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13章 设备研发成功:帮助行动不便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3章 设备研发成功:帮助行动不便者

历经半年多的调研、设计、测试与优化,“忠犬联盟”与智科医疗联合研发的三款乡村医疗辅助设备——智能血糖仪、便捷血压计、便携式急救箱,终于正式量产落地。相较于常规医疗设备,这三款产品不仅精准匹配乡村场景,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群体格外“友好”:从单手可操作的设计、语音导航的指引,到轻量化的便携属性、数据远程同步功能,每一处细节都直击行动不便者的核心痛点,让他们无需依赖他人,也能自主完成健康监测与紧急求助,真正实现“在家安心、子女放心”。

研发成果发布会上,当苏医生现场演示完三款设备的操作流程后,来自周边乡村的行动不便老人代表们纷纷上前体验,脸上满是惊喜与认可。“以前测血压得让老伴儿帮忙戴腕带,现在自己一只手就能搞定,还能语音报结果,太方便了!”患有脑梗后遗症、左手活动不便的张大爷,用右手顺利完成了血压测量,声音里满是激动。这场发布会没有复杂的技术术语,只有朴实的使用反馈,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科技对行动不便者的温暖赋能。

智能血糖仪:让独居老人“无痛自检”

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而言,血糖监测曾是一件“麻烦事”:采血时的痛感、复杂的操作步骤、看不清的屏幕数字,都让他们对监测望而却步。而这款智能血糖仪,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这些痛点,让血糖监测变得“简单、无痛、安心”。

血糖仪的整体重量仅50克,大小如同手掌,行动不便的老人单手就能轻松握持。考虑到部分老人存在手抖、肢体不协调的问题,设备的采血笔采用了“自动定位+一键触发”设计:只需将采血笔对准指尖,按下按钮,就能快速完成采血,无需手动调节深度,避免因手抖导致采血失败。采血针选用了医用级超细针头,直径仅0.3毫米,穿刺时的痛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解决了老人对采血的心理抵触。

屏幕采用了4.5英寸的高清大显示屏,字体大小是普通血糖仪的2倍,搭配黑底白字的高对比度配色,即使是视力衰退的老人也能清晰看清数值。测量完成后,设备会立即用方言语音播报结果,同时给出简单易懂的医学建议:“血糖5.6mmol\/L,正常范围3.9-6.1mmol\/L,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设备会连续播报两次提醒,并自动同步数据至子女手机和村卫生室后台,让子女和医生第一时间知晓。

此外,血糖仪还贴心设计了“试纸自动识别”“低电量语音提醒”“测量结果自动存储”等功能。试纸插入后,设备会自动识别型号并校准,无需手动设置;电量低于20%时,会提前语音提醒充电,避免因没电导致无法测量;近90天的测量数据会自动存储,方便老人就医时提供完整的血糖变化记录。

“我儿子在外地打工,以前测血糖得麻烦邻居帮忙,现在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测完还能自动发给儿子,他也不用总惦记着我了。”独居的李奶奶患有糖尿病多年,体验过智能血糖仪后,紧紧攥着设备不肯松手,“这个设备就像我的‘健康小管家’,有它在,我自己也能照顾好自己。”

便捷血压计:为肢体障碍者“减负”

行动不便的老人中,不少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监测血压,但传统血压计的腕带缠绕、按钮操作、数据解读等环节,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困扰。这款便捷血压计,通过一系列人性化设计,让血压监测成为行动不便者的“轻松事”。

血压计的腕带采用了“魔术贴自动贴合”设计,无需手动缠绕,只需将腕带套在手腕上,轻轻一按就能自动收紧并固定,即使是单手操作也能轻松完成。腕带的材质选用了透气亲肤的医用级面料,柔软舒适,不会对老人的皮肤造成压迫,同时具备一定的弹性,适配不同粗细的手腕。

操作面板仅保留了一个“测量键”,老人无需记忆复杂的按钮功能,轻轻按下测量键,设备就会自动开始充气、测量、放气,全程无需手动干预。测量过程中,设备会实时语音播报进度:“正在充气,请稍候”“测量中,保持安静”“测量完成”,让老人心中有数,避免因紧张导致血压波动。

测量结果出来后,除了大字体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三项核心数据,设备还会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自动判断血压等级,并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和语音进行分级提醒。绿色代表正常,黄色代表一级高血压,红色代表二级高血压及以上,同时语音播报:“血压145\/90mmhg,属于一级高血压,建议休息30分钟后再次测量,若持续偏高,请及时联系村医。”

针对行动不便老人出门困难的问题,血压计采用了“大容量锂电池+type-c通用接口”设计,一次充满电可连续测量150次,满足老人一个月的使用需求;type-c接口与手机充电线通用,老人无需额外准备充电器,充电更加方便。此外,血压计还具备“防水防摔”功能,即使不小心掉落在地上或沾到水,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让手脚不便的老人使用起来更放心。

“我老伴儿半身不遂,以前测血压得两个人帮忙,一个人扶着他,一个人给他缠腕带、操作设备,现在他自己用一只手就能完成,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村里的王大叔看着老伴儿独立完成血压测量,眼眶有些湿润,“有了这个血压计,我们也不用总麻烦别人,自己在家就能监测血压,心里踏实多了。”

便携式急救箱:给行动不便者“紧急保障”

行动不便的老人突发疾病时,往往因无法快速求助、缺乏专业急救指导而延误治疗。这款便携式急救箱,集“紧急呼叫、智能急救指导、基础医疗设备”于一体,为行动不便者筑起一道“生命安全防线”。

急救箱的重量仅2.5公斤,采用了双肩背带+手提把手的双重设计,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背着,也可以让家人提着,方便随时携带。箱体采用了高强度防水耐磨材料,即使在乡村泥泞的道路上搬运,也不用担心损坏内部设备。

急救箱最核心的功能是“一键紧急呼叫”。箱体侧面设有一个醒目的红色呼叫按钮,老人突发疾病时,只需用力按下按钮,设备就会自动拨打预设的3个紧急联系人电话(子女、村医、村干部),同时发送包含地理位置的求救短信。如果无人接听,设备会自动循环拨打,直到有人接听为止,确保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到救援人员。

此外,急救箱还内置了“智能急救指导系统”,涵盖了心梗、中风、低血糖、外伤等乡村常见突发疾病的急救流程。老人或救援人员打开急救箱后,只需选择对应的疾病类型,设备就会通过语音和图文动画,一步步指导急救操作。例如,遇到心梗患者时,语音会播报:“请立即让患者平躺,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按此位置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同时屏幕上会同步显示按压位置和动作分解图,即使没有医疗经验的人也能规范操作。

急救箱内的医疗设备也充分考虑了行动不便者的需求:心肺复苏按压辅助器采用了可调节式设计,适配不同体型的老人;血氧仪的探头采用了大口径设计,老人手指活动不便也能轻松插入;急救药物则按照“常用、易用、安全”的原则筛选,附带详细的使用说明和禁忌提示,避免误用。

“我们村离镇上卫生院远,以前老人突发疾病,只能等着救护车来,有时候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很危险。”村卫生室的王医生说道,“现在有了这个急救箱,老人突发疾病时,家人可以先按照智能指导进行急救,同时紧急呼叫,为治疗争取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落地推广: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行动不便者

三款设备正式投入市场后,“忠犬联盟”与智科医疗联合启动了“科技助老·安心守护”公益推广计划,通过“公益捐赠+优惠补贴”的方式,让更多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够用上这些贴心设备。

“绿韵非遗”公益基金出资采购了1000套设备,捐赠给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困难家庭、敬老院、基层卫生室,优先保障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同时,针对普通村民,设备定价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60%,并提供“以旧换新”“分期付款”等优惠政策,减轻村民的购买压力。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够快速掌握设备使用方法,“忠犬联盟”的成员们联合新人演员、村医、志愿者,组成了“科技助老指导队”,深入乡村开展一对一教学。他们手把手地教老人操作设备,耐心解答老人的疑问,还制作了简易的操作视频和图文手册,发放给每一位设备使用者。

“谢谢你们这么耐心地教我,现在我不仅会用血压计,还会用急救箱的紧急呼叫功能,以后就算一个人在家,也不害怕了。”患有帕金森病、手脚抖动的刘大爷,在指导队的帮助下,成功掌握了三款设备的使用方法,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设备投入使用半年后,相关数据显示:试点地区行动不便老人的慢病监测率从原来的25%提升至90%,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效率提升了70%,因延误治疗导致的重症发生率下降了40%。越来越多的行动不便老人通过这些设备,实现了自主健康管理,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生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媒体对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称:“这三款乡村医疗辅助设备,精准击中了行动不便老人的健康痛点,用科技为他们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是科技助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网友们也纷纷留言点赞:“太贴心了!这些设备真正考虑到了行动不便老人的需求,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为‘忠犬联盟’和智科医疗点赞,希望这样的好产品能推广到更多乡村,帮助更多老人”。

“忠犬联盟”的成员们看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用着自己参与研发的设备,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心中满是欣慰。“我们做这些,就是希望每一位老人,无论是否行动方便,都能拥有健康、有尊严的晚年。”陈曦说道。苏医生则表示:“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倾听老人的需求,联合智科医疗研发更多适配行动不便者的医疗辅助设备,让科技的温暖照亮每一个乡村角落。”

这场科技与公益的跨界合作,不仅为行动不便的乡村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更让“非遗+绿色+公益+科技”的模式焕发了新的活力。而“忠犬联盟”用行动证明,只要始终坚守初心,聚焦群众的真实需求,就能用专业与温暖,为乡村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让每一个人都能共享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