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联军总部的命令来得迅速而坚决,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电文上的字句清晰明了:“令‘雪狼’特种作战团,即刻结束休整,全员轻装,以最快速度机动至南满临江地区,归属南满前指指挥,支援兄弟部队作战。务必于五日内抵达指定区域。”

命令传达至团部,林锋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召集全团骨干,进行紧急部署。

“任务来了,支援南满。”林锋开门见山,手指点在地图上临江的位置,“路程不近,时间很紧。总部要求我们五日内抵达,这意味着我们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必须进行高强度、长距离的急行军。”

周大海眉头一拧:“五天?够紧的!不过咱们‘雪狼’的腿脚,没问题!”

“夜莺”冷静补充:“路线需要仔细规划,避开敌军主要控制区和交通线,选择山林小路,虽然难走,但更安全隐蔽。”

水生默默检查着自己的装备,显然已经进入了状态。

“没错。”林锋肯定了他们的意见,“此次转进,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新编制下部队远程机动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和隐蔽行军的综合检验。各营连立刻进行动员,携带五日份口粮,弹药按标准基数配给,非必要装备一律暂存。伤员和实在无法跟进的队员,统一留下,交由后勤部门安置。”

命令一下,“雪狼”团这台刚刚完成扩编、尚在磨合的战争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没有喧哗,没有慌乱,只有各级指挥员简洁有力的口令和战士们迅速、有条不紊的动作。打包行装、检查武器、分配物资……一切都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

两个小时后,一支近千人的队伍,便如同蓄势待发的群狼,悄然离开了驻扎已久的营地,一头扎进了莽莽山林之中。

林锋将部队分成前、中、后三个梯队。前卫由“夜莺”率领侦察营精锐组成,负责探路、侦察敌情、清除可能的小股敌人哨卡;中军是团主力,由林锋亲自坐镇;后卫则由周大海带领突击营一部负责,确保后方安全,收容掉队人员。

时值春夏之交,山林间道路泥泞,蚊虫滋生。但对于经历过严冬酷寒和无数次野外生存训练的“雪狼”战士们而言,这些困难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保持着惊人的沉默和速度向前推进。

林锋走在队伍中,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行军队列。他注意到,新补充的队员虽然体力稍逊,但在老兵的带领和鼓舞下,也咬牙坚持着,没有人掉队。整个队伍如同一股无声的铁流,穿行在群山之间。

白天,他们利用山林掩护疾行;夜晚,则选择隐蔽地点短暂休整,派出警戒哨,队员们轮流休息,恢复体力。炊事班利用极其有限的时间,快速加热干粮,烧些热水,尽可能保证战士们的能量补充。

长途奔袭,考验的不仅是脚板,更是意志。林锋不时会走到队伍中,用简短有力的话语鼓舞士气:“坚持住!南满的同志们在等着我们!”“我们是‘雪狼’,没有我们啃不下的硬骨头!”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

偶尔,前卫会传来发现小股敌军巡逻队或地方保安团的消息。“夜莺”的处理方式干净利落——能避则避,实在无法避开,便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精准的打击迅速解决,不留活口,不惊动大股敌人,确保主力行踪的隐蔽。

四天三夜,队伍跨越了数百里山川河流。每个人的脚底都磨出了水泡,军装被汗水、露水和泥泞反复浸透,但眼神中的锐气却未曾消减。

第五日黎明,当前方隐约传来松花江(或对应南满河流)的潺潺水声,以及“夜莺”派回的尖兵确认已抵达南满前指规定的接应区域时,整个队伍虽然疲惫不堪,却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林锋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前方笼罩在晨雾中的南满山川,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代表接应部队的篝火信号。

千里转进,如期而至。

“雪狼”,这把来自北满的利刃,已然悄无声息地,抵近了南满的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