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子,地板被他踩得“咚咚”作响,一股压抑不住的激昂情绪,在小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

“他们为国流血,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再流泪!”

“所以,朕要成立‘军人事务部’,要修建‘烈士园’!”

“朕要让咱们大宋所有当兵的,都吃上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时候,心里头是踏实的,是暖和的!”

他猛地转过身,一双眼睛亮得惊人,直直地射向宗泽。

“老将军,朕想请你出山,来当这个‘军人事务部’的第一任尚书,来当咱们大宋所有军人的大家长!”

这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宗泽的头顶轰然炸响。

他瞬间愣住了,整个人都僵在了椅子上,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只有那双布满血丝的老眼,因为极度的震惊而猛然睁大。

他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了毛病,听错了。

“陛……陛下,您说……让老臣来负责?”

他的声音抖得厉害,几乎不成调。

他已经年近古稀,本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荣耀,就是亲眼看到燕云十六州被收复,然后就可以安心地告老还乡,在祖坟前告诉列祖列宗,他没有辜负这一生的戎马。

却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要把如此一副前无古人、重如山岳的担子,交到他这把老骨头的手上。

“没错,就是你!”

李云龙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几步走到宗泽面前,双手按住椅子的扶手,俯下身,与老将军平视。

“这个新衙门,朕给你最高的权限!钱,户部那边已经堆成了山,你敞开了用,不够朕再给你想办法!”

“人,满朝文武,你看上谁,觉得谁能干事,直接跟朕要!朕给你绑也把他绑过去!”

“老将军,咱大宋所有当兵的,从今天起,他们的身后事、家里事,他们的荣光与抚恤,全交给你了!”

李云龙的每一个字,都砸在宗泽的心坎上。

他俯视着老将军那张写满沧桑与震惊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最终,也是唯一的要求。

“朕,只有一个要求!”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这十二个字,不是说出来的,是吼出来的。

带着李云龙两辈子的执念,带着他对那些无名英雄最深的敬意,轰然炸响在宗泽的耳边。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宗泽的嘴唇开始剧烈地颤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瞬间涌满了滚烫的液体。

决堤的泪水顺着他脸颊上刀刻般的皱纹,肆意流淌。

他戎马一生,见过太多英雄埋骨沙场,家人却在后方受尽凄凉的惨事。

他曾无数次为此痛心疾首,拍案而起,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一次次上演。

而今天,就在今天!

这位年轻的皇帝,给了他这个权力,给了他这个机会,去弥补所有他见过的,听过的,让他午夜梦回都意难平的遗憾!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壮年,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场。

他感觉自己胸膛里那颗衰老的心脏,又重新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找到了!

他找到了自己此生终极的意义!

“噗通!”

一声闷响。

这位年近古稀、官居枢密使的老将军,猛地从椅子上滑落下来,对着李云龙,行了一个五体投地、毫无保留的大礼。

他的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冰冷坚硬的金砖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老臣……宗泽……领旨!”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嘶哑不堪,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足以劈开金石的坚定。

“请陛下放心!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为国征战的英雄,和他身后的家人,受半点委屈!”

李云龙看着伏在地上,肩膀因为激动而剧烈耸动的老人,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个家,交给宗泽,稳了。

他上前,用尽力气,亲自将这位国之柱石扶了起来,拍了拍他那因为激动而不断颤抖的后背。

“好!有老将军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去吧,放开手脚去干!有什么麻烦,你解决不了的,来找朕!”

“天塌下来,老子给你顶着!”

宗泽热泪盈眶,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感觉自己这把老骨头里,又重新燃起了一团火。

一团足以燃烧尽他最后生命,照亮无数英雄回家之路的熊熊烈火!

老将军转身离去,那原本有些佝偻的背影,在走出御书房大门的那一刻,竟挺得笔直。

钦天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

宜动土,宜安葬,宜祭祀。

这一天,汴京城万人空巷。

城外的皇家猎场,早已是人山人海。

这里原本是一片开阔的皇家猎场,风水极佳,背靠青山,面朝汴水。

如今,它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更加神圣的名字。

大宋烈士园。

奠基仪式,办得无比隆重。

李云龙亲率文武百官,三军将士代表,烈士家属代表,以及自发前来的数万百姓,出席了这场典礼。

现场没有喧哗,没有鼓乐。

只有风吹过旌旗的猎猎声,和人们沉重而肃穆的呼吸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与哀戚交织的凝重。

人群的最前方,是数百名穿着素衣的家属,他们许多人怀里抱着冰冷的牌位,脸上是长久悲伤留下的麻木。

队伍的中坚,是上千名身姿挺拔的将士代表,他们甲胄在身,面容刚毅,遥望着那座刚刚建起的高台。

更远处,是数不清的汴京百姓,他们踮着脚,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敬畏。

宰相李纲站在百官之首,他看了一眼身旁那些神色各异的同僚,又看了看远处黑压压的军民,心中不禁泛起嘀咕。

这位官家,今天又要弄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名堂?

李云龙今天没有穿那身金灿灿的龙袍。

他换上了一身玄黑色的戎装,腰间挎着惯用的长刀,显得英武不凡。

他迈开步子,一步一步,走上了临时搭建的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