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渣男从良记 > 第77章 心声泄露后,女世子科技救国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心声泄露后,女世子科技救国5

庆王府世子遇刺,皇帝震怒,下令彻查。京城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尤其是后宫与几位皇子府邸,更是被无形的压力笼罩。

林逸借着受惊的名义,再次“病”了下去,这次倒是多了几分真实性——任谁半夜被专业杀手摸到床头,都得做几天噩梦。

她缩在王府里,一边“压惊”,一边开始认真“思考”自卫和反击的策略。

【弓弩改进必须提速了!单发弩不够看,得搞连弩!诸葛连弩的原理是啥来着?箭匣、杠杆、扳机……】她召来那几个皇帝“赏赐”的老木匠,开始“突发奇想”地比划,【能不能做个小的,带在身上防身?袖箭?对!袖箭!结构更简单,隐蔽性强!】

老木匠们看着世子在地上画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草图,听着她嘴里蹦出的“箭匣”、“弹簧机括”、“扳机联动”等陌生词汇,先是茫然,随即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他们都是手艺顶尖的匠人,一听便知这些“胡思乱想”背后蕴含着何等精妙的设计!

于是,庆王府的偏院很快变成了一个秘密的“军工研发基地”,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林逸也没忘记给调查刺客的事情“添砖加瓦”。她“养病”期间,皇帝亲自来探望过一次,言语间充满了安抚和保证。

林逸趁机“心有余悸”地“回忆”:

【那刺客的身手,又快又狠,招招致命,不像寻常江湖路子,倒像是……专门培养的死士?对了,她刺向我喉咙那一招,角度刁钻,我好像在哪本杂书上看过类似的描述,说是前朝某个覆灭的杀手组织‘暗夜’的招牌手法?不会吧……‘暗夜’不是早就被剿灭了吗?难道还有余孽?】

她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皇帝的表情。果然,听到“暗夜”二字,皇帝的眼神骤然锐利了起来。

“暗夜?”皇帝声音低沉,“逸儿,你确定?”

林逸“茫然”地摇摇头:“侄女也不确定,就是瞎想的……可能记错了。”

【不过,如果真是‘暗夜’余孽,那问题就大了。谁有能力驱使前朝杀手?目的又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杀我?还是想搅乱朝局?】她适时地流露出“担忧”。

皇帝沉默了片刻,拍了拍她的肩膀:“此事伯父自有主张,你安心养病便是。”

离开庆王府,皇帝的眉头紧紧锁起。“暗夜”……这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再次被提起。如果真是他们卷土重来,那背后牵扯的可能就深了。他立刻加派了调查的人手和方向。

林逸这番“引导”并非空穴来风。原主的记忆里,隐约有关于“暗夜”这个前朝杀手组织的记载,据说其手段残忍,行事诡秘。

她故意将刺客往这上面引,一是增加调查难度,拖延时间;二是将水搅浑,把可能的幕后黑手与更危险的“前朝余孽”联系起来,加重皇帝的忌惮。

效果是显着的。接下来的调查果然遇到了重重阻碍,线索似乎指向某些早已沉寂的势力,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皇帝对林逸的“直觉”和“博闻强记”(虽然是瞎编的)更加看重,同时也加强了对她以及庆王府的保护。

就在京城因刺杀案暗流汹涌之际,工部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经过无数次失败,根据林逸“胡思乱想”提供的思路,第一炉利用高炉原理冶炼出的生铁,终于成功了!虽然品质还有待提升,但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率,都远胜从前!

消息传来,龙颜大悦!皇帝亲自前往匠作监视察,看着那汩汩流出的铁水,激动得连说了三个“好”字!

“赏!重重有赏!”皇帝大手一挥,“所有参与研制的工匠,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工匠们跪地谢恩,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泼天的功劳,最大的源头,还是庆王府那位“病中”世子的“奇思妙想”!

紧接着,水泥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距离林逸“想象”中的现代水泥还有差距,但初步烧制出的“土水泥”,其凝结速度和强度已经远超传统的糯米灰浆,在修筑小型水坝和铺路试验中表现惊人!

这两项重大技术突破,虽然暂时对外保密,但在朝堂高层和有心人那里,已经不再是秘密。

太子林承稷看着手中关于高炉炼铁和水泥成功的密报,心情复杂。一方面,国家军事实力和基建能力得到提升,于国有利;另一方面,这份功劳几乎都算在了林逸头上,让他这个太子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逸‘弟’……你究竟还要给本王多少‘惊喜’?”他喃喃自语,心中对林逸的忌惮和拉拢之心,同时增长。

三皇子林承睿的反应则直接得多。他摔碎了一个茶杯,脸色阴沉。

“高炉炼铁!水泥!好一个庆王世子!藏得可真深!”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能再让他这么‘想’下去了!必须想办法,要么将他掌控在手,要么……毁掉!”

他意识到,林逸的价值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如果不能为他所用,必将成为他夺嫡之路上的巨大障碍。

后宫之中,被禁足的贵妃也收到了消息。她气得又砸了一套瓷器,对林逸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小贱种!凭什么?!凭什么好事都让他占了!”她面目扭曲,“本宫动不了你,还动不了你在意的人吗?!”

她眼中闪过一丝恶毒的光芒,想到了一个主意。庆王府不是还有几个老部下在边关吗?或许,可以从那里下手……

而处于风暴眼的林逸,此刻却在王府里,对着几块新送来的、颜色暗沉的“土水泥”样品“发呆”。

【这就成了?效率挺高啊!】她用手指捻了捻那些粉末,内心评估,【强度还差得远,估计是配料比例和煅烧工艺还没摸到最优解。不过有这个基础,慢慢改进就行。】

【接下来‘想’点什么呢?】她摸着下巴,【农业是根本,曲辕犁改良的图纸已经给出去了,效果应该不错。是不是该‘想想’肥料了?氮磷钾……绿肥?堆肥?或者更直接的……硝石?好像还能做火药?】

她这边正“规划”着未来的“剧透”方向,侍女通报,宫里来人了,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王德全,带着丰厚的赏赐,并且宣陛下口谕,召世子明日进宫。

【又进宫?】林逸心里嘀咕,【这次是干嘛?论功行赏?还是又有什么麻烦事?】

第二天,林逸收拾整齐,再次踏入皇宫。

这一次,不是在御书房,而是在皇帝日常起居的养心殿偏殿。令她意外的是,殿内除了皇帝,还有太子林承稷。

【太子也在?什么情况?三方会谈?】林逸内心警惕,面上规规矩矩地行礼。

皇帝看起来心情很好,让她免礼赐座。太子也对她点头示意,笑容温和,看不出丝毫异样。

“逸儿,你前次受惊,伯父一直挂心。今日叫你前来,一是看看你恢复得如何,二来,也是有事与你相商。”皇帝开门见山,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林逸乖巧应答:“劳伯父挂念,侄女已无大碍。不知伯父有何事吩咐?”

皇帝与太子对视一眼,太子开口道:“逸弟,日前工部在高炉炼铁与水泥研制上取得突破,于国于民,皆是大利。父皇与孤皆心甚慰。听闻此二事,最初皆源于逸弟病中之‘思’?”

来了!重点来了!

林逸心里一紧,知道这是要摊牌了,至少是部分摊牌。她立刻进入“装傻”模式,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啊?源于我?太子殿下说笑了,侄女就是病中无聊,胡思乱想了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当不得真,定是工部的诸位大人自己钻研出来的功劳。”

【开玩笑,这功劳我能认吗?认了不就等于承认我有问题?必须推得干干净净!】

皇帝看着她那副“与我无关别找我”的样子,心中觉得好笑,又有些无奈。这孩子,警惕心倒是强。

“逸儿不必过谦。”皇帝缓声道,“是不是你的功劳,伯父心中有数。今日叫你前来,并非问罪,而是有一事,想听听你的‘想法’。”

他顿了顿,神色严肃起来:“北戎蠢蠢欲动,边关军报你也知晓。如今新铁虽出,但要打造成制式军械,尚需时日。且边关苦寒,粮草转运艰难,将士们过冬的棉衣亦是不足。对此,你可有什么……‘想法’?”

图穷匕见!皇帝这是直接把她当“许愿机”用了!

林逸内心疯狂吐槽:【又来?!皇帝伯父您是真不客气啊!军械、粮草、棉衣……这是要把我当百科全书榨干吗?!】

但她面上却不敢显露,只能努力“思索”,【棉衣?棉花?对了,这个时代棉花好像还没大规模推广?主要在边疆那边有少量种植?要是能推广开来,纺织效率跟上,棉衣问题就能缓解大半……还有粮草转运,路不好走是关键,水泥路修过去?不行,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有没有更快的办法?比如……改进一下运输工具?四轮马车?减震装置?】

她一边“想”,一边断断续续地,将自己关于推广棉花种植、改进纺织工具,以及尝试制造更稳固、载重量更大的四轮马车的“模糊念头”说了出来。

皇帝和太子听着她那些零碎却直指问题核心的“想法”,眼神越来越亮!

棉花推广!纺织改进!四轮马车!

若这些都能实现,边关的物资压力将大大缓解!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好!好!好!”皇帝连说了三个好字,看向林逸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逸儿,你真是……我朝之福星!”

太子也深深地看着林逸,语气真诚了许多:“逸弟大才,孤佩服。若此等利国利民之策能成,逸弟当居首功!”

林逸被他们夸得头皮发麻,赶紧谦虚:“伯父、太子殿下言重了,侄女就是随便想想,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首功?别!我只想当个安静的幕后‘思想家’,功劳什么的,还是让给工部和户部的大人们吧!我只求安安稳稳保住庆王府就行!】

从宫里出来,林逸感觉自己又掉了一层皮。

【压力太大了……这皇帝伯父和太子,看我的眼神跟看唐僧肉似的。】她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揉着眉心,【得加快培养自己的势力了,光靠‘想’和皇帝的庇护,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想起之前“想”到的袖箭和连弩,对车外的侍卫吩咐:“回府后,让林统领和工匠头儿立刻来见我。”

军工研发,必须加速了!还有王府的护卫训练,也要提上日程。她得尽快拥有自保,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反击之力!

而养心殿内,皇帝看着林逸离去方向,对太子感叹道:“承稷,看到了吗?此子,乃天赐我大周之瑰宝。”

太子躬身:“父皇英明。逸弟确有大才,儿臣定会……好好与他相处。” 他心中已然下定决心,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将林逸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皇帝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深意:“与她相处,需以诚,更需……掌握分寸。此女,绝非池中之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