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舒韵堂开业后人气爆棚,每日接诊量持续攀升,加之舒安堂本就繁忙的诊疗事务,云舒与父亲云峥及几位郎中早已分身乏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学徒们,也常常从清晨忙碌至深夜,抓药、煎药、协助诊疗、整理医案,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让不少人面露疲惫。扩招学徒,充实诊疗团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眼下两处医馆实在忙不过来,单靠现有学徒,怕是撑不了多久。”云舒在晚间的例会中说道,目光扫过在座的父亲、陆景渊及两位医馆主管,“我想公开扩招一批学徒,既能分担诊疗压力,也能为医馆培养后备力量,将云家的医术传承下去。”

云峥深表赞同:“此举甚好。但学医非一日之功,医者关乎人命,绝不可滥竽充数。必须制定严格的选拔与考核制度,确保招来的学徒品性端正、悟性尚可,方能担此重任。”

陆景渊也补充道:“我会协助张贴告示,扩大招募范围,但选拔过程需全程公正透明,杜绝走后门、托关系之事,务必为医馆选出真正可用之才。”

三人一拍即合,当即着手制定招募方案。次日,苏州城各大街小巷便贴满了舒安堂与舒韵堂联合招募学徒的告示,内容明确写明招募条件: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对医术有浓厚兴趣,有无基础均可,但需通过严格选拔;一旦录取,将提供食宿与月例银,由云舒亲授医术,表现优异者可留馆任职。

告示一出,反响热烈。短短三日,便有近两百人前来报名,其中既有贫苦人家的子弟,也有书香门第的少年,甚至有不少女子听闻舒韵堂专设女子专区,也踊跃报名,希望能习得医术,服务乡邻。

为确保选拔公平公正,云舒将选拔分为三轮,全程由云峥、两位资深郎中及陆景渊共同监考,严禁任何人干预。

第一轮为品行审查。云舒派人前往每位报名者的家乡或居住地,通过邻里乡绅了解其日常品行,有无偷盗、斗殴等不良记录,是否孝顺父母、乐于助人。医者仁心,品行是首要考量,若品行不端,纵有天赋也绝不可录用。经过此番审查,有三十余人因品行问题被淘汰,剩余一百五十余人进入第二轮考核。

第二轮为笔试考核,主要考察报名者的识字能力、基础药理常识与悟性。云舒亲自出题,试题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常用汉字的认读与书写,确保学徒能看懂医书与药方;一部分是基础药理,如辨别常见药材的名称与功效,虽不要求深入理解,但需有基本认知;最后一部分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询问报名者为何想学医,以及对“医者仁心”的理解,以此考察其学医的初心与悟性。

笔试当日,舒安堂后院的空地上摆满了桌椅,一百五十余名报名者整齐就坐,神情紧张又期待。云舒与几位考官巡回监考,考场秩序井然。考试结束后,考官们连夜批改试卷,最终筛选出六十名笔试合格者,进入最终的面试环节。

面试是选拔的关键环节,由云舒亲自主持。她坐在主位上,身旁是云峥与陆景渊,目光温和却带着审视,逐一询问每位候选人。除了考察其对医术的认知与学习意愿,更注重观察其应变能力与同理心。

“若你遇到一位贫苦患者,没钱抓药,你会如何处理?”云舒向一位面容清秀的少年问道。

少年略一思索,恭敬答道:“医者应以救人为先,我会先为其诊治,药材可先从医馆的免费药箱中取用,若后续实在无力支付,便记在我的月例银中抵扣。”

云舒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又问一位报名的少女:“女子行医常遭非议,你若遇到患者因你是女子而拒绝诊治,该如何应对?”

少女眼神坚定:“医术不分男女,我会用实力证明自己。先耐心劝说患者,若其仍不相信,便请馆中资深郎中一同诊治,用疗效打消其疑虑。”

面试过程中,有人紧张结巴,有人言辞恳切,有人初心纯粹,有人功利心显露。云舒与几位考官仔细观察,综合考量其各方面表现,最终选定三十名学徒,其中男子二十名,女子十名,女子将主要安排在舒韵堂学习工作。

名单公布当日,入选的学徒们欣喜若狂,纷纷向云舒等人磕头道谢,未入选者虽有失落,却也对严格公正的选拔过程心服口服。

学徒入馆后,云舒立刻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考核制度,分为日常考核与阶段考核,确保学徒们能认真学习,快速成长。

日常考核由各主管负责,每日记录学徒的学习态度、实操表现与出勤情况。学徒需每日清晨寅时起床,背诵《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基础医书,辰时进行药材辨识与炮制实操,午时跟随郎中学习诊脉开方,下午协助诊疗或煎药抓药,晚间还要整理医案,撰写学习心得,稍有懈怠便会被记录在案。

阶段考核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医书背诵与药理知识;实操考试则包括药材辨识、药方配伍、针灸推拿等,由云舒与资深郎中亲自监考,不合格者将被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若补考仍不合格,则需退学。

为激励学徒们刻苦学习,云舒还设立了奖惩制度。表现优异者,不仅能获得额外的月例银与珍贵医书,还能得到云舒的亲自指导,参与疑难病症的诊疗;若出现迟到早退、学习敷衍、操作失误等情况,则会扣除月例银,情节严重者将被劝退。

有一位姓王的学徒,起初学习十分刻苦,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懈怠,时常迟到,药材辨识也频频出错。在月度考评中,他的成绩垫底。云舒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学医是一件需要终身坚持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你若想半途而废,便辜负了自己的初心,也辜负了医馆的培养。”

王学徒羞愧不已,当即表示会痛改前非。此后,他每日最早到馆,最晚离开,刻苦背诵医书,反复练习实操,在接下来的阶段考核中,成绩突飞猛进,成为学徒中的佼佼者。

对于女学徒,云舒更是格外用心。考虑到女子学习针灸推拿时力量不足,她特意改良了手法,注重技巧而非蛮力;在教授妇科相关知识时,她结合自身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还允许女学徒在舒韵堂观摩实操,积累临床经验。

陆景渊也十分支持学徒培养,不仅为医馆添置了大量医书与实操器械,还特意从锦衣卫中抽调了一位擅长跌打损伤治疗的校尉,为学徒们讲授外伤诊疗知识。

在严格的选拔与考核制度下,三十名学徒成长迅速,不到半年便已能独立完成抓药、煎药等基础工作,部分优秀者已能协助郎中为患者诊脉,撰写简单的药方。舒安堂与舒韵堂的诊疗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患者们对这些认真负责的学徒也颇为认可。

云舒站在医馆的药圃中,看着学徒们认真辨识药材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学徒不仅是医馆的未来,更是云家医术的传承者。通过严格的选拔与考核,筛选出真正热爱医术、品性端正的人才,方能让“仁心济世”的理念薪火相传,让舒安堂与舒韵堂真正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坚实依靠。而这一切,也离不开陆景渊与父亲的支持,有他们在身边,她便能毫无顾虑地在行医济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书写更多温暖与希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