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惊雷”行动的巨大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的波澜迅速向更高层扩散。“麒麟”样机那颠覆性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其电传动系统带来的静音、加速和操控优势,以及模块化设计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在相关决策圈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正式的嘉奖和肯定如期而至,719厂和陈北玄团队收到了来自各方的贺电和表彰。厂区内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悦。工人们走在路上都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自豪。周卫国更是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岁,接待着一波波前来“取经”或考察的兄弟单位领导。

然而,在这片喧闹的掌声和赞誉背后,陈北玄却感受到了一种更加深沉、更加锐利的目光。林雪的再次到访,印证了他的预感。

这一次,林雪没有去研发中心的小楼,而是直接约见了陈北玄和周卫国在厂部的小会议室。她的表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肃。

“陈北玄同志,周厂长,”林雪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麒麟’的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高层非常重视。”

周卫国脸上还带着喜色,连忙点头:“都是上级领导有方,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林雪抬手打断了他,目光转向陈北玄,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正因为重视,所以审查也会更加严格。‘麒麟’所采用的技术,尤其是全电驱动系统、新型复合材料、以及高度集成的车辆电子架构,其战略价值和对未来作战模式的影响,已经引起了最高级别的关注。”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接下来,总部将会派出一个规格更高的、由技术专家、战略分析人员和安全官员组成的联合评估组,对‘麒麟’项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估。评估内容将不仅限于技术性能,还包括技术成熟度、批量生产的可行性、成本控制、供应链安全,以及……最关键的技术源头和未来的升级路线图。”

“技术源头”四个字,让周卫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有些紧张地看了陈北玄一眼。

陈北玄面色不变,平静地回应:“我们欢迎上级的全面评估。719厂研发中心的所有技术资料、实验数据、设计过程记录都是完整和可追溯的。‘麒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现有国内外公开技术资料基础上,结合我军实际需求,进行自主创新和工程实现的成果。”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态度,也隐晦地再次强调了技术的“自主”属性。

林雪深深地看了陈北玄一眼,似乎想从他眼中读出些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很好。希望你们做好充分准备。评估组可能会问得非常细致,甚至会很尖锐。”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另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随着‘麒麟’信息的有限度披露,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动向。某些国家和机构,对你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技术保护和安全保密工作的压力,将会空前巨大。厂里的安保等级必须再次提升,所有核心人员的纪律要求也必须进一步加强。”

会议结束后,周卫国忧心忡忡地对陈北玄说:“小陈,这……这评估组来者不善啊?还有这技术源头……”

“厂长,不必过分担心。”陈北玄安慰道,眼神却十分清醒,“这是必经的过程。‘麒麟’越重要,审查就越严格,这是正常的。至于技术,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记录完整,就不怕任何人审查。”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峻:“而且,这也未必是坏事。更高层面的关注,意味着更大力度的支持。只要我们通过了这次评估,‘麒麟’项目才能真正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获得它应有的资源和地位。”

随后的日子里,研发中心的气氛在喜悦之余,多了一份临战前的紧张和有序。陈北玄带领团队,开始系统地整理从项目立项到样机试制的全部技术文档、会议纪要、实验报告和失败记录。他们重新梳理了每一个技术决策背后的逻辑和依据,准备了应对各种可能质疑的详细说明。

陈北玄亲自把关,确保所有材料的逻辑链条完整、数据真实可靠。他反复向团队成员强调:“我们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结果,更是一个科学的、严谨的、经得起推敲的研发过程。”

与此同时,厂区的安保措施明显加强,增加了巡逻岗哨,升级了门禁系统,对涉密区域的进出管理更加严格。所有核心研发人员都再次接受了深入的保密教育。

掌声依旧在耳边回响,但陈北玄和整个719厂的核心团队,已经将目光从成功的喜悦中收回,投向了更深邃、也更复杂的未来。他们知道,“麒麟”这头刚刚展露锋芒的钢铁巨兽,即将迎来决定其命运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关于技术、关于信任、关于国家未来战略的严格审视。而他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