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35章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刘备确实要讨伐江东,但仅是独自出兵。

而杨修,不过是奉曹舒之命前来欺诈孙权罢了!

江陵城。

杨修快步入城。

身后满载从孙权处骗来的物资。

粮草、军械、战船、铠甲,应有尽有。

作为交换,孙权仅得曹营一句空口承诺。

呸!

不过是曹舒与曹操的口头支持罢了!

若魏国已立,怕是要给孙权扣个“大魏吴王”的虚名!

将物资交由鲁肃、潘濬打理后,曹舒笑问杨修:

“德祖此番出使江东,有何感想?”

杨修不屑道:

“主公,孙权麾下尽是庸碌之辈。”

“尤其顾雍、张温等江东世家子弟,目光短浅,愚不可及。”

他本就恃才傲物,此番见江东文臣畏缩之态,更是嗤之以鼻。

曹舒却笑道:

“德祖,猛虎有猛虎之道,鼠辈有鼠辈之谋。”

“孙权虽示弱,但与刘备之战,胜算反而更大。”

杨修闻言愕然。

“主公为何这样说?”

“刘玄德征战沙场已有三十余载。”

“怎会不懂兵法?”

“即便比不上丞相大人,也绝非孙仲谋能与之相提并论。”

“更何况,荆州军来势汹汹。”

“若战事在荆南之地爆发,江东岂非更加不利?”

杨修的分析确实不无道理。

孙权的统兵才能确实远逊于刘备。

但关键在于——

孙权不会亲自领兵,而是交由陆逊指挥!

正如当年赤壁之战时。

若江东统帅是孙权而非周瑜,

恐怕江东早已落入曹操之手。

如今,

即将与刘备对阵的是陆逊而非孙权。

陆逊的统兵之能,显然胜过孙权许多。

加之,

因曹舒占据南郡,孙刘两家都不敢轻易触怒曹舒。

这注定孙刘之战不会在南郡周边展开,而将在荆南四郡打响。

原本的夷陵之战,极可能转变为荆南之战。

依托湘江天险,江东水军将获得地利优势。

而刘备一方,

汉中之战时带往益州的水军已全军覆没于曹舒之手;

襄樊之战中,关羽部众或战死或归降。

如今刘备阵营,恐怕已无足够水军可用。

面对杨修的疑问,

曹舒并未直接解答,

而是命他详查孙刘两家的内部人事关系。

对此,杨修颇感困惑。

但既是主公之命,他仍恭敬领命而去。

望着杨修远去的背影,

曹舒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杨修才思敏捷,却不通人情世故。

这倒也怪不得他——

出身天下望族弘农杨氏,

自幼锦衣玉食,金尊玉贵。

其父杨彪历经党锢之祸,懂得韬光养晦;

而杨修眼中却无这般顾忌。

当年辅佐曹植时与曹舒的冲突,便可见一斑。

归顺后,曹舒惜其才华,始终着力栽培。

希望他不仅聪慧过人,也能通晓人情世故。

尤其是与同僚的相处之道!

毕竟,曹舒终将继承大统。

届时,杨修在朝中的地位必然举足轻重。

即便曹舒愿意庇护他,可若众臣联手排挤——

曹舒终究不可能为了他一人,让其他心腹寒心。

因此,

自身强大才是根本。

曹舒交给杨修的任务,正是让他在揣摩各方关系时,磨砺自己的处世智慧。

……

一日后

诸葛瑾抵达江陵城外。

身后的马车内,端坐着两位娉婷少女——

正是孙权的爱女孙鲁班与孙鲁育。

为何孙权突然遣二女前来?

因为他真的急了!

在孙权和刘备眼中,曹舒毫无信义可言,狡诈更胜曹操。

即便已向杨修输送大批物资,孙权仍担忧曹舒是否真会援刘。

如何破局?

常言道:

最牢固的关系,莫过于姻亲!

孙权无法亲自联姻,便另辟蹊径——

他要当曹舒的岳丈!

一个女儿不够?

索性将最宠爱的孙鲁班、孙鲁育一并送来!

这还怕拴不住曹舒?

况且,

孙权对大女儿孙鲁班尤为放心——

既能为两国结盟添砖加瓦,

又可暗中监视曹舒,窃取机密。

可他不知,

曹舒的手段与身边女子的数量,远超想象。

孙鲁班想探听机密?

痴人说梦!

此行护卫重任,孙权交给了最信赖的诸葛瑾。

唯有他,在孙权心中堪称万无一失。

入城后,暗卫引诸葛瑾至府外。

忽闻一声洪亮问候:

“子瑜先生?”

“您怎会在此?”

抬眼望去,一名八尺男儿阔步而来,眉宇间尽显刚毅。

徐盛身披墨绿战甲,额缠赤巾,腰间悬着曹舒所赐宝刀,正是昔日东吴猛将。

此刻的徐盛却与诸葛瑾记忆中的模样大不相同。当年那个高喊誓死扞卫东吴的悍将,如今眼中只剩对大魏的忠诚。

诸葛瑾暗自叹息。曾几何时,江东不乏这般赤胆忠心之士。可自从孙权与世家大族纠缠日深,像徐盛这样铁骨铮铮的将领便愈发稀少。陆逊、顾雍之流,哪个不是各怀心思?

与诸葛瑾的感慨相反,徐盛见到故人倒是欣喜。二人皆是徐州琅琊阳都人士,当年在孙权帐下时就颇为亲近。寒暄片刻后,徐盛目光落在那辆华贵马车上:子瑜先生此来,可是奉孙仲谋之命?

江东少马,能乘此等车驾又迟迟不露面的,必是身份尊贵的女子。加上诸葛瑾亲自护送,徐盛心中已有计较。

实不相瞒,车内正是我家主公爱女。诸葛瑾拱手道,此番前来,既为传达吴侯善意,更为舒公子说桩金玉良缘。这媒人之言,倒将孙权联姻之事说得体面。

徐盛会意点头。他深知自家主公的脾性——对 向来来者不拒。

不多时,诸葛瑾被引入府中。一刻钟后,曹舒整理衣冠自后院而来。诸葛瑾连忙上前行礼:在下诸葛瑾,见过舒公子。

曹舒微微颔首,笑意盈盈:

子瑜先生跋山涉水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杨修归来不过一日光景。

诸葛瑾却已作为江东使节抵达江陵。

这意味着诸葛瑾很可能在杨修刚离开江东时就启程了。

由此可见,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恐怕早有谋划。

面对曹舒的询问,诸葛瑾和善地拱手:

实不相瞒,我家主公派我前来,是想将两位千金许配给公子。

听闻此言,曹舒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孙权的女儿?

在原本的历史中可谓声名显赫。

尤其是长女孙鲁班,别号孙大虎,曾在东吴朝堂掀起惊涛骇浪!

二宫之争中,孙鲁班堪称幕后推手。

而孙权则是真正的操盘者。

连陆逊都间接死于孙鲁班之手!

江东各大世家的青年才俊,更是在这场 中折损殆尽,严重削弱了东吴国运。

当然,从统治者角度看,

这场 确实巩固了孙权的统治,强化了 集权。

可惜孙权去世后,

这些权力最终落入宗室孙峻、孙綝之手。

可谓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今,

年仅十六的孙鲁班尚未显露历史上的心机。

曹舒对孙氏姐妹颇感兴趣。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既然孙将军如此盛情,在下岂能辜负美意?

诸葛瑾会意,

立即示意亲卫将马车中的孙鲁班、孙鲁育带来。

姐妹俩姿容出众,

孙鲁班眉宇间透着英气,

一看就是能文能武的佳人。

孙鲁育则温婉娴静,

尽显淑女风范。

二人见到曹舒后恭敬行礼。

不过,

孙鲁班眼中闪过的一丝傲气,

没能逃过曹舒锐利的目光。

曹舒见状,笑意更浓:

“孙姑娘莫非认为,在下配不上姑娘?”

孙鲁班扬起下巴,不屑道:

“这世上还没人能配得上本 ,公子何必自取其辱?”

曹舒闻言反而轻笑出声,转头对诸葛瑾道:

“子瑜先生,可否容在下与孙姑娘单独叙话?待处理完私事,再与先生继续商议要事。”

诸葛瑾虽感意外,却立即应允。毕竟身在魏国,他这使者哪有置喙的余地?纵使曹舒强行带走两位孙家 ,他也无可奈何。

孙鲁班见状却慌了神。她早听闻曹舒性情乖戾,此番单独带走自己,莫非要施以惩戒?她强装的胆量顿时消散无踪。

待二人从后院归来时,已近一个时辰。诸葛瑾注意到孙鲁班双颊绯红,始终躲在妹妹身后,先前那股傲气早已荡然无存。

虽不明就里,但诸葛瑾暗自叹息:看来这场联姻,终究是孙权失算了。

(孙尚香剧情即将展开)

(作者孙权派孙鲁班和孙鲁育前来,正是为了促成联姻之事。

诸葛瑾神色从容,继续履行使者职责,向曹舒问道:

舒公子,刘备乃汉室逆贼!如今他在成都起兵,意图进犯江东,还请公子与丞相出手相助。

曹舒面露难色:子瑜先生此言差矣。刘备乃汉室宗亲,即便家父也不便对宗亲动手。若要制止刘备,唯有请陛下下旨。但陛下顾念同宗之情,不愿加害。

诸葛瑾闻言,眼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平日里曹操父子何曾将刘备视作宗亲?如今搪塞江东时倒承认起这层关系了。

不过鲁肃对此说辞确实难以反驳。刘备是否真是汉室宗亲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手握汉献帝的曹氏父子如何认定。

诸葛瑾本意只是试探,若能说动曹舒联手抗刘自然最好,不成也无妨。江东真正忌惮的是曹刘联盟,而非刘备单独用兵。

值得一提的是,演义中为夸大夷陵之战,将刘备五万大军虚报为七十万。实则蜀汉 时在籍人口不过九十四万,刘备时期即便人口稍多,也绝无可能征调七十万大军。

反观江东,陆逊统率七万兵马,加上后续增援,可动员十万之众,这还未计入各地守军。难怪孙权被称为孙十万——因为他确实能调动十万大军。

因此江东总兵力实多于刘备,不过刘备麾下荆州将士怀复仇之志,战力同样不可小觑。此番诸葛瑾出使江陵,正是为此而来。

除了稳住曹舒,以及送来孙鲁班、孙鲁育姐妹外,孙权最想获取的是曹舒手中关于刘备的情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而,江东的情报网络实在薄弱,加之蜀地与江东相距遥远,使得孙权和陆逊至今仍不清楚刘备究竟出动了多少兵马,派遣了哪些大将,主攻方向又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