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去管赵衍跟刘玉华谁的年龄更大一点,反正现在刘玉华都是叫赵衍‘哥’,两人挨在一起谈起了善芙的事情。

“哥,善姐刚才说到她的家人了……”

赵衍这才知道,都四十了还单着的大龄剩女善芙,从小到大到底经历了什么。

善芙的父母都还健在,还有个弟弟,父母特别重男轻女,她是受大伯资助才上的大学,大伯无儿无女,对善芙才是真的好。

善芙的大伯在她上大学最后一年的时候去世了,她的父母霸占了她大伯的家产还想让她退学,连最后半个学期都不愿意等。

在善芙父母说来,女子无才就是德,就应该早点嫁出去,上什么学,纯粹是浪费钱。

善芙没有经济收入,最后在导师的帮助下找到了当时轧钢厂的娄半城,把工作定在了轧钢厂,按照双方的约定,善芙一毕业就进了厂子,家里父母弟弟整天闹,善芙干脆也住进了厂子。

后来她父母跟弟弟还经常来轧钢厂闹,还是娄半城派人平的事情,为此她每月要给父母一半工资,她父母养了她二十年,她就得还二十年,一直到去年才还清。

她还处过一个对象,结果也被搅黄了,她父母现在又改口了:

父母健在,不许远嫁,说白了就是要让她一辈子养着他们……

还有她那个弟弟也不是个东西,住着善芙大伯留下来的房子,在外面还四处传他姐姐水性杨花搞破鞋,为的就是让她找不到婆家,一辈子单着,等父母老了好伺候父母,给父母养老。

还有厂宿舍的那些邻居,自从善芙父母弟弟来闹过几次以后就开始对善芙各种指指点点,没半句好话还成天的腆着脸占便宜,善芙又是个温吞性子,不知道如何反抗。

反正工作能力出众,工资也不低,混个温饱倒是没什么问题的,就这样一路走到了现在……

赵衍这回算是真的涨了见识,“那这搬出来也不保险啊,回头要是被找到地界儿还不得把新房又占了去。

还有厂宿舍那些邻居,都什么年代了,还能由着那些人生吃了这么多年的绝户?”

“善姐也担心她父母会来闹,至于那些邻居,现在都已经搬家了,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打交道了,哥,善姐那样的父母,你有好办法对付吗?”

刘玉华亮晶晶的眼睛看过来,对自家男人的能力深信不疑。

赵衍手臂紧了紧,丝滑的触感和迥异于秦淮茹等人的弹性,真的很喜欢这种紧紧挨在一起的感觉,

“这个得想想,对了,她父母是干什么的?还有她那个弟弟,应该结婚了的吧?工作了吗?”

“都是灯泡厂的,弟媳妇也是。”刘玉华的脸蛋又有些红了。

“其实这事儿吧,找妇联一找一个准儿,妇联的人绝对会管,不过我感觉依着这家人的不要脸程度,妇联出马也费劲。”忽然赵衍想到了什么,憋着笑道:“我还有秘密武器,回头我问问去……”

……

第二天一早赵衍趁着善芙没起来就溜走了,回到九十五号大院,贾张氏还没去上班,赵衍把大概情况跟贾张氏一说,贾张氏手一挥,霸气道:“甭管了,这事儿好办……”

结果到了晚上,赵衍正在文丽家跟燕妮玩,秦淮茹急匆匆赶了过来:“快,小衍,我婆婆被执法队抓起来了,执法队来人通知我去领人。”

赵衍哭笑不得,安抚秦淮茹几句就开始分头行动,自家师姐就在执法队,内部有人好办事。

下班在家的施小芳并不了解情况,自家男人找过来当然要重视,于是骑着车带着赵衍来到执法队,秦淮茹这时候刚好在门口守着等待结果。

施小芳只是淡淡扫了一眼秦淮茹,礼貌地点点头,就走了进去。

赵衍在身后摸着鼻子暗暗嘀咕:‘飘了飘了,怎么能让俩人就这样见面?修罗场啊……幸亏师姐深明大义、宽宏大量……’

没一会儿,施小芳又笑着出来了:

原来贾张氏下午纠集了厂子一帮子打螺丝的大妈跑到灯泡厂堵门去了。

也不知道一帮子自行车厂的怎么就给人忽悠得跑去给人轧钢厂的人出头了,反正一帮子大妈把灯泡厂的大门堵了个结实。

灯泡厂领导跑出来沟通,大妈们和和气气,说话条理清晰:

‘……您瞧瞧,这干的是人事儿吗?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父母兄弟,这简直是时代的倒退啊,这事儿咱广大群众怎么能不管……’

厂领导陪着笑脸出的大门,谈了不到一个小时,又满脸笑容地回去了,转头就勒令善芙父母弟弟弟媳出去把问题解决掉。

领导的原话是这样的:

“你们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你们自己清楚,我只声明一点,我们厂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职工存在。

现在我给你们两条路,一条是你们马上给我打辞职报告,不打也没关系,老子有的是办法让你们干不下去。

还有一条路,你们出去给我把事情平息了,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之,我不想听到任何关于厂子绯闻,能不能做到!?……”

善芙的父母弟弟弟媳,一共四个人,就这样被灯泡厂给推了出去……

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一边骂骂咧咧:“老子自己的家事,轮得着你们这些外人来管?你们算什么东西……”

——要说,善芙的弟弟果然是被惯坏了,三十几口子大妈啊,竟然上来就怼……

贾张氏也不含糊:“给我打!……”

……

……先一顿打,那真是满脸开花……

打完人再发动周围人一起开始批判,从法律到道德,条理清晰,明明白白,毫无破绽可言。

批判完又接着戴上地主帽子游行,

结果才刚游行到一半,灯泡厂厂长把事情打听明白了:自行车厂的大妈替轧钢厂的科长出头,来打灯泡厂打人……

这能忍?……

然后就果断报执法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