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乞丐剑神独孤无忧 > 第136章 山间的日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独狼事件后,云阳似乎褪去了一层稚嫩的外壳。恐惧并未在他心中留下太多阴影,反而将那日生死关头引动大地之力的感觉,深深烙印进了他的本能。

他不再仅仅将禹老教导的东西视为枯燥的功课,而是真正开始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感知”来保护自己。

日子依旧规律,却多了几分主动探索的意味。

清晨的感知训练,他不再满足于被动感受。他会尝试着,将精神更加专注地集中在某一种元素上。

当阳光洒落,他努力去“呼唤”那些活跃的火行光点,让它们更多地汇聚在自己周围。起初毫无变化,但数日之后,在他极度专注时,他周身一尺内的阳光似乎真的变得格外明亮和温暖,仿佛有一个无形的透镜将光线聚焦于此。虽然无法形成实质伤害,却让他对“火”的亲和感大大增强。

当山风吹拂,他不再只是感受风的流动,而是尝试去“理解”风的方向和力度,甚至笨拙地试图用念头去微微偏转吹向脸庞的气流。失败居多,但偶尔成功的一次,会让一缕本该吹乱他头发的清风乖巧地绕开,带来一丝微弱的成就感。这是对“风”(属木)的初步干涉。

下午的采药辨认,他也不再是简单的记忆。手握一株药草,他会闭目凝神,仔细感知其内部蕴含的五行属性偏向。

“青岚花,花瓣蕴含浓郁木灵之气,但根茎却深扎土石,汲取微薄金气,故而性温中带韧……”他喃喃自语,说出自己的感悟,往往与禹老曾经的教导不谋而合。

甚至有一次,他发现了一株即将枯死的“地脉藤”,此藤依赖地底土行精气存活。云阳下意识地将手掌贴近藤蔓根部,集中精神,努力将自身感知到的那丝厚重、温养的“土”意传递过去。不过片刻,那原本蔫黄的藤蔓竟真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一丝翠绿,虽然很快又萎靡下去,却让一旁的禹老眼中精光一闪。

云阳十岁了。长年的山林生活让他身形矫健,皮肤呈健康的小麦色,眼神沉静而专注,偶尔流转间,竟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深邃。

他对五行之力的理解和应用,依旧停留在最粗浅、最本能的层面,无法主动施展出任何具备威力的术法,但其深厚的“根基”,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得无比牢固。

这一日,禹老将他带到屋后的小溪边。

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撞击在卵石上发出哗哗的悦耳声响。

“水,至柔至刚,善利万物而不争,亦可崩山裂石。”禹老蹲下身,将手探入溪水中,“感知它,理解它的流动,它的力量,它的形态变化。”

云阳学着他的样子,将手浸入清凉的溪水。他闭上眼睛,精神缓缓蔓延开来。

在他的感知中,溪水不再是简单的液体,而是无数活跃的、温润的蓝色光点,它们欢快地奔流、跳跃、碰撞,遵循着某种天然的韵律。这就是“水”行之力。

“尝试着,”禹老的声音引导着他,“用你的‘神’,去轻轻地‘托’起一点水。”

云阳屏息凝神,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掌心上方的一小片水域。他努力回想着“水”的包容、柔顺的特性,意念如同无形的手,轻轻向上“托举”。

起初,溪水依旧故我地流淌。云阳不急不躁,持续保持着那种专注的“托举”意念。

渐渐地,他掌心上方的那片水面,似乎流淌得缓慢了一丝。又过了一会儿,一小股溪水仿佛脱离了整体的流向,微微向上隆起了一个拇指大小的鼓包,晃晃悠悠,仿佛一个透明的水泡,却并未破裂。

维持了不到一次呼吸的时间,那个小鼓包便哗啦一声落回溪流,消失不见。

云阳却猛地睁开眼睛,满脸兴奋:“爷爷!我做到了!我把它‘托’起来了!”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但这意味着他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主动地、成功地用神念影响了实物!

禹老点了点头,眼中有一丝赞许,但更多的是凝重。云阳的进步速度,远超他的预期。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那潜在的危机恐怕比预估的来得更快。

“不错。”禹老语气平淡,“水无常形,顺势而为则易,逆势强求则难。你方才乃是顺势微微引导,而非强行控水,此乃正理。记住这种感觉。”

他又指向溪水中一块被冲刷得圆滑的鹅卵石:“现在,尝试将你的意念,凝聚成一股‘力’,推动这块石头。”

云阳兴致勃勃,再次凝神,将意念锁定那块鹅卵石,想象着一股水流冲击而去。

然而,这一次却艰难无比。鹅卵石沉寂厚重,与流动的溪水截然不同。他感觉自己的意念撞上了一堵沉甸甸的墙,难以撼动分毫。尝试了数次,鹅卵石纹丝不动,反倒是他自己累得额头冒汗,精神疲惫。

“感受到区别了吗?”禹老道,“水行之力,活泼易动,易于引导。而土行之力,厚重藏纳,更重于‘引动’与‘承载’,而非‘推动’。金行之力,坚利内敛,需‘共鸣’而非‘硬撼’。木行之力,生发条达,需‘滋养’而非‘催逼’。火行之力,升腾转化,需‘点燃’而非‘压制’。五行特性各异,运用之法,天差地别。”

云阳若有所悟,缓缓点头。爷爷是在教他,不仅要感知到它们,更要理解它们独特的“性格”,才能更好地与之沟通、借用。

接下来的日子,云阳的练习变得更加有的放矢。

对着溪水,他练习“引导”和“托举”;对着大地,他练习“感应”和“轻微震颤”;对着阳光,他练习“汇聚”温暖;对着林间草木,他练习感知其“生机”流转;甚至对着禹老偶尔找出的一些普通铁器矿石,他尝试去感知其中那丝微弱的“锋锐”之意。

他依旧无法修炼真气,体内空空如也。但他的神念,却在一次次与天地五行的沟通中,变得越发凝练、敏锐、坚韧。

这一日深夜,万籁俱寂。

熟睡中的云阳,眉心处那点禹老留下的五行本源感悟封印,忽然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一丝微不可查的五彩流光逸散出来,融入他的四肢百骸。

睡梦中的云阳,无意识地翻了个身,口中发出一声模糊的呓语。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数十里外,正盘膝坐在一棵古树树冠之上、如同融入夜色的【煞】,猛地睁开了猩红的双眼!

他手中的源晶剧烈震颤,光芒陡然大盛!

“又出现了!”【煞】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暴戾,“这次更清晰!就在正前方那座山里!全速前进!封锁那片区域,一只虫子也不许放跑!”

五道恐怖的魔影,如同黑夜中扑食的巨枭,带着令人窒息的威压,悄无声息地向着那座已然在望的、笼罩在宁静月色下的山林,合围而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