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偷的人生 > 第91章 九月菊黄,生意兴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九月菊黄,生意兴隆

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晨光穿透汴京的薄雾,将巍峨的城墙染成一层暖金。街面上早已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穿行在青石板路上,卖重阳糕的铺子飘出清甜的枣香,连空气里都浸着几分秋日特有的爽朗。

“婉清阁”的朱漆大门一推开,便有客人笑着迎了上来。这铺子坐落于汴京最繁华的永安大街,青砖墙面上挂着烫金匾额,门两侧摆着两盆开得正盛的黄菊,花瓣舒展,透着勃勃生机,恰应了“九月菊黄”的景致。

“谢姑娘,可算把你们盼开门了!”率先踏入店门的是户部侍郎家的夫人,她身着藕荷色褙子,身后跟着两个拎着食盒的丫鬟,“前几日听说你们到了批新织的云锦,我特意赶早来瞧瞧,重阳宴上总得出挑些。”

谢语正站在柜台旁清点绸缎,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账本,脸上漾起温和的笑意。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襦裙,领口绣着细密的缠枝玉兰花样,衬得身姿愈发窈窕。她上前一步,引着客人往内间的陈列架走:“李夫人快请坐,新到的云锦都在里间呢,有石榴红、松绿、天青三种颜色,您瞧瞧喜欢哪样。”

说话间,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靠窗的位置,几位官家小姐围在绣架旁,对着一匹绣着寒梅映雪的蜀锦小声议论。那蜀锦质地轻薄如蝉翼,丝线却细密紧实,梅枝的虬劲、雪花的剔透都绣得栩栩如生,连花瓣上的露珠都透着灵气。

“这料子摸着也太舒服了,比我娘从苏州带来的云锦还软和。”一位穿粉裙的小姐伸手轻轻拂过锦缎,眼中满是惊艳,“听说这是婉清阁独有的织法?”

正在整理图样的谢研闻言抬起头,她手中还捏着半张画着缠枝牡丹的宣纸,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姑娘好眼光,这蜀锦是用三蚕丝混着木棉织成的,比普通锦缎多了道‘柔化’的工序,贴身穿着不磨皮肤,秋冬做披风也暖和。”

她一边说,一边将新画好的图样铺在案上。那些图样皆是精心绘制,有的是并蒂莲配流云,有的是鸾鸟衔花枝,还有几幅是时下最时兴的山水小景,墨色浓淡相宜,线条流畅雅致。几位小姐凑过来细看,顿时挪不开眼,纷纷指着图样要定制衣裳。

谢研耐心地记下她们的要求,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她余光瞥见母亲林婉清站在柜台后,正对着一位老夫人温和地说着什么,心里不由得一暖。自从哥哥谢浩楠回来,母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原本苍白的脸色也添了几分红润,连带着整个铺子都透着一股暖意。

柜台后,林婉清正帮着城西张老夫人挑选绸缎。张老夫人年近七旬,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她拄着拐杖,目光落在一匹暗纹织金的缎面上:“婉清啊,我那孙女儿下月出嫁,想做件正红色的嫁衣,你看这料子成不成?”

林婉清伸手抚过缎面,指尖触到细密的织金纹路,温和地笑道:“张老夫人放心,这是最好的杭绸,织金用的是真金箔捻的线,阳光下瞧着又亮又大气,做嫁衣再合适不过。而且这料子耐穿,就算日后传下去,颜色也不会褪。”

她顿了顿,又取过一旁的胭脂红绣线:“嫁衣上若绣上百子图,再缀些珍珠扣,定会更显喜庆。我们铺子里的绣娘手艺都是顶尖的,您要是信得过,我让她们先画个样子给您过目。”

张老夫人听得连连点头,拉着林婉清的手感慨道:“还是你细心,你刚开这铺子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是个能干的,如今果然越来越好了。”

林婉清心中一动,脸上却依旧带着笑意,轻声道:“都是托大家的福,孩子们也懂事,帮着打理铺子,我省了不少心。”

正说着,账房先生老陈端着账本从里间走出来,脸上堆着笑,声音都比平时亮了几分:“夫人,您快来瞧瞧,这上午的流水就比往常一天还多!”

林婉清接过账本,指尖拂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渐渐暖了起来。老陈站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夫人,刚才好几拨客人都说,咱们的丝绸比京中其他铺子的更软,花色也更别致。尤其是新到的那批‘水波纹’绫罗,一上午就卖出去十几匹!”

林婉清低头看着账本,眼前忽然浮现出谢承业临走时的模样。那时他穿着藏青色的长袍,站在永宁巷外的马车旁,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婉清,柳姨娘这些年打理苏州的家业,也出了不少力。若是日后回到苏州,她若是有什么小动作,你莫要放在心上,与她搞好关系,才能让家里和睦……”

那时她听着这话,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却也只能默默点头。这些年,柳姨娘在苏州暗中克扣家用,处处刁难,她都看在眼里,却因为身子弱,怕惹谢承业烦心,从未说过一句。如今想来,那些委屈仿佛还在胸口萦绕,可看着眼前热闹的铺子,看着儿女们忙碌的身影,那些委屈又渐渐淡了。

儿子被拐卖的十六年,她日夜忧思,几乎熬干了心血,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直到去年年底,浩楠突然在苏州老家她居住的偏院,她抱着儿子痛哭一场,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落了地。日子渐渐有了盼头,心情好了,身体也越发硬朗,如今才能在儿女的支持下,把“婉清阁”打理得红红火火。

想到这里,林婉清的眼眶微微发热,她连忙抬手拭了拭,怕被旁人瞧见。老陈还在一旁说着生意上的事,她勉强应着,心里却在想:承业,若是你在江南知道这里的情况,知道孩子们都好好的,知道铺子如今这般兴旺,定也会高兴吧。

傍晚时分,夕阳将铺子的门槛染成橘红色,客人渐渐散去。谢语揉着发酸的肩膀,笑着对林婉清说:“娘,今天可真累坏了,不过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累也值了。”

谢研收拾好图样,也走了过来:“娘,明日宫里要派人来订丝绸,咱们得提前把货准备好,再仔细检查一遍,可不能出岔子。”

林婉清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见谢浩楠推门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玄色劲装,风尘仆仆的,显然是刚从城外的军营回来。他一眼就瞥见母亲眼角的红痕,连忙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娘,您怎么了?是不是谁惹您生气了?”

林婉清连忙笑着摇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傻孩子,娘没事,就是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心里高兴。”

她顿了顿,想起白天周夫人派人来说的事,又道:“对了,周夫人刚才派人来传话,说明日宫里的娘娘要派人来订丝绸,说是要做秋冬的衣裳。你明日休沐,正好帮着盯盯货,仔细检查一遍质量,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谢浩楠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认真的神色:“娘您放心,明日我一早就来铺子,保证把货盯得牢牢的,绝不会出问题。”

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影,林婉清心里满是欣慰。她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天边的晚霞如同铺开的锦缎,绚烂夺目。铺子外,黄菊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谢语和谢研忙着收拾铺子,谢浩楠站在母亲身边,低声说着军营里的趣事。林婉清听着,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她知道,往后的日子,定会像这九月的黄菊一般,越来越旺,越来越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