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383章 讲道三日,泽被苍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3章 讲道三日,泽被苍生

飞升前第三日,晨曦微露。

昆仑山脚下,那原本因无数人汇聚而显得嘈杂鼎沸的巨大山谷,今日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人,比前几日更多了。从山腰到谷底,黑压压的一片,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粗略看去,怕是不下十数万众。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身份更是天差地别——有衣着华贵、被侍卫簇拥着的王公贵族;有风尘仆仆、眼神锐利的江湖客;有身着补丁、面庞黝黑的农夫;有手持书卷、气质儒雅的文人;甚至还有被父母抱在怀里、睁着懵懂大眼睛的稚龄孩童。

此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山谷中央那座临时垒起、不过丈许高的简易石台。石台之上,空无一人,唯有山风拂过,卷起细微的尘埃。

没有宣扬,没有仪仗,当第一缕阳光恰好越过东侧的山脊,将金色的光辉洒满山谷时,一道青衫身影,便如同自古便存在于那里一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石台之上。

是凌霄。

他没有散发任何迫人的气势,也没有萦绕炫目的光华,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温和地扫过下方那一片望不到边际的人海。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在耳边低语:

“贫道凌霄,飞升在即。于此三日,开讲大道,不论功法,只言天地至理,人生智慧。有教无类,有缘者皆可来听。”

话音落下,他便于石台上盘膝坐下,姿态闲适,如同与老友围炉夜话。

“今日,便从这‘静’字说起。”

他没有引用任何艰涩的道藏经文,开口便是最朴素的言语。“世人皆求动,求进取,求变化,殊不知,动静之间,静为根本。心若浮躁,便如浑水,如何映照明月?身若奔忙不止,又如何看清脚下之路?”

他随手从石台缝隙中拈起一片被风吹落的枯叶,置于掌心。“观此叶,枯黄残破,似无价值。然它曾沐浴春光,承受雨露,滋养树木,最终归于尘土,复育新生。其静默一生,实则参与天地轮回。此便是静中蕴含的生机,无为中之有为。”

他的话语,如同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直指人心。一个原本因长途跋涉而心浮气躁的江湖汉子,听着听着,竟不知不觉地平静下来,下意识地调整了自己有些散乱的呼吸。一个眉头紧锁、似被俗务缠身的官员,眼神渐渐放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凌霄娓娓道来,从“静”说到“诚”,说到“取舍”,说到“因果”。他讲述自然现象,引用市井故事,甚至偶尔穿插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现代思维比喻,将深奥的哲理掰开揉碎,化入最平凡的生活点滴之中。

“……故,得失之间,莫要过于执着。今日之失,或许正是明日之得的根基。如同种地,你倾尽所有肥力,若不顾农时,不顾水土,急于求成,反而可能颗粒无收。顺应天时,尊重其性,方是正道。”

人群中,一个卡在瓶颈多年、头发都已花白的老武者,身躯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苦苦追求刚猛霸道的真气,却始终无法突破,此刻听到“顺应天时,尊重其性”八字,如同醍醐灌顶!他猛地意识到自己一直试图强行扭转自身真气的属性,违背了其自然脉络!他当即不顾场合,盘膝坐下,体内真气按照一种全新的、更契合自身的方式缓缓运转,那困扰他二十年的坚固瓶颈,竟在这一刻发出了细微的碎裂声!

另一处,一个因家族巨变、心中充满怨恨的年轻书生,听着凌霄讲述“放下执着,方能承载更多”的道理,联想到自身遭遇,泪水无声地滑落。那积郁已久的愤懑与不甘,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随着泪水流淌而出。他虽未立刻顿悟,却感觉心头那块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巨石,似乎松动了一丝。

更多的人,则是感觉心境变得前所未有的澄明安宁。往日里纠结的恩怨、追求的名利、面临的困境,在这宏大而亲切的“道理”面前,似乎都变得轻了许多。他们不一定能立刻突破修为,也不一定能立刻解决难题,但一颗焦躁迷茫的心,却被悄然抚平,如同被清泉洗涤过一般。

第二日,第三日,人越来越多,山谷几乎要被挤爆,却秩序井然,落针可闻。

凌霄所讲,愈发深入,触及“生死”、“轮回”、“宇宙”、“本我”。他不再局限于具体事例,而是引导着众人去思考存在的意义,去感受自身与天地的联系。

三日讲道,转瞬即过。

当第三日的夕阳将天边染成瑰丽的锦缎,凌霄停止了讲述。他站起身,再次目光扫过下方无数张沉浸其中的面孔,轻声道:

“道,就在脚下,就在心中。无需外求,但向内观。望诸位,日后能常怀此心,明辨是非,安宁喜乐。”

“讲道已毕,诸位……散去吧。”

说完,他身影微微一晃,便如清风般消失在石台之上,仿佛从未出现过。

寂静,持续了许久。

直到夕阳完全沉入山后,星子开始在天幕上闪烁,人群才仿佛大梦初醒。

没有喧嚣,没有骚动。许多人依旧保持着聆听的姿势,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感动与收获。

那三日之中,当场突破瓶颈者,不下百人;释怀心结、泪流满面者,数以千计;而感觉心境澄明,如获新生者,更是不可计数。

无数颗名为“道”的种子,已被播撒在这十数万人的心田之中。它们或许不会立刻长成参天大树,但必将在此后的岁月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这三日讲道,没有传授一招一式,没有赐予一丹一药,却为此界留下了最宝贵、最无法估量的精神道藏。其福泽,必将随着这些听众的回归与传播,渗透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惠及后世千年。

山谷中的人群,开始默默地、有序地散去。每个人离开时,都对着那空荡荡的石台,或躬身,或拱手,行上庄重的一礼。

夜空下,昆仑山静谧无言,唯有那残留的、若有若无的道韵,依旧在山谷间缓缓流淌,诉说着刚刚结束的、一场震撼心灵的智慧洗礼。