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谢家的大龄剩女做皇后了 > 第383章 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承业沉默良久后叹息一声:“既如此,你回去后先回禀太后娘娘,此事听太后娘娘定夺。”

侍卫长心里一惊,早听说郑世子有手段,果然不假,这事情让杨太后做主,往后太上皇要是知道了,也是跟杨太后闹。

他低声回道:“下官谢世子爷提点。”

郑承业又问道:“表兄近来可有与表嫂吵架?”

侍卫长实话实说:“未曾吵架,但太后娘娘偶尔会闹脾气,太上皇陛下会去哄一哄。”

郑承业笑了一声:“瑶光苑里的事情要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除了陛下和安平长公主。”

“卑职遵命。”

郑承业诶一声:“墨大人不必这么客气,我一个闲散之人,可不敢当。

墨大人如今保护瑶光苑的安全,是要职,往后瑶光苑的事情,除了不能告诉外人,也不能随便告诉我呢。”

侍卫长笑着拱手:“下官知道了。”

郑承业笑着叫外头的随从:“过几日姑娘们是不是有聚会,去告诉世子夫人,让姑娘们给墨大人家的姑娘也发个帖子。”

侍卫长受宠若惊:“世子爷,这使不得。”

郑承业笑着回道:“姨父姨母以前疼我,我与表兄是血脉至亲,墨大人保护表兄的安全,承业感激不尽。”

双方客气了几句,侍卫长离开郑家,抄小路回瑶光苑,主动向杨太后禀明此事。

杨太后哼一声:“墨大人问我做什么?我如今是个被禁足的人,哪里还配管瑶光苑的事情,墨大人去问太上皇陛下吧。”

侍卫长立刻跪下:“卑职不敢,往南诏送信这等大事,牵连甚广,卑职岂能做主。

太上皇陛下一心种花种菜,卑职不敢打扰太上皇陛下雅趣,故而来请教太后娘娘。

卑职来瑶光苑是想好好当差,若是卑职有哪里做的不对,还请太后娘娘教导,卑职对太后娘娘绝无不敬之心。”

杨太后见他服软,趁机提条件:“你想让我给你拿主意也行,往后我要往外头送信,你不得阻拦。”

侍卫长在心里思考了很久,片刻后回道:“若是寻常小事,卑职定然听太后娘娘的,只要不危及太上皇陛下就好。”

杨太后骂他:“住嘴!我与太上皇夫妻几十年,岂容你挑拨!”

侍卫长立刻砰砰磕头:“卑职失言,请太后娘娘恕罪。”

杨太后没有再为难他:“既如此,还照以前的规矩吧。”

侍卫长找到杨太后背锅,仍旧把信件和花盆放到库房里。

不过他对杨太后的看管没以前那么紧了,除了不让她出门,偶尔杨太后使唤人去杨家或者宫里送个话,他也睁只眼闭只眼。

不过他会悄悄告诉陆彦宏,陆彦宏并不介意,只要杨太后别乱跑就好。

侍卫长和杨太后双方各退一步,关系不像以前那样紧张,瑶光苑里新的格局形成,谁都别想一家独大。

外头,礼部白尚书亲自带人看日子,准备把董氏太夫人挪去和谢侯爷合葬。

消息传到景阳伯府,杨氏气得砸了屋里的一堆东西。

谢廉这几日都不敢去看老母亲,怕被牵连。

沈氏无所谓,每天安然地管着家务,大事请教婆婆,小事自己做主。不管杨氏怎么生气,她充耳不闻。

这一日,丫鬟来报,老太太又砸了茶碗。

沈氏正在跟儿媳妇小白氏商量大孙子读书的事情,闻言皱了皱眉:“我去看看,蓉丫头你回去吧。”

实话实说,沈氏做婆婆还是不错的。

虽然她跟儿媳妇不太亲热,但她不挑剔儿媳妇,也不往儿子房里塞人,有好东西就拼命往儿子媳妇那里送。

沈氏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很响,送给儿子就是儿子的,留在她手里,谢廉和庶子们会惦记。

她甚至把自己手里的一些固定财产都过到了儿媳妇名下,充作儿媳妇的嫁妆。

儿媳妇是皇后亲堂妹,谢廉这个老公爹再不要脸也不敢去打儿媳妇嫁妆的主意。

小白氏心里很感激婆婆,婆婆总是拼命给她东西,每次老太太发疯,婆婆都把她藏起来,自己去面对老太太。

故而小白氏对婆婆比较亲近,婆媳两个彼此之间很信任。

小白氏有些不好意思:“娘,我跟您一起去吧。”

沈氏面色淡然:“不用,你去教孩子读书,一定要让他们兄弟两个好生读书习武。”

沈氏心里盘算,将来二殿下要挑伴读,文的武的都要,她两个孙子如果能读书习武,说不定就有机会呢。

谢谦因为给太上皇做了十几年伴读,太上皇为了谢谦可以得罪一圈的人,甚至把杨太后关了起来。

沈氏心里非常火热,一定要把孙子们培养起来!

为此她可以独自扛下婆婆的所有责难,让儿子和儿媳妇利用孝期好生教养孩子。

沈氏一进福寿堂,杨氏不阴不阳道:“二太太这回满意了?”

沈氏的眉毛都没动一下:“请老太太示下,儿媳可是哪里做的不周全?”

杨氏冷哼一声:“你们都是原配太太奶奶,我这继室填房在你们眼里算什么呢。”

沈氏噗通一声跪下:“老太太息怒,儿媳不敢。”

杨氏大声骂道:“白家是你亲家,你们就这样看着他们按着我的头欺负?”

沈氏在心里斟酌片刻后立刻开始甩锅:“回老太太的话,这回的事情是太上皇陛下亲自去吩咐的,听说是瑞王殿下所托。

太上皇吩咐,陛下命白尚书照办,儿媳和蓉丫头人微言轻,虽然心里替老太太委屈,岂敢多言。”

杨氏恨得牙根痒痒:“好,好,都好的很。”

沈氏不再说话了,安静地跪在那里听杨氏不断地咒骂谢谦和谢成君。

听的多了,沈氏心里有些麻木。咒骂要是有用,谢廉早被她骂死了。

杨氏发泄了一顿,丝毫不影响结局。

沈氏回去后就躺下了,小白氏忙前忙后伺候婆婆,给婆婆膝盖擦药水,给婆婆按腿。

谢成贤听说老太太罚母亲跪下,叹了口气后去找父亲。

谢廉正在心里喊阿弥陀佛,辛亏当时没有一头扎进杨家怀抱去奉承宸妃。

看到儿子脸色不大好,谢廉忙问道:“咋了这是?”

谢成贤低声道:“爹,祖母心情不好,爹去哄一哄吧。”

谢廉一噎:“我去就能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