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 第211章 家庭和睦孕事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方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稍早一些。细碎的雪沫子打着旋儿,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冷家屯的屋顶、柴垛和远山近树,将整个世界装点成一片素净的银白。屯子里的喧闹,似乎也因这初雪的降临而沉淀下来,多了几分冬日特有的静谧。

冷家院子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得益于狩猎队接连不断、收获颇丰的远征和日常狩猎,冷家如今已是屯里数得着的富户。翻修扩建新房子的木料、砖瓦早已备齐,就堆在院子一角,只等来年开春化冻便动工。眼下虽已入冬,但屋里屋外的活计一点也不少。

堂屋里,新盘的暖炕烧得热烘烘的,驱散了窗外渗入的寒意。胡安娜的肚子已经高高隆起,像扣了一口小锅,行动愈发笨拙迟缓。她坐在炕沿上,背后垫着软和的棉被垛,就着窗外透进来的雪光,手里飞针走线,正缝制着一件红底碎花的小棉袄。那是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准备的。布料用的是冷志军从青榔头市带回来的那块柔软红绸,衬着雪白的棉花,显得格外喜庆暖和。

林秀花坐在一旁,手里纳着厚厚的鞋底,那是给冷志军准备的冬鞋。她不时抬头看看儿媳,脸上带着满足而欣慰的笑容,嘴里念叨着:“慢着点,不着急,日子还长着呢。这针脚得密实点,娃儿皮肤嫩,可不能硌着。”

“知道了,娘。”胡安娜抬起头,微微一笑,脸上泛着孕期特有的红润光泽。她伸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小生命有力的胎动,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虽然身子沉重,时常腰酸背痛,夜里也睡不安稳,但那种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与期盼,冲淡了所有的不适。

“我看哪,这小子肯定像他爹,劲儿大,一点不安生。”林秀花笑着打趣。

胡安娜抿嘴笑道:“爹也说,准是个带把儿的,皮实。”

婆媳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屋里弥漫着淡淡的棉布、浆糊和烟火气息,温暖而安宁。炉子上坐着的铁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水快开了,准备沏茶。

院子外面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以及灰狼和老狗缺耳朵欢快的吠叫。是冷志军和冷潜父子俩从外面回来了。

冷志军披着一件半旧的羊皮袄,帽子和肩头落了一层薄雪。他手里提着两条用柳条穿着的、冻得硬邦邦的大鲤鱼,这是刚从屯子东头那条还没完全封冻的河里凿冰钓上来的。冷潜则背着一捆新劈的柴火,爷俩一前一后进了院。

“爹,军子,回来啦!快进屋暖和暖和!”林秀花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迎道。

冷志军先把鱼递给母亲,然后在门口用力跺了跺脚,震掉鞋上的雪,这才掀开厚实的棉门帘进屋。一股冷气随之涌入,但很快就被屋里的暖意驱散。

他走到炕边,看着正在缝制小衣服的妻子,目光柔和了下来,伸手想去摸摸她的肚子,又看到自己手冻得有些红,便缩回来在嘴边哈了哈热气。

“今天咋样?娃没闹你吧?”他低声问道,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胡安娜放下针线,抬头看着他,眼里带着笑:“好着呢,就是刚才动弹得厉害,许是知道他爹回来了。”

冷志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是一种混合着骄傲、期待和一丝初为人父的笨拙的复杂情绪。他小心翼翼地将温热的手掌覆在妻子的肚皮上,果然感受到里面一阵有力的拳打脚踢。

“嘿,这小子!”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冷潜放下柴火,也凑过来看了看儿媳的气色,满意地点点头:“气色不错,好好将养着。等开春房子盖好了,娃也有宽敞地方耍了。”老爷子如今精神头十足,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狩猎队名声在外,让他觉得脸上有光,走路腰杆都比以前挺得直。

这时,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和女人的说笑声。棉门帘一掀,带着一股冷风,进来了几个屯里的妇女。领头的是巴雅尔的媳妇,一个爽朗的鄂伦春女人,手里端着一盆刚炸好的、金黄油亮的粘豆包。后面跟着林志明的娘和另外两个相熟的婶子,有的拿着几双新做好的虎头鞋,有的提着一篮子鸡蛋。

“安娜妹子,我们来看看你!”巴雅尔媳妇嗓门洪亮,笑着把粘豆包放在炕桌上,“刚出锅的,还热乎着,你尝尝!这时候得多吃点!”

“哎呀,嫂子,你们太客气了,快坐,快坐!”胡安娜连忙要起身,被林志明娘按住了。

“快别动,快别动!你身子重,好好坐着!”林志明娘说着,把手里那双做工精巧、绣着活灵活现老虎头的棉鞋递过来,“给娃做的,穿着暖和又辟邪!”

其他婶子也纷纷把带来的东西放下,鸡蛋、自家做的酸菜、还有一块细软的白布,说是给娃当尿戒子最好。

小小的堂屋顿时热闹起来。女人们围着胡安娜,七嘴八舌地说着孕期的注意事项,分享着带孩子的经验,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看安娜这肚子尖,准是个小子!”

“是啊,瞧这气色多好,娃肯定壮实!”

“回头娃生了,洗三、满月,咱们可得好好热闹热闹!”

林秀花乐得合不拢嘴,忙着给众人倒热水。冷潜和冷志军见屋里都是女眷,便笑了笑,默契地退到了外屋,把空间留给她们。

外屋里,冷潜拿出烟袋锅,就着炉火点燃,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冷志军则拿起斧头,坐在门槛上,开始劈那些带回来的柴火,将其劈成更细碎、更容易引燃的样子。斧头起落,发出有节奏的“咔嚓”声,木屑纷飞。

“开春动工,东厢房起两间,一间你们小两口住,一间给娃。正屋这间重新裱糊一下,盘个大灶,暖和。”冷潜吐出一口烟雾,规划着。

“嗯,听爹的。”冷志军应道,“到时候再扎个结实点的院墙,养几条狗看家,也宽敞。”

爷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家里的规划,声音不高,却透着对未来的笃定和期盼。灰狼和老狗缺耳朵趴在炉子边,舒服地打着盹,尾巴偶尔甩动一下。

屋里,女人们的笑声一阵阵传出来。

“……名字想好了没啊?”有人问胡安娜。

胡安娜脸上微红,看了一眼外屋的丈夫,轻声道:“他爹说,要是小子,就叫冷峻,像山一样结实。要是闺女……还没想好呢。”

“冷峻!这名字好!有气势!”众人纷纷称赞。

又说了一会儿话,看看天色不早,巴雅尔媳妇等人便起身告辞了。胡安娜和林秀花再三道谢,将她们送到院门口。

送走客人,屋里重新安静下来。胡安娜看着炕桌上堆满的乡亲们送来的东西,心里暖融融的。她不是本屯人,是逃荒过来的,能在这里扎根,遇到冷志军,得到公婆的疼爱,还有这么多热心的屯邻关照,她觉得无比幸运。

“都是实在乡亲。”林秀花收拾着东西,感慨道,“咱家军子有出息,带着队伍给屯里争了光,大家也都念着咱家的好。”

夜幕渐渐降临,雪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将院子里新踩出的脚印又重新覆盖。冷家屋里点亮了油灯,昏黄的光晕透过糊着崭新窗户纸的窗棂,在洁白的雪地上映出一方温暖的橘黄。

晚饭很简单,贴饼子,炖酸菜,还有冷志军钓回来的鱼熬的汤。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说着闲话。胡安娜胃口不错,吃了不少。冷志军不时给她夹菜,眼神里满是呵护。

吃完饭,收拾停当。胡安娜觉得有些腰酸,冷志军便让她靠在被垛上,自己坐在她身后,用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温暖的手,力道适中地帮她揉着后腰。胡安娜舒服地闭上眼睛,感受着丈夫笨拙却真诚的体贴。

窗外是冰天雪地,屋里却温暖如春。孩子的衣物、乡亲的情谊、热炕头、家常饭,还有身边至亲之人……这一切平凡而琐碎的日常,交织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温馨画卷。对于常年在山林里与危险搏杀的冷志军来说,这或许就是他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全部意义。

夜深了,雪落无声。冷家小院的灯光熄灭了,融入屯子一片静谧的黑暗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以及那无声飘落的雪花,见证着这北方寒冬里,一个普通猎户家中,正在悄然孕育着的,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未来的,最朴实也最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