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30章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总该分些好处予臣下吧?

纵然孙权精通制衡之术,堪称汉末翘楚,

但再精妙的权术,也需以实利为基。

此刻,孙权陷入两难——

这荆州的利益,究竟该如何分配?

不分配肯定不行。

万一刘备来攻,还得靠江东世家出力!

这时,孙权府上的管家匆匆赶来禀报:

“主公,子瑜先生求见。”

听说诸葛瑾来了,孙权立刻让人请他进来。

作为江东公认的老好人,又是孙权的心腹,诸葛瑾在江东人缘极佳。

这次,他并非独自前来。

身旁还跟着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少年。

“主公。”

诸葛瑾率先行礼。

孙权眉梢微动,笑道:

“子瑜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少年正是诸葛恪。

孙权和诸葛瑾私交甚笃,自然见过诸葛恪。

但诸葛瑾带他来的用意,孙权一时猜不透。

诸葛瑾微笑道:

“主公,事关荆州,犬子有一计策想献上。”

孙权顿时来了兴趣。

诸葛恪天资聪颖,是江东有名的神童。

诸葛瑾又向来稳重。

既然父子同来献计,想必已商议妥当。

换言之,诸葛恪的计策已得诸葛瑾认可。

“元逊既有良策,不妨直言?”(诸葛恪字元逊)

孙权露出和善的笑容。

诸葛恪拱手道:

“禀主公,吕蒙将军拿下荆州已是定局。”

“但曹营不可不防。”

“属下听闻曹营水师从合淝出发,正往荆州而来。”

“因此,属下建议主公即刻与曹营联姻!”

话音一落,孙权脸色微变。

但很快恢复如常。

乍听此计,他心中不悦。

可细想之下,这确实是上策。

与曹营联姻,既能缓解刘备的压力,又能借机探听曹营动向,为日后图谋合淝铺路。

不过,联姻人选……

孙权一时犯了难。

曹营与孙氏联姻并非首次。

昔日曹操攻占邺城后,曹彰曾迎娶孙权庶妹。

然而这份脆弱的同盟,随着曹操吞并刘琮势力而瓦解。

如今曹军势大,孙权为夺取荆州已与刘备势同水火。

若再与曹营开战,江东必将陷入危局。

二字深深刻在孙权心中——无论对内对外,皆需权衡牵制。

但联姻之事颇有讲究:

该与曹营何人结亲?

又该送出哪位宗室女子?

孙权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孙权最疼爱的两个女儿当属孙鲁班与孙鲁育。

唯有以嫡女联姻,方能彰显诚意。

若以庶女相配,曹操岂会重视?

曹氏子嗣众多,显赫者不过寥寥数人。

其余庶子,怕是连曹操自己都记不清名讳。

思虑再三,最合适的联姻对象唯有一人——

曹舒。

这位魏国继承人尚未立正室。

可想到曹舒狠辣的手段,孙权顿觉太阳穴突突作痛。

他将顾虑告知诸葛恪。

后者略作沉吟,主动 :

臣愿为主公分忧,出使曹营促成联姻。

只是……主公欲将哪位公主许配曹舒?

孙权眼中挣扎之色一闪而过:

小虎(孙鲁育)性情单纯,恐非曹舒对手。

就让大虎(孙鲁班)去吧,唯有她才能担此重任!

这分明是割舍心头肉。

在两位公主中,长女孙鲁班最得孙权偏爱,堪称掌上明珠。

孙权不惜将孙鲁班许配给曹舒,足见此次联姻诚意之深!

诸葛恪奉孙权之命出使荆州,却不知局势即将骤变。

江陵城内,吕蒙正在处理政务,马忠匆忙来报:大都督,樊城曹军突然南下,意图进犯南郡!

吕蒙拍案而起:曹仁莫非疯了?刚遭水淹哪来兵力?就凭徐晃那点援军也敢觊觎我江东城池?

怒斥间吕蒙突然怔住——以曹仁之能,断不会打无把握之仗。当年周瑜耗时年余才逼退曹仁,如今其胜算不足两成却执意出兵,必有隐情。

想到此处,吕蒙面色阴沉,当即召陆逊、朱然共商对策。二人赶到后,陆逊率先开口:曹军水师始终驻守合淝南岸。

“倘若敌军沿长江西进,南下进犯荆州,我军需严加防范。”

吕蒙颔首道:

“伯言所虑极是。”

“曹军水师虽未必及我江东精锐,”

“然其战力亦不容小觑。”

“谨慎方能长久。”

“乌林渡口防务,便交由伯言统兵镇守。”

陆逊抱拳应道:

“谨遵大都督军令。”

吕蒙又转向朱然吩咐:

“义封,曹子孝部亦需重点防范。”

“夷陵城防务由你全权负责。”

朱然欣然领命。

此时吕蒙尚未察觉,

当他将主力分派给陆逊与朱然后,

江陵城内仅余八千守军,

其中多为糜芳、傅士仁所率降卒,

战力士气皆堪忧。

......

距江陵城西北百里处,

曹舒正率领虎豹骑与锦帆贼暗中驻扎。

邓艾匆匆来报:

“主公,江陵城中有密信至。”

曹舒眼中精光乍现——

他早已策反荆州重臣潘濬。

此人原为荆州从事,

虽无兵权却执掌政务大权,

犹如荆州文官之首。

潘家本是荆州望族,

与降曹的蔡瑁、蒯越素有旧谊。

关羽刚愎自用,

不仅与糜芳等人势同水火,

更屡屡打压潘濬。

曹舒遣密使许以 厚禄,

终使这位荆州实权文官暗中归顺。

潘濬对刘备并无太多忠诚,心中甚至暗藏不满。

因此,只要他保持清醒,必然会选择正确的道路。

此时。

邓艾递上的那封信,正是出自潘濬之手。

曹舒展开信笺,不禁感慨:

吕蒙虽机敏,此番却是弄巧成拙。

江陵仅余八千守军,且多为降卒,他何来这般胆量?

言罢,曹舒将信转交邓艾阅览。

邓艾读罢,喜色难掩:

恭贺主公,荆州已是我等掌中之物!

跟随曹舒多年,邓艾的见识早已不同往日。

他清楚看出吕蒙此举实为自缚手脚!

若吕蒙留守的是八千江东精锐,曹舒攻取江陵尚需周折。

但如今。

八千降卒守城,无异于拱手相让。

不久。

曹舒再修密信,命暗卫潜入江陵交予潘濬。

虎豹骑与锦帆军则继续潜行,向江陵悄然进发。

江陵城内。

潘濬府中。

阅毕曹舒回信,潘濬难掩兴奋。

他将信妥善收好,藏于枕下。

沉思片刻后,潘濬遣管家分别邀糜芳、傅士仁过府。

不多时。

糜芳与傅士仁相继到来。

潘濬立即屏退左右,仅留三人密谈。

傅士仁直率问道:

承明兄今日唤我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平日三人虽同处一城,却非至交。

只因共受关羽压制,才结成同盟。

如今同降江东,更成命运共同体。

糜芳虽未开口,目光同样充满探询。

潘濬轻啜清茶,淡然道:

子方、君义,我等总该为自己谋条生路,不是吗?

此言一出,二人神色骤变。

话中深意,显然不可为外人道。

糜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承明兄此言,在下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还望承明兄直言相告,莫要有所保留。

比起傅士仁,糜芳显然更为机敏。

他心知肚明,潘濬今日必定早有筹谋。

说不定为了断绝他们退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既然如此,不如仔细听听潘濬的谋划。

倘若计划可行,再改换门庭又有何不可?

常言道:

初试为生,再试为熟。

糜芳与傅士仁追随刘备二十余载尚能轻易背弃,

如今归附江东未久,再度背叛吕蒙又有何妨?

潘濬与糜芳相视而笑,坦然道:

子方、君义,二位皆当世豪杰。

良禽择木而栖。

吕蒙取得荆州后,可曾兑现当初对二位的承诺?

话音刚落,糜芳傅士仁齐齐摇头。

吕蒙此人,将得手便弃诠释得淋漓尽致。

未得荆州时,待二人如珠如宝,胜过家中妻妾;

既得荆州后,视二人如敝履,弃若敝屣。

更令二人愤懑的是,

吕蒙近日竟开始图谋他们手中兵权!

兵权乃武将立身之本。

糜芳傅士仁投靠江东本就是铤而走险,

若再被夺去兵权,岂非任人宰割?

故而,

二人虽未明言,心中已对吕蒙暗生怨怼。

潘濬轻笑道:

吕子明,实乃背信弃义之辈。

用人时百般殷勤,不用时弃如敝屣。

占据荆州尚不足半月,便如此对待二位。

若半年之后?一年之后?

子方、君义,我等都已年过不惑。

难道要等到知命之年,甚至花甲之年,还要为江东冲锋陷阵?

此言一出,

糜芳与傅士仁俱是心头一震。

三人皆已年逾四十。

当初背弃刘备投靠江东,

除与关羽交恶外,

最根本的缘由,就是担忧在刘备麾下难以善终。

潘濬一席话,彻底粉碎了糜芳和傅士仁对江东的最后一丝幻想。

在江东安享晚年?

且看看孙仲谋这位黑心老板的真面目!

刹那间,糜芳和傅士仁的内心开始动摇。

既然江东并非归宿,何必再为其效力?

细细思量,江东既无养老保障,又无优厚待遇,更有坑人主公,实在毫无可取之处。

见二人已被说服,潘濬取出枕下曹舒的亲笔信函。

读完信后,糜芳和傅士仁当即跪拜,恳请潘濬:

望承明兄为我等引荐舒公子。

今日之恩,永世难忘!

潘濬含笑应允。

随后三人密谋对策,听完计划,糜芳和傅士仁大惊失色。

果然,背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先除关羽,再灭吕蒙,二人即将成就史上最强叛将之名!

......

繁星点缀夜空,吕 坐江陵府中,谋划江东未来。

全据长江已成定局,但曹营势大,必须设法削弱,方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

可该如何行动?

目光掠过合肥方向,又立即摇头。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进军荆北?

关羽都未能攻克樊城,吕蒙自问也无此把握。

苦思无果,只得暂且搁置,先稳住江东地位。

正欲就寝时,窗外突然火光冲天!

诡异的火势令吕蒙心头剧震。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