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瑞王一个人慢慢往凤仪宫而去,一边走一边想问题。

看来王后必定是已经知道当年的事情,故而这么多年从不提此事。

他心里松了口气,他不希望王后心里有任何芥蒂。现在一丝芥蒂,以后可能就会变成诛心的利刃。

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这辈子都不用再多想,也不用再担心别人来离间。他怕自己以后权力变大后昏聩,听信小人谗言。

他回到凤仪宫的时候,谢成君正坐在书房里批阅奏折。

他站在书房门口看着她,八年过去了,二十五岁的谢成君褪去年少时的稚气,多了一丝成熟,甚至还有一丝威严。

他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她几乎是跟着他同步成长,始终能跟上他的脚步。

她已经不再是梨花树下单薄可怜的女孩,她的能力足以应对一个帝国的正常运转。

就算他哪天出了什么意外,她也能带着孩子守住南瑞的基业。

谢成君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一抬头,笑了起来:“怎么站在那里发傻?”

瑞王笑着走了过来:“君儿,我欠岳父的债还没还呢。”

“什么债?”

“我答应岳父帮他建个道观,现在还没动静。”

谢成君笑道:“先欠着,给了道观他就要跑。你跟我爹说什么了?”

瑞王睁着眼睛胡扯:“说如今六部官员的大致情况。”

他打死也不会告诉她今日他和岳父的对话。

“明儿你跟我一起去上早朝吧。”

谢成君的笔尖一顿:“要我去吗?”

瑞王嗯一声:“你去,南面有百泽王子,大郎在北边虎视眈眈。万一我再出征,孩子还小,托付给别人我不放心。”

谢成君犹豫道:“六郎,以前是因为要打山南,我才在山北代管。如今南瑞成立,你出征也不会很多,我若再去上朝,那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夫妻两个心里都清楚,王后上朝,时日一久,想退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她的支持者会恐慌,甚至有人会以为王上和王后夫妻不和,趁机捣乱。

瑞王笑了笑:“去就是,等以后你若真的不想管了,让承泽接你的担子。”

太子若是能掌一部分权力,王后退下来,可以和平交接。

谢成君不再犹豫,点点头:“那就去吧。”

第二天早朝,满朝文武惊愕地发现九龙台上多了一张凤椅。

龙凤双椅并排放在一起,太子的那张小号龙椅放到后面去了。

众人都拿眼光去看谢谦。

谢谦低头装鹌鹑,他还是赶紧跑吧。

修道、养鸡……

很快,王上牵着王后的手一起进入大殿,夫妻两个一人坐一张椅子。

文武大臣一起跪下行礼。

“诸位爱卿免礼,今日起,王后每日与孤一起早朝。但凡孤出征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处理政事,朝政一律由王后做主。”

如秦相等人早就习惯了,比较容易接受。山南很多官员觉得别扭,但也不敢说什么。

城门口的血迹还没干呢!

文武百官们集体沉默,秦相和裴骁先拱手:“臣遵旨。”

瑞王笑了起来:“很好,议事吧。”

诸位大臣们如常一样奏事,瑞王偶尔问一问王后的意思。

谢成君知道的就给意见,不知道的就大方承认。

早朝结束后,谢谦跑的比兔子还快。

后面一群人撵他:“董先生,往后要一直二圣临朝吗?”

谢谦跑得飞快:“贫道不知,大人有事去问秦相。”

“谢阁老,王上是要效仿先帝和先皇后吗?”

“贫道姓董不姓谢,大人有事去问秦相。”

秦相也跑了:“老夫要去给孙家相看个孙媳妇。”

两个狐狸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众人又不敢去问裴骁。

别开玩笑了,英武侯是王上心腹,你就是把他牙敲掉,也问不出一句话。

一天、两天、三天……

慢慢地,大家习惯了王后每天坐在大殿上。

时日一久,大家发现王后的一个好处。

王上生气就要骂人,喊打喊杀的,这时候王后笑着喊一声六郎,王上的火气就被压下去了。

有事情求王上不一定管用,求王后真能保命。

这个好,王后愿意上朝就上朝吧。就当坐那里当菩萨,给大伙儿保命。

话转两头,秦相忙活了个把月,终于给孙正南划拉到一门双方都很满意的亲事。

孙正南新的未婚妻是一名中原女子,其父是当年夏元帝送到南诏的那一批人之一。

孙正南终于松了口气,欢欢喜喜地走流程订婚,希望这个未婚妻千万不要再闹。

祖父留下的那点恩德经不起闹了。

孙正南这头订婚,正在山北种树的郑青书非常羡慕,大家都有了家室,就他还打着光棍。

谢成峰每天跟他一起种树,岂能不知他的心思。

“青书哥,你要不要也请人去说媒啊?”

郑青书摇了摇头:“我不去,万一她拒绝,我就再也没希望了。”

谢成峰哎一声:“你们这些人,成个家怎么这么麻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简单,非要藏那么多心思!”

郑青书骂他:“我又无父母。阿瑶郡主的嫂子是你亲妹妹,你要是有心,你帮我操心操心,别光说风凉话!”

谢成峰笑着凑近了问道:“你是不是不自信啊?”

郑青书一巴掌拍在他后背上:“放屁!我可是信国公府的子弟!”

虽然是旁支的旁支。

谢成峰哈哈笑:“那你还怕什么,难道你还担心董驸马?”

郑青书这次一巴掌直接拍在他脑袋上:“放屁!”

谢成峰抱着头笑:“我错了,青书哥别打我。”

郑青书打完后蹲在那里看着士兵们挖坑种树:“成峰,董驸马来龙栖城这些日子,先是四处宣扬公主对他的宠爱,又让儿子姓陆,坐实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

这次迁徙令,别人都不敢啃这个硬骨头,他敢!

成峰,别看董驸马文弱,又整天笑嘻嘻的,假日时日,他能比肩秦相和董先生。”

说完,他叹了口气:“你说,郡主喜欢上董驸马,这可怎么办才好。”

谢成峰笑一声:“青书哥,董表哥虽然本事大,但他性格中有个致命的缺点。有些事情,他永远比不上大伯父。”

郑青书来了兴趣:“你说说。”

谢成峰低声道:“他应该是受过很多苦,对人的防备心比较强,很少会拿出全部的真心对人。

大伯父不一样,大伯父对太上皇、对王上,赤胆忠心。”

郑青书嘶一声:“你别说,你说的还真有点道理。你小子傻大个一个,没想到还会想这么多问题。”

谢成峰笑了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好处和缺点嘛。

大伯父赤胆忠心,做事情看三步走一步,稳妥。但他不怎么听话,动不动想撂挑子。

荣华富贵动摇不了他的心,王上想用他还得哄着他。

董表哥虽然论忠心不如大伯父,但他喜欢权势,而且胆子大,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情。只要王上给的好处足够,他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我谢家有他们两个,至少还能再富贵三十年。”

郑青书呸一声:“不要脸,人家两个姓董,你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