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的手指,隔着十几步的距离,直直地指向岳飞。

“去给咱大宋,拉起一支全新的武装力量!”

“它的名字,老子都想好了,就叫——‘民兵团’!”

民兵团!

又是一个石破天惊,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新名词!

如果说,之前的“海军”,只是让这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觉得有些荒诞和不切实际。

那么这个“民兵团”,就让他们从心底深处,感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甚至是彻骨的恐惧。

让百姓掌握武力?

全民皆兵?

这……这万一他们不拿武器去打外敌,而是掉过头来对准朝廷,那该怎么办?

那岂不是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民间武力的控制,都是严防死守,苛刻到了极点。

“藏兵于民”这种危险的思想,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不着调的思想家提过,但从未有哪个手握权柄的帝王,敢真正去付诸实践。

因为这太危险了!

这根本就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在挥向敌人的同时,也极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抹了自己的脖子!

“陛下,万万不可啊!”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官拜御史大夫,向来以头撞龙柱为荣。

他颤巍巍地从队列中挪出,老泪纵横,整个人抖得好似风中残烛。

“我大宋立国百年,严禁民间私藏片甲,更别提聚众操练!此乃动摇国本之举,是自掘坟墓啊陛下!”

他的哭喊声带着一种悲怆的调子,仿佛已经看到了天下大乱的惨状。

“是啊陛下!”户部尚书紧跟着出列,他的算盘打得最精,也最怕乱。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地方豪强必然借此名义,私蓄武装,到时候尾大不掉,朝廷如何节制?此举后患无穷!”

“兵者,凶器也。农者,国之本也。圣人之言犹在耳,岂能将凶器交予万民之手,混为一谈?”一位翰林学士摇头晃脑,引经据典,满脸的不赞同。

反对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嗡嗡的议论声几乎要将殿顶的琉璃瓦给掀翻。

这些平日里文质彬彬的臣子,此刻一个个面红耳赤,情绪激动,仿佛李云龙不是在提一个政策,而是在放一把火,要烧掉他们世代守护的纲常伦理。

李云龙坐在龙椅上,掏了掏被吵得发痒的耳朵,一脸的不耐烦。

他早就料到了。

这帮读圣贤书读傻了的家伙,脑子里的弦绷得太紧。在他们看来,老百姓就该老老实实地刨地、纳税、生娃,世世代代,安分守己。

给他们一把锄头是本分,要是让他们摸了刀枪,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李云龙懒得跟他们掰扯什么祖宗之法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动摇。

他扫视全场,视线越过那些吹胡子瞪眼的文官,最终定格在武将队列之中。

那里,有一个身影始终沉默不语,却身姿挺拔如松,脊梁直得好似一杆刺破青天的长枪。

“岳飞。”

李云龙淡淡地开口,他的嗓音不高,却有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朝堂所有的嘈杂。

整个紫宸殿,蓦地一滞。

“臣在!”

岳飞自队列中走出,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甲叶碰撞间发出清脆的铿锵声。他抱拳躬身,声如洪钟。

李云龙斜靠在龙椅上,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指了指下面那群还义愤填膺的文官。

“朕问你,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岳飞闻言,没有立刻回答。

他那双锐利的眸子微微一沉,脑中迅速过了一遍北伐归来后的种种军报政务。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迎着李云龙的视线,沉声回答。

“回陛下,臣以为,我大宋眼下有三座大山压在头顶。”

“其一,兵源不足。北伐一战,我军虽胜,亦有战损,阵亡将士的缺口补充缓慢,新兵操练亦需时日。”

“其二,燕云新复,土地荒芜,百废待兴,但国库储备之粮草,难以支撑长久的大规模屯垦,粮食缺口巨大。”

“其三,国库虽因缴获金人府库而暂时充盈,但重建燕云,抚恤伤亡,犒赏三军,耗费甚巨。长此以往,坐吃山空,非长久之计。”

岳飞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说到了李云龙的心坎里。

看看,什么他娘的叫专业!

李云龙满意地点了点头,总算有个明白人。

他慢悠悠地坐直了身子,环视着那群被岳飞一番话噎得说不出声的文官,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在烛火下显得格外森白的牙齿。

“都听见了没有?”

“这,才叫问题!”

“你们这群人,天天就知道跟朕哭穷,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祖宗之法挂在嘴边,比谁都顺溜!可就是没一个人能告诉朕,到底该怎么行!”

他的嗓门陡然拔高,平地里炸开一个惊雷,震得大殿的梁柱嗡嗡作响。

“现在,朕就告诉你们,怎么行!”

“朕这个‘民兵团’,就是要将岳爱卿说得这三座大山,给他扔到一个锅里,用文火慢慢给炖了,炖成一锅强国强军的十全大补汤!”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就连刚才反对最激烈的那位御史大夫,也忘了继续哭嚎,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想听听皇帝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李云龙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晃了晃。

“第一,凡我大宋子民,不论原先是失地的佃户,还是流离的难民,只要身家清白,体格尚可,皆可报名加入民兵团。一经选入,每人,立赏一亩上等良田,官府立契,永为其业!”

“轰!”

这个条件一抛出来,整个朝堂比刚才还要炸裂。

一亩上等良田!

对于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可能连一块属于自己坟地的百姓来说,这是何等致命的诱惑!这是足以让他们卖命的价码!

户部尚书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下意识地开始心算,燕云十六州收回了多少官田,又有多少流民,这得是多大一笔开销……可转念一想,那些地本就荒着,与其荒着,不如……

他的算盘珠子在脑子里噼里啪啦乱响,一时竟算不明白这笔账是亏是赚。

“第二!”

李云龙竖起第二根手指,粗暴地压下了所有人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