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 > 第120章 关键时候,只能依靠自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关键时候,只能依靠自家人

第二天,姚将军夫人吴氏又穿着国公世子夫人诰命服进了东宫。

幸亏现在是深秋,哪怕身穿厚厚的诰命服,姚夫人也不像上次来东宫时那样满身大汗。

“姚夫人,下次来东宫不用这样正式,穿常服就行。”

虽然已和李晏打过一次交道,但姚夫人不知道李晏这次找她有什么事,并不敢托大:

“妾出身武将之家,自幼的礼仪学得就不好,所以想着能少出些错就尽量避免少出错。”

李晏能明白吴氏的顾虑。

前世的李晏何尝不是吴氏的心态?

生怕出错,所以重要场合从来不敢肆意,能少说话就尽量不开口。

这样想着,李晏对吴氏多了些“同病相怜”的感觉。

“这次召你进宫,一是感谢你送给我的金丝软甲。

正因为身穿金丝软甲,所以回来路上遇刺也没有受伤。

另外是有件事与你商量。”

说到这里,李晏停下话语。

李晏从溪州返回皇城途中被五千人刺杀一事在皇城的贵族圈早已不是秘密,现在听李晏说起,吴氏道:“这是殿下福大命大。”

“福大命大说不上,但是多亏萧将军和龙武军相救。”

“妾也听说了萧将军救殿下一事,听说萧将军一人挡下几百支箭弩?”

萧清河救李晏的勇猛也在武将中传开,吴氏出身武将之家,知道得更清楚。

“没错。

如果当日不是萧将军,换成其他任何人,我只怕都没有命在了。”

对于李晏说的这句话,吴氏深表赞同。

“殿下,妾自小习武,身手也算不错,但最多挡下一百支箭弩,再多就会力竭。

萧将军能挡下几百支箭弩,的确非常人能及。”

李晏想起高云鹤和她说过的有关吴氏和姚广仁的事情,笑道:

“听闻夫人当年曾与姚将军比试了一场,是夫人胜出,然后姚将军就娶了夫人?”

虽然事情已过去十年之久,说起这件事,吴氏难得有些扭捏。

“妾身手的确算不错,当年满皇城的年轻武将没几人打得过我,但妾打不过将军。”

李晏戏笑:“看来姚将军是早就中意夫人,所以才故意输给夫人。”

当年确实是这样。

吴氏臊了个大红脸。

“妾长相普通,从小除了舞刀弄枪,其他什么都不会。

而且当年我在皇城的名声并不算太好,因此我从来没想过将军会对我另眼相看。”

吴氏这句话让李晏想到她自己。

万华国那么多名门贵公子,可前世的她偏偏看中沈集。这一世,能入她眼的又只有萧清河。

男女间的事情,看来真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只是,前世的她识人不清,又糊涂至极,所以落了个惨绝的下场。

那这一世呢?

这一世,无论萧清河是否真的喜欢她,她一定要保持清醒。

想到这里,李晏转回正事:

“夫人,孤另外有件事同你商量。

姚将军已上了奏折索要军费,如今朝廷经费紧张,北方将士的军费支出暂时不能全部到位,因此并未安排北方将士的御寒军服。

可孤身边有位神人预言今年冬天北方会连日大雪、天寒地冻,比往年任何一个冬天都要冷,而且冷的时间还很长。

如果没有御寒军服的话,只怕会冻死冻伤不少士兵。

孤倒是信这位神人的话,但是满朝文武不信,因此还是不肯安排北方将士的御寒军服。

孤又不能不管这事,因此找了庆国公夫人,问她能不能赶制一批冬服出来?

庆国公夫人倒是说可以,但这件事孤不好出面,因此才找了你来。”

李晏的话,吴氏听清楚了:

朝廷经费不足,不能给姚广仁拨付全部军费。

只是她还是不明白李晏的用意。

不知道李晏是不是让唐国公府出了这笔银子?

“殿下,妾虽然只是一介妇人,但军费应当由朝廷支出的道理还是懂的。”

“这话不用夫人说,孤更懂。

孤不是让唐国公府承担这笔军费支出。

孤的意思是: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住北方将士的性命。

哪怕朝廷暂时拨付不全军费,该准备的将士防寒冬服还是要先准备。

但这件事只能由姚将军出面和庆国公夫人商谈。

但孤承诺:

这笔防寒服的军费支出孤一定会补给姚将军。

至于为什么是和庆国公夫人商谈,那是因为时间太紧,其他人恐怕短时间内赶制不出这么大批防寒冬服。

而且庆国公夫人答应将利润降到最低。”

李晏已经将话说得这样明白了,吴氏自然听懂了。

只是……

“殿下,既然朝廷迟早要补这笔军费,为什么不由朝廷出面和庆国公夫人商谈?”

“因为朝廷不打算管这件事。”

这下,吴氏完完全全听懂了。

朝廷想省下这笔军费开支,但李晏不同意。

虽然不知道李晏说的“今年冬天北方会连日大雪、天寒地冻”的话是不是真的,但是北方将士有冬服穿总是好的。

只是这笔银子不能由唐国公府出。

“殿下,这件事妾做不了主,得回去后同将军商量后再答复你。”

“好,但还请夫人尽快,毕竟如今已是深秋,北方马上就要进入寒冬了。”

……

姚夫人行事倒是麻溜,第二天就出面和庆国公夫人商谈定御寒军服一事。

只是姚夫人说朝廷暂时没有拨付军费,所以只能赊账。

庆国公夫人进了一次东宫,问李晏的意思。

李晏在心里叹了口气:

姚将军不可能那么快就回消息,姚夫人应该是回家和唐国公商量的。

看来唐国公并不信任她。

只是关系到不少北方士兵的性命,这件事她不能不管。

“舅母,你和姚夫人签订供货协议,尽快将这批御寒军服赶制出来送去北方军营。

至于银子你不用担心,就算姚将军不支付,孤也断不会少了你的。”

换作半年前,就算李晏说了这样的话,庆国公夫人也会找办法推脱。

可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李晏将高云鹤当成自己人,行事还有章程,不过几万两银子,李晏做了承诺,庆国公夫人不担心收不到货款。

就算这笔生意收不到货款,只要有李晏在,让李晏再给她几笔皇宫采买的订单,她也能从其他渠道赚回来。

“那我就按你的吩咐做了。”

“好。”

庆国公夫人走后,李晏难免有些感慨:关键时候,还是只能依靠自家人!

不仅是这次,她去溪州也全靠英国公府给了她龙武军,她才得以保住性命!

因为无论是英国公府、还是庆国公府,都与她血脉相连、利益相关!

这样简单的道理,前世的她为什么不明白?

前世,她为什么放着英国公府、庆国公府不理,偏偏要信时燕纤与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