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33章 沪上之行扩版图,外滩风云签契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沪上之行扩版图,外滩风云签契约

琉璃厂捡漏沉香木的余韵还未完全散去,孟礼欢的生活就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秦海龙带来消息,上海那边有几处位置极佳的老洋房因原主人海外关系变动,正在寻找可靠买家,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上海?”孟礼欢握着那块温润的沉香木残件,心里微微一动。北京的四合院是根基,是家。但上海,作为另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将产业布局延伸到上海,是必然的选择。

“去!必须去看看!”孟礼欢几乎没有犹豫。他深知,在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机会稍纵即逝,尤其是在房产这种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上。

这次出行,他没有带上家人。北京刚安顿下来,孩子们也才适应,不宜再长途奔波。他只带了脑子活络、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孟小军。韩晶晶细心地为他收拾好行装,除了换洗衣物,依旧塞了不少家乡的干货特产,嘱咐他“出门在外,注意身体,该花钱时别省着”。

依旧是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孟礼欢和孟小军,从华北平原驶向江南水乡。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化,整齐的麦田被纵横的河网和水稻田取代,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

孟小军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看着窗外迥异于北方的风景,兴奋不已。“欢哥,你看那河,真多!跟咱那儿的河不一样,咱那儿的河性子野,这儿的河看着秀气。”

孟礼欢笑了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鱼。你看这水色,就知道底下长的东西跟咱们海里不一样。”

他靠着车窗,心里却在对比着北京与上海的不同。北京是沉稳的,带着历史的厚重和权力的森严;而上海,哪怕只是在火车上远远一瞥,也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混杂着商业气息和异域风情的活力。

到达上海站,那股喧嚣和拥挤比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流如织,南腔北调,穿着也更显时髦,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年轻人,引得孟小军频频侧目。

来接站的是秦海龙在上海的一位朋友,姓陈,四十多岁,穿着笔挺的西装,操着一口带着吴侬软语口音的普通话,显得精明干练。

“孟先生,一路辛苦!秦哥都交代好了,车在外面,我们先去酒店安顿。”陈先生热情地握手,目光在孟礼欢朴素的衣着和沉稳的气度上稍作停留,并未流露出任何异样。

坐在陈先生不知从哪弄来的桑塔纳轿车里,穿行在外滩边,看着对面浦东那片尚且空旷、但已能感受到躁动的土地,以及岸边那一片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巍峨老建筑,孟礼欢心中再次确认,来这里,来对了!

陈先生办事效率很高,在酒店稍事休息后,便直接带着孟礼欢去看房子。

第一处位于静安区,是一栋独立的法式风格小洋楼,红砖外墙,带着个小花园,很是幽静。但孟礼欢进去转了一圈,感觉格局有些逼仄,采光也一般,而且维护状况不佳,有些地方木质结构已经有了白蚁蛀蚀的痕迹。他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第二处在徐汇区,是一栋联排洋房中的一套,位置不错,但面积太小,而且左右邻居复杂,不符合孟礼欢喜欢清静、以及未来可能用于商业或接待的考量。

“陈先生,还有没有更……开阔一点,位置更好,最好是独门独院的?”孟礼欢直接提出了要求。他知道好的老洋房可遇不可求,但既然来了,就要找最合适的。

陈先生沉吟了一下,说道:“倒还真有一处,在原来的法租界核心区,靠近淮海路,是一栋带大院子的西班牙风格老洋房。房子主人情况比较特殊,是位老华侨,最近决心落叶归根,但子女都在国外,急着处理国内的资产,所以价格上……可能比前两处要高不少,而且要求一次性付清。”

“去看看!”孟礼欢来了兴趣。

车子驶入一条梧桐掩映、异常幽静的马路,最终在一扇高大的、带有精致铁艺雕花的黑漆大门前停下。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先是一个占地颇广的院子,虽然有些荒芜,但高大的香樟、广玉兰树冠如盖,依稀可见昔日繁华。院子深处,一栋米黄色外墙、红色坡屋顶、造型优雅舒展的三层洋房静静矗立,拱形门窗,细节处带着典型的西班牙风情。

光看这院子和建筑外观,孟礼欢心里就点了头。这气派,这地段,这独门独院的私密性,正是他想要的!

房主是一位满头银发、精神却很好的老先生,姓宋,由一位律师陪同着。见到孟礼欢,宋老先生有些意外,似乎没想到买家如此年轻,但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教养,客气地请他们进去参观。

洋房内部保养得相当不错。柚木地板光可鉴人,彩绘玻璃窗在阳光下投射出斑斓的光影,高高的天花板上挂着复古的水晶吊灯(虽然已经不通电),壁炉、雕花护墙板等细节都保存完好。虽然家具大多已经搬空,但整个空间依然透着一种旧日的奢华与格调。

“这房子,是我父亲当年请法国建筑师设计的,一砖一瓦,都用了最好的材料。”宋老先生抚摸着光滑的楼梯扶手,眼中流露出怀念与不舍,“可惜啊,时过境迁……小同志,你看得上眼吗?”

孟礼欢没有立刻回答。他像在检查渔船龙骨一样,仔细查看房屋的角角落落。他敲击墙体,判断结构的牢固;检查门窗的合页和木质,看有无腐朽;甚至爬到阁楼,查看屋顶的瓦片和梁架情况。

“宋老先生,这房子底子很好,用料扎实,看得出来当年是花了心血建的。”孟礼欢看完,心中已有决断,但他还是指出了几个问题,“不过,这水电线路估计都老化了,需要全部重新铺设。院子里的排水好像也不太通畅,下大雨可能会积水。还有,部分外墙的粉刷有些剥落。”

宋老先生和旁边的律师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于孟礼欢的细致和专业。这年轻人,不像个来看热闹的,倒像个经验老道的监理。

“孟同志说得对,这些都是老房子的通病了。”宋老先生叹了口气,“所以这价格……”

“价格我们可以谈。”孟礼欢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底气,“关键是房子合适,老先生您也舍得。我买下来,是真心想把它维护好,住出人气来的,不是拿来空置或者炒卖的。”

他这番话,似乎说到了宋老先生的心坎里。老人看着孟礼欢诚恳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实在人。这房子交给你,我放心。律师,你把我们的底价跟孟同志说一下。”

律师报出了一个数字。饶是孟礼欢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价格微微震了一下。这比北京那套三进四合院,还要贵上一大截!旁边的孟小军更是听得暗暗咋舌。

孟礼欢沉默了片刻,脑子里飞快计算着自己的资金流。买下北京院子,筹备“山海楼”,加上这次带来的钱……差不多到了极限。但这栋洋房的价值,他太清楚了!现在咬牙拿下,未来就是一座金山!

“价格我认可。”孟礼欢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宋老先生,“就按这个价。款项我可以一次性付清。只有一个要求,手续尽快,我希望尽快完成交割。”

他如此爽快,反而让宋老先生和律师有些意外。这么大的金额,连价都不还?

“孟同志……你不再考虑考虑?”律师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不用考虑了。”孟礼欢笑了笑,“好房子就像海里的大鱼,看到了,就得果断下网,犹豫一下,可能就被别人抢走了。我相信宋老先生,也相信这房子的价值。”

他的果断和信任,让宋老先生颇为动容。老人站起身,郑重地向孟礼欢伸出手:“好!年轻人,有魄力!这房子,是你的了!我希望它在你手里,能重新焕发光彩!”

接下来的几天,孟礼欢在陈先生的协助下,与宋老先生的律师团队紧锣密鼓地办理各种手续。签合同、付款、办理产权变更……过程比北京稍微复杂一些,但在钞能力和陈先生的人脉作用下,一切进展顺利。

当孟礼欢在那份全英文夹杂着中文的、厚厚的产权转让契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商业版图上,又落下了一枚沉甸甸的棋子。

站在洋房三楼的露台上,凭栏远眺,虽然还看不到未来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但外滩的万国建筑和黄浦江上往来的船只尽收眼底。江风带着水汽吹拂在脸上,与渤海的风是两种味道。

孟小军站在他身后,看着这偌大的院子和气派的洋楼,依然觉得像做梦一样。“欢哥,这……这以后也是咱们的了?”

“嗯。”孟礼欢点点头,目光深邃,“小军,记住,产业置下了,是根基。但真正的本事,是怎么让这些产业生出更多的价值来。北京的酒楼要开,上海的摊子,也得支棱起来。”

他已经在心里规划,这栋洋房,一部分自住,一部分可以用来做高端私房菜或者接待重要客户,依托他手中掌控的顶级山海资源,在上海滩打出另一片天!

“走,小军,去十六铺码头转转!”孟礼欢转身下楼,“咱得看看,这上海滩的海鲜市场,是个什么光景!摸摸这黄浦江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的沪上之行,购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山海的馈赠,与这座东方巴黎的繁华与机遇对接,才是真正的挑战与乐趣所在。他这只北方的鹰,要在江南的水乡,再次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