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情报网的构想如同在黑暗中点起的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指明了方向。但在那之前,支撑一切行动的血液——资金,必须如同汹涌的江河般奔腾起来。一亿九千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对于陈默规划的“方舟”和应对末世的长期消耗而言,依旧捉襟见肘。

深夜,书房的门窗紧闭,厚重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桌上一盏台灯散发着昏黄而集中的光芒。陈默、陈建国、陈锋三人围坐在书桌前,陈雪则坐在稍远处的电脑前,准备记录。这是一次仅限于核心决策层的会议,议题沉重而惊人——千亿资金计划。

陈默没有拿出任何纸质文件,所有的计划都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他目光沉静地看着父亲和大哥,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爸,哥,一亿九千万,只是让我们拥有了入场博弈的资格。但要打造真正的‘方舟’,囤积足以应对任何变故的物资,建立一支能够守护家园的力量,我们需要至少一千亿。”

“一千亿……”陈建国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喉咙有些发干。即便经历了彩票和股市的奇迹,这个数字依然如同喜马拉雅山般,高不可攀。陈锋虽然对金钱不那么敏感,但也清楚这个数字代表的恐怖量级。

“这不可能!”陈建国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驳,“小默,我知道你的能力,但一千亿……这已经不是靠预知几只股票或者中几次彩票能完成的了!这需要撼动资本市场,甚至……”

“甚至游走在法律和毁灭的边缘。”陈默平静地接上了父亲的话,“我知道。但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和平时代的规则和道德,在生存面前,需要被重新衡量。”

他站起身,走到旁边一块临时架起的小白板前,拿起笔。

“千亿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他边说边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短期套利、地产杠杆、国际收割。

“第一阶段:短期事件套利(当前进行中及未来一个月)。”

陈默在“短期套利”下面画线。

“利用我的预知能力,精准捕捉未来一个月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政策变动、公司丑闻等对金融市场造成的短期剧烈波动。通过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高杠杆、快进快出的操作。”

“目标:将现有资金规模扩大5-10倍,积累十亿到二十亿级别的现金流。”

“优势:速度快,利用信息差,相对隐蔽。”

“风险:操作频繁可能引起监管注意,需要大量分散账户和复杂资金路径。”

陈建国看着这条,微微点头。这基本上是之前操作的扩大和系统化版本,虽然风险不小,但基于陈默已被验证的能力,可行性很高。

“第二阶段:地产杠杆(未来一至两个月)。”

笔尖移到“地产杠杆”。

“利用我们积累的十亿级资金作为保证金和启动资金,通过爸您的人脉和渠道,锁定一至两个本市或周边即将因重大政策(如新区规划、大型基建落地)而价值暴增的地块或烂尾项目。”

“以这些项目为核心,通过成立项目公司、银行抵押贷款、发行信托产品、甚至引入部分战略投资(需绝对控制)等方式,将资金杠杆放大到十倍,甚至数十倍。”

“在政策利好释放、地价或项目价值飙升到顶点时,迅速脱手,完成套现。”

“目标:实现资金规模的量级跳跃,从十亿级迈向百亿级。”

“优势:杠杆效应巨大,利润丰厚。”

“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以及……可能触动本地原有利益集团,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陈建国倒吸一口凉气。这一阶段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传统经营的范畴,涉及到了高杠杆的地产金融操作,每一步都如同走钢丝。但他不得不承认,如果真能精准锁定政策利好地块,这确实是实现财富爆炸式增长的最快途径之一。

“第三阶段:国际收割(未来两至三个月)。”

陈默的笔最后落在“国际收割”上,眼神也变得格外锐利。

“当我们的资金达到百亿级别,就有了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大规模博弈的资格。”

“根据我的记忆,在末世降临前,全球金融市场会因为一系列连锁反应(地区冲突升级、某大型对冲基金爆仓、主要经济体政策突然转向等),出现数次极其剧烈的、趋势明确的波动。”

“我们将动用大部分资金,通过离岸公司和复杂的代理网络,进入国际外汇、大宗商品乃至金融衍生品市场,跟随(或者说利用)这些巨鳄掀起的风浪,顺势而为,进行终极收割。”

“目标:完成千亿资金的最终积累。”

“优势:市场容量巨大,足以承载我们的资金,利润惊人。”

“风险:最高!涉及跨境资本流动,面临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审视,一旦操作失误或被盯上,可能血本无归,甚至引来国际性的麻烦。这需要最极致的谨慎和精准的时机把握。”

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如同一个不断加速的火箭,目标直指那令人窒息的千亿蓝图。

书房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台灯灯泡发出的轻微嗡鸣,以及陈雪在电脑上敲击键盘记录要点的细碎声响。

陈建国脸色变幻不定,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个计划太大胆,太疯狂,几乎每一步都踩在现有规则的临界点上,尤其是后两个阶段,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但他看着儿子那冷静到极致的眼神,想到那份长达数十页的物资清单,想到那个血淋淋的末世未来……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陈锋虽然对金融操作的具体细节不甚了解,但他听懂了其中的战略意图和风险等级。他看向陈默,沉声问道:“小默,你有多少把握?”

“基于我的‘记忆’,只要执行不出错,我有九成把握。”陈默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但我们需要绝对的纪律和效率。任何一个环节的拖延或失误,都可能放大风险,甚至导致前功尽弃。”

他走回书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父亲和大哥身上。

“这不是商业冒险,这是生存战争的前哨战。”

“我们用这九十天,掠夺旧世界最后的财富,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购买通往新世界的船票。”

“这个过程,会充满铜臭,会沾染灰色,甚至可能……背负罪孽。”

“但我们必须做。”

陈建国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所有的犹豫和恐惧都挤压出去。他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甚至带上了一丝破釜沉舟的狠厉:“我明白了。这把老骨头,就陪你疯这一把!对外联络、公司架构、政策信息,我来搞定!”

陈锋也重重点头:“安全保卫,万无一失。”

陈默看向陈雪:“小雪,资金流向监控、信息支持,至关重要。”

“我知道,二哥。”陈雪的声音虽然轻,却异常坚定。

千亿资金的宏伟蓝图,就在这间被窗帘隔绝的小小书房里,被冰冷而清晰地铺陈开来。它像一头即将出笼的巨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那么,”陈默直起身,声音低沉而有力,“计划启动。”

“第一个短期套利目标,我已经锁定。”

“明天开盘,就是我们吹响号角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