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计划在绝对的保密与最高优先级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资源通过多条隐秘渠道,从繁荣的贸易收入和前哨站储备中悄然分流,汇聚到一处位于主前哨站规则稳定泡边缘、被多重伪装和强大力场屏蔽的封闭船坞。
“方舟种子舰”的诞生
在这里,一艘造型奇特、与同盟现有舰船风格迥异的飞船正在逐渐成型。它通体黝黑,线条流畅而简洁,没有任何多余的武装或外挂设备,仿佛一颗被打磨光滑的、沉默的巨卵。它的名字,被方明亲自定为 “沉默回声号”。
这艘种子舰集中了同盟目前所能达到的技术巅峰:
· 极致隐匿:外壳采用能吸收和扭曲绝大多数规则探测的特殊材料,引擎经过特殊设计,运行时的规则扰动被降至最低,其静默航行模式下的“存在感”几乎与一块普通的规则残骸无异。
· 长期自持:搭载了基于“规则浮萍”和深层规则流能量的、近乎永动的微型能源核心,以及一个高度压缩、能循环数千年的封闭生态系统的雏形。
· 知识圣殿:舰船核心是一个被多重加密和物理隔绝的 “文明黑匣” ,里面存储着同盟所有成员文明的完整科技树、文化数据库、历史记录,以及数以亿计经过筛选的个体意识备份(在严格伦理和法律框架下自愿提供)。这是整个计划的灵魂所在。
· 终极指令:其核心AI被设定了最高优先级的铁律——生存与隐匿优先,非特定最高权限激活信号,绝不主动联系、介入任何外部事务。
方明的最后检视与告别
在“沉默回声号”即将完工前夕,方明只身一人,通过了层层验证,进入了这座秘密船坞。他抚摸着冰凉的舰体,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一个文明所有的重量与希望。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送行的人群。方明将一份最高权限的激活密钥——一段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规则密码,封存进一个特制的容器,将其深深埋藏在主前哨站灯塔能量核心的最深处。这是唤醒“火种”的唯一钥匙。
他站在船坞的观测窗前,看着“沉默回声号”如同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出船坞,其黝黑的舰体迅速融入外部变幻的规则流光中,几个闪烁后,便彻底消失在感知范围之外,仿佛从未存在过。
方明站在那里,久久未动。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无论同盟未来遭遇何等劫难,无论他本人是生是死,文明的星星之火,已然散入了这片浩瀚之海。这让他感到一种沉重的释然,以及……更加无畏的勇气。
“深渊”的新动向与战略误判
就在“沉默回声号”启航后不久,“暗潮族”通过秘密渠道传来了一条紧急情报——“深渊凝视者”似乎因长时间无法啃下同盟这块“硬骨头”,其内部主战派势力抬头,正在酝酿一次前所未有的、旨在摧毁“规则灯塔”的全力进攻!
然而,这条情报后面,还附带着“暗潮族”自己的分析:它们认为,这更像是“深渊凝视者”在久攻不下后,为了维持内部统治威信而进行的一次 “威慑性” 的武力展示,其真正目的或许并非彻底毁灭同盟,而是逼迫同盟坐上谈判桌,承认其在周边海域的“主导地位”。
这份带有“暗潮族”主观判断的情报,让同盟战略指挥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严阵以待,准备决战;另一部分人则倾向于这是谈判的前奏,可以借此机会缓和局势。
方明仔细审阅了所有情报,包括“深渊”的兵力调动细节、物资储备情况以及“暗潮族”对“凝视者”性格的分析。他敏锐地察觉到,“暗潮族”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或者说,它们低估了一个习惯于吞噬与统治的古老存在,在面子受损后可能产生的 非理性暴怒。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敌人的理智上。”方明在战略会议上定下基调,“按照最坏情况做准备!同时,外交渠道保持畅通,但底线绝不退让——同盟的独立性与灯塔的存在,不容谈判!”
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深渊凝视者”这次,恐怕是真的被激怒了。而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沉默回声号”的悄然离去,与“深渊”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形成了一种冷酷的时空交错。方明知道,为文明留下火种之后,他将能更加心无旁骛地,迎接这场决定同盟现在命运的战斗。
(“火种”计划完成,“沉默回声号”承载文明希望悄然启航,隐匿于“新海”。“深渊凝视者”酝酿大规模进攻,同盟内部对敌人意图判断出现分歧,方明力主按最坏情况备战,预感风暴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