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灵卡劫:王朝余烬 > 第184章 风蚀晶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工坊的石桌上摆着三颗晶核:冰蚀晶核像块会发光的冰糖,雷蚀晶核银蓝带电弧,岩蚀晶核青黑如顽石——被二牛用陨铁撬棍撬出来时,还沾着矿洞的泥土,被松婶拿绒布擦了三遍才露出纹路。卡匣悬浮在晶核上方,蓝光转了个圈,投射出全息进度条:“九种蚀影晶核收集进度:3\/9(冰、雷、岩);书页纹进度:92\/100(新增‘杠杆原理应用技巧’)。”突然蓝光“叮”一声轻响,弹出新任务,字体抖得像被风吹过:“下一目标准备:风蚀晶核。特性:灵能波动频率15hz(与高速气流频率一致);生存环境:西风隘口的‘风蚀石林’;弱点:对‘流速差形成的低压陷阱’及‘共振频率干扰’敏感——通俗说:怕‘被风兜住’,但它飞得比箭快,得先让它‘晕头转向’。”

“晕头转向?”二牛正把陨铁撬棍当晾衣杆,挂着刚洗的灵能布衫(松婶说“沾了矿洞灰,不洗能当砂纸”),闻言把撬棍往地上一戳,“简单!我用陨铁盾当‘风墙’,把它拍晕!上次拍岩蚀影那下,盾面还留个坑呢!”

松婶刚端着灵能粥锅出来,闻言一锅铲敲在二牛后脑勺的布衫上,粥锅震得“哐当”响:“拍你个鬼!风蚀影速度比雷蚀影快三倍,你盾还没举起来,它早绕到你背后揪你头发了!卡匣说了‘伯努利原理’和‘共振频率’是关键——你们现代的风筝能飞、喷雾瓶能喷水、火车站台画安全线,不都是伯努利搞的鬼?”

瘦猴正蹲在石桌旁拆“灵能风速仪”(上回矿洞捡的,据说是三百年前测风蚀的工具),闻言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卡匣的蓝光,露出“终于轮到流体力学主场”的笑容:“伯努利原理,就是‘让风听话的魔法’!”他掏出拆下来的弧形叶片和铜管,“看,这是气流通道,只要让空气‘快速跑过’,通道里的压强就会变‘小’——专业说法‘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就像你们现代的喷雾瓶,一按喷嘴,空气流速变快,瓶里的液体就被‘吸’上来喷出去!”

沈砚指尖划过风蚀影资料:“风蚀影的飞行速度20m\/s(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快),灵能气流呈‘湍流’状态(杂乱无章的气流),但它的‘固有频率’是15hz——就像每个人有自己的心跳频率,风蚀影的灵能波动每秒震15次。只要用相同频率的‘共振卡’干扰它,它就会像喝醉酒一样晕乎乎,再用伯努利原理做个‘气流陷阱’,把它兜住!”

“共振卡?气流陷阱?”二牛挠头,指着窗外飘的蒲公英,“那我做个大风筝,绑上‘共振卡’,放风筝时让风筝在它头顶飞,不就能兜住它了?就像我小时候用网兜兜蝴蝶!”

“总算说对一次!”瘦猴激动地拍石板,“风筝能飞就是伯努利原理!风筝面是弧形,上面气流跑得快(流速大压强小),下面气流跑得慢(流速大压强大),上下压强差把风筝‘托’起来!我们给风筝绑上共振卡(瑶妹画太阳纹法阵,发出15hz频率),让风筝在风蚀影周围飞,形成‘低压区’,风蚀影就会被外面的高压空气‘压’进陷阱里!”

松婶已经翻出仓库的竹篾和灵能布:“风筝骨架用竹篾(轻!二牛别想用陨铁!),布用瑶妹织的‘风纹布’(透气,气流能过),线用韧麻绳(上次绑线圈剩的,浸过蜂蜡防磨损)。二牛负责扎风筝,瘦猴算频率,瑶妹画共振卡,沈砚你指挥——别让二牛把风筝扎成‘陨铁秤砣’!”

二牛抱着竹篾蹲在地上,嘴里嘟囔“竹篾哪有陨铁结实”,手上却不敢怠慢——上次用陨铁做撬棍被夸了,这次扎风筝要是搞砸,松婶的锅铲可不饶人。他学着记忆里“沙燕风筝”的样子,把竹篾削成横杆、竖杆,用麻绳捆成“田”字形,结果竖杆削太细,一掰就弯,横杆削太粗,风筝头重脚轻,像个歪脖子鸭子。

“你这风筝是要去地上跑,还是天上飞?”瘦猴举着风筝看了看,气得眼镜都歪了,“重心要在‘几何中心’!横杆长60cm,竖杆长80cm,交点在竖杆从下往上1\/3处——就像人挑担子,扁担中点挂重物才平衡!你这歪脖子样,飞上天准翻跟头!”

瑶妹蹲在旁边,用炭笔在石板上画“标准风筝图”:横杆水平,竖杆垂直,交点标着小红点(重心),旁边画了个迷你太阳纹,标着“风纹法阵(减少空气阻力)”。她把石板推到二牛面前,指尖点了点歪脖子风筝,又点了点石板,小眉头皱成“八”字,像在说“照着画,别捣乱”。

“知道了知道了!”二牛把歪脖子风筝拆了重扎,这次学乖了,拿瘦猴的尺子量竹篾,横杆60cm,竖杆80cm,交点在26.7cm处(瘦猴说“四舍五入27cm,别算错了”)。瑶妹在竹篾交点处画了个太阳纹,金光流过,竹篾仿佛变韧了,二牛试着掰了掰,居然没弯。“还是瑶妹的太阳纹厉害!”他得意地笑,结果绑麻绳时打了个死结,解了半天才解开,气得直跺脚。

风筝骨架扎好了,松婶把风纹布蒙上去,像给竹篾穿了件浅青色的衣裳——布上织着细密的风纹,是瑶妹用灵能蚕丝织的,风一吹就微微发颤,像活的一样。瘦猴拿着“共振频率卡”半成品(一块巴掌大的桦树皮,瑶妹准备画法阵),蹲在石桌旁算参数:“风蚀影固有频率15hz,共振卡的频率要和它一致——就像荡秋千,你推的频率和秋千晃的频率一样,秋千才会越荡越高!”

“荡秋千?”二牛凑过来看,手里还缠着风筝线(松婶说“先把线缠在线轴上,别等会儿放飞时缠成乱麻”),结果左手放线右手缠,线轴转得比陀螺还快,风筝线“哗啦”散了一地,缠成个巨大的“毛线团”,连瑶妹的石板都被线缠住了。

“你这是缠风筝线还是纺棉花?”松婶气得抢过线轴,“上次绕线圈绕成乱麻,这次缠线又打结!跟你说过‘顺向缠绕’!线要一圈圈并排绕在线轴上,就像你们现代缠耳机线,乱缠会打结——等会儿放飞时一拉,线断了摔死你!”

瑶妹没管缠到手上的线,专注地在桦树皮上画共振卡:中央是太阳纹,周围绕着15圈金色纹路(对应15hz频率),每个纹路末端画了个小箭头(指示灵能流向)。“这样……风蚀影……晕。”她小声说,指尖点了点太阳纹,金光注入,树皮上的纹路亮了起来,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小蜜蜂在飞。

“频率对了!”瘦猴掏出“灵能频率计”(铜丝绕的线圈,能测灵能波动频率),贴近共振卡,指针“唰”地指向15hz,“刚好15次\/秒!就像音叉被敲响,会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这卡一启动,风蚀影的灵能就会跟着‘晃’,越晃越晕!”

沈砚把共振卡绑在风筝横杆的中点:“位置要准,不能太靠前(头重),也不能太后(尾沉),不然风筝飞不稳。就像船的帆要挂在桅杆中间,太靠前船会翻,太后船开不动!”

一切准备就绪,众人扛着风筝、线轴、备用共振卡,浩浩荡荡去西风隘口——那里常年刮西风,风蚀石林的石头被吹得奇形怪状,像一群张牙舞爪的怪兽,风声“呜呜”的,像有人在哭。

“风够大!正好放风筝!”二牛抱着风筝跑向风口,瘦猴在后面喊:“线轴别放太快!先放30米线!根据伯努利公式,风速10m\/s时,风筝上下压强差能产生50N的升力,足够把风筝和共振卡托起来!”

二牛没听清后半句,只顾着往前冲,边跑边放线——结果跑太快,线轴“咕噜噜”滚到地上,风筝“啪嗒”摔在石头上,风纹布蹭破个洞,共振卡被甩出去,挂在了旁边的石笋上。

“你是不是故意的?”瘦猴追过去捡共振卡,发现卡没摔坏,松了口气,“说了匀速放线!你这跟扯面条似的,线不断才怪!就像浇花时水管开太大,水会溅一地——得慢慢拧水龙头!”

松婶蹲在地上补风筝布,用灵能蚕丝缝破洞,嘴里念叨:“下次让瑶妹在你脑门上画个‘减速太阳纹’,省得你一跑起来就收不住脚!”

风筝补好了,共振卡重新绑在横杆中点,线轴被松婶用蜂蜡涂了一遍(“润滑,转得顺”)。这次换沈砚放线,二牛在后面扶着风筝,瘦猴举着风速仪喊:“风速12m\/s!风向西北!可以放了!”

沈砚慢慢转动线轴,风筝迎着风“呼”地窜上天,线轴“咕噜噜”转得均匀,30米线放完时,风筝已经稳定在半空,像一只青色的大鸟,风纹布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共振卡“嗡嗡”作响,频率计显示15hz稳定输出。

“来了!”瘦猴突然指向风蚀石林深处,那里的风声变尖了,一道淡青色的影子像箭一样射出来——风蚀影!它通体透明,像用风织成,翅膀是两片弧形的气流,眼睛是两团旋转的风团,速度快得只能看到残影,直扑半空中的风筝!

“就是现在!二牛,拉线!”沈砚大喊。

二牛猛地拽了一下风筝线,风筝突然向左侧倾斜,风蚀影扑了个空,翅膀扫过风筝尾端,带起一阵旋风,风筝线“啪”地抽在二牛手背上,红了一道印子。

“好快!”二牛疼得龇牙咧嘴,“它比兔子还能蹦!”

“别硬拽!用伯努利原理!”瘦猴指着风筝和地面的夹角,“把风筝线放长到50米!风筝飞得更高,线和地面夹角60度,这时风筝上方的气流速度更快,压强更小,会形成一个‘低压区’——风蚀影只要飞进这个区域,就会被外面的高压空气‘推’向风筝!”

沈砚立刻放线,风筝线“哗啦啦”放出20米,风筝果然飞得更高了,线和地面的夹角刚好60度。瘦猴举着风速仪,声音都在抖:“风速15m\/s!风筝上方气流速度20m\/s,压强800pa;下方气流速度10m\/s,压强1000pa——压强差200pa,足够形成‘气流陷阱’了!”

风蚀影似乎被共振卡的“嗡嗡”声激怒了,再次扑向风筝,这次它学聪明了,绕到风筝右侧,想从侧面攻击。沈砚看准时机,轻轻一拉右侧线,风筝突然向右侧倾斜,形成一个弧形的“气流通道”——风蚀影刚飞进通道,翅膀突然一歪,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抓住,身不由己地向风筝中心撞去!

“伯努利效应生效了!”瘦猴激动地跳起来,“通道里气流速度快,压强小,外面压强大,把它往里推!就像火车站台的安全线——火车开过时,周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人站太近会被‘吸’向火车!”

风蚀影在通道里挣扎,翅膀乱扇,却怎么也飞不出去,共振卡的15hz频率像无形的鼓点,敲打着它的灵能,它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翅膀扇动的频率越来越乱,像个喝醉酒的芭蕾舞者,东倒西歪。

“收线!”沈砚大喊。

二牛和松婶一起转动线轴,风筝线“哗啦啦”往回收,风蚀影被气流推着,离地面越来越近。瑶妹突然掏出备用共振卡,对着风蚀影的方向画了个太阳纹法阵,金光一闪,风蚀影的翅膀猛地停止扇动,像被冻住的蝴蝶,“啪嗒”掉在地上,化作点点青光,中央凝结出一颗绿豆大小的晶核:通体透明,摸起来凉飕飕的,像一块会流动的风。

“抓到了!”二牛扑过去捡起晶核,这次学乖了,用灵能布包着,“这玩意儿真轻!比冰蚀晶核还轻!”

卡匣“嗡”一声飘过来,蓝光投射进度条:“九种蚀影晶核收集进度:4\/9(冰、雷、岩、风);书页纹进度:93\/100(新增‘伯努利原理应用’‘共振频率干扰技巧’)。”

瘦猴推了推被风吹歪的眼镜,得意地笑:“怎么样?伯努利+共振,比你用盾拍靠谱吧?”

二牛捏着风蚀晶核,看着天上慢慢落下的风筝,突然嘿嘿笑:“下次我做个更大的风筝,绑十个共振卡,把剩下的五种蚀影全兜过来!就像用网兜兜鱼,一兜一大群!”

沈砚望着风蚀石林渐渐平息的风声,卡匣的书页纹进度条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冰、雷、岩、风,四种晶核到手,青铜卡匣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而她知道,只要二牛的风筝线还没缠成乱麻,瘦猴的公式还没写满石板,瑶妹的太阳纹还在发光,他们就能把这“风的魔法”,变成抓晶核的“土办法”,一路笑着闹着,把九种晶核一个个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