他正用高倍放大镜、精密天平、甚至简易的金属成分分析仪(利用带回的部分实验室设备改造)进行着紧张的比对分析。看到陈默进来,他立刻拿起两枚拾元币。

“哥,你看。”陈浩指着两枚钱币,“这枚真的,边缘齿纹清晰锐利,内嵌的徽记暗影在不同光线下有微妙的层次变化。而这枚假的……”他又指向另一枚,“齿纹模糊,徽记暗影呆板,像是直接压印上去的。最重要的是材质!”

他拿起简易成分分析仪探针接触两枚钱币:“真币使用的合金是我们反复试验确定的配方,几种微量元素的比例很难模仿。假币的金属成分接近,但比例有细微差异,导致密度、硬度和色泽都有差别,普通人手感敏锐些就能察觉。”

“能锁定制作来源吗?”陈默问。

“很难。”陈浩摇头,“对方有不错的冶金和冲压技术,但应该达不到我们工坊的精度。假币的模具可能来自……内部流失,或者他们设法获得了我们初期废弃的试制品进行了反向测绘改良。关键是,他们掌握了近似配方的合金冶炼能力,这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

技术线索指向了拥有一定工业能力的目标,范围缩小了,但依旧模糊。

与此同时,陈雪的情报网络也高速运转起来。她调动了市集的隐蔽眼线,追踪那些频繁使用大面额货币、尤其是近期突然“阔绰”起来的人员动向;同时,她开始严密监控堡垒内所有能接触到金属冶炼、模具加工环节的工坊和人员,并排查近期物资申领记录,尤其是那些可用于合金冶炼的稀有金属原料。

陈默自己,则像一个真正的侦探,深入市集,听取居民的抱怨,观察交易细节,甚至亲自用手去感受那些被指认的假币。他那经过强化的感知,虽然无法直接“看穿”真假,但对细微差异的辨别远超常人。他发现,假币的流通似乎有某种规律,在某些特定区域和与某些特定人员的交易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线索一点点汇集。

陈雪那边首先取得突破。她的一个线人报告,有一个小型金属加工作坊,近期曾偷偷处理过一批不符合常规标准的金属废料,其成分与假币合金高度相似。同时,监控显示,该作坊的一名学徒,与市集上一个最近出手大方的皮货商往来密切。

陈锋带领的“狼群”小队,在接到陈默指令后,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对目标和其关系网进行了全天候的监视。

收网的时机很快到来。在一个深夜,那名皮货商与作坊学徒在一处废弃仓库进行“交易”时,被当场抓获,人赃并获。搜查仓库,发现了尚未运走的假币成品、半成品、简陋的冶炼炉和精心仿制的冲压模具。

审讯结果令人心惊。主谋并非外部渗透,而是堡垒内部几个早期加入、拥有一定技术背景、却对现有贡献点分配制度不满,妄想通过这种手段快速敛财的前工程师。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早期废弃的试制币和部分合金配方,在外围一个隐蔽山洞建立了简陋的作坊。

犯人落网,公审,严惩。消息公布,暂时平息了居民的恐慌,但信任的裂痕已然产生。人们仍然会下意识地摩挲、检查每一枚到手的家园币。

陈默知道,仅仅惩罚罪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召集了核心成员。

“伪造技术会不断进步,单靠防伪升级,是防不胜防的军备竞赛。”陈默冷静地分析,“我们必须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双重升级,构筑更坚固的防线。”

技术上: 陈浩领衔,立刻启动新一代家园币的研发。采用多层复合金属结构,加入更复杂的全息防伪标识(利用部分从“净世会”数据中获取的灵感),甚至探索在币材中加入具有独特能量签名(源自变异体晶核残留能量特性研究)的微量物质,使其无法被简单仿制。同时,为内政总署“金库”和主要交易点配备专用的快速真伪检测仪。

制度上: 陈默提出了更革命性的方案。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数字记账系统。”他看向陈雪和陈浩,“为每一位居民,设立一个唯一的电子账户。未来,大部分官方发放、大型交易,不再直接支付实体货币,而是通过无线电中继网,进行账户间的数字划转。实体货币将主要用于小额、零星的日常交易。”

这个想法让众人眼前一亮。数字记账,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实体货币的流通,从根本上压缩假币的生存空间。即使假币存在于市面,也无法侵入官方主导的大额交易体系。

“同时,”陈默继续道,“建立‘家园币’的定期回收与更新制度。以旧换新,逐步将旧版货币回收销毁,替换成防伪等级更高的新版。并设立高额举报奖励,鼓励居民监督。”

一场信任危机,在陈默如同侦探般的追查下,迅速找到了源头并予以清除。但更重要的是,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此为契机,推动了货币体系的技术飞跃和制度革新。

数周后,新一代家园币开始小范围试点,数字账户系统也开始在内政总署和军方内部试运行。市集上,虽然人们依旧谨慎,但那种恐慌性的拒收行为已大大减少。居民们看到,领袖们不仅在解决问题,更在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先进的未来。

信任的裂痕,需要时间来弥合。

但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双重利剑,“守望者”成功抵御了这次内部的经济病毒侵袭,并将其转化为了推动自身进化的契机。经济的血脉,在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栓塞后,变得更加坚韧、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